7月13日,經作所油菜遺傳育種團隊聯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一區Top,5年IF = 6.0)在線發表了題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s the Genetic Basis of Crude Fiber Components in Brassica napusL. Shoots at Stem Elongation Stage”的研究論文,油料所博士研究生史睿和伊犁農科所曹禹副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經作所張潔夫研究員和王曉東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江蘇農科院經作所為第一通訊單位。
甘藍型油菜薹富含花青素、維生素C及硒、鈣、鋅等礦物質元素,風味獨特,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蔬菜。目前對油菜薹品質研究較少,市面上的油菜薹普遍存在葉大、薹莖粗纖維(Crude fiber)含量較高等缺點,影響了其口感。本研究對包含202份變異豐富材料的關聯分析群體(GWAS)進行重測序,測序深度為20×,分別鑒定出6093649個SNPs和996252個Indels。基于在四個環境中獲得的表型數據,對五個粗纖維相關性狀進行GWAS分析,包括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酸性洗滌木質素(ADL)、半纖維素(Hem)和纖維素(Cel)。在閾值-log10 (P) = 5.61 的條件下,五個粗纖維相關性狀在四個環境中共檢測到1285個顯著SNP位點,合并后得到97個顯著關聯區域。此外,本研究還鑒定了7個候選基因,獲得了10個粗纖維素含量低、綜合性狀優良的種質資源。本研究結果為解析粗纖維素性狀的遺傳基礎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油菜薹的品質改良提供了優異的種質資源。
本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172065)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12)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4c03032
日期:2024-07-24
甘藍型油菜薹富含花青素、維生素C及硒、鈣、鋅等礦物質元素,風味獨特,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蔬菜。目前對油菜薹品質研究較少,市面上的油菜薹普遍存在葉大、薹莖粗纖維(Crude fiber)含量較高等缺點,影響了其口感。本研究對包含202份變異豐富材料的關聯分析群體(GWAS)進行重測序,測序深度為20×,分別鑒定出6093649個SNPs和996252個Indels。基于在四個環境中獲得的表型數據,對五個粗纖維相關性狀進行GWAS分析,包括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酸性洗滌木質素(ADL)、半纖維素(Hem)和纖維素(Cel)。在閾值-log10 (P) = 5.61 的條件下,五個粗纖維相關性狀在四個環境中共檢測到1285個顯著SNP位點,合并后得到97個顯著關聯區域。此外,本研究還鑒定了7個候選基因,獲得了10個粗纖維素含量低、綜合性狀優良的種質資源。本研究結果為解析粗纖維素性狀的遺傳基礎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油菜薹的品質改良提供了優異的種質資源。
本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172065)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12)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4c03032
日期: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