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的保健品行業,遇上炙手可熱的大數據,會激蕩出怎樣的火花?7月22日,在廣東綠瘦健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下稱"綠瘦公司")和健康時報社于北京共同主辦的"綠瘦oSHOW健康"活動上,綠瘦公司董事長表示,從2010年才開始運營的綠瘦商城之所以能成為中國B2C食品類電商網站top10網站,目前年均營業額達數億元,凝聚其中的是深耕大數據的智慧。
企業要了解自己的客戶
據統計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保健品線上銷售占零售額總額的比例是4.8%。為什么大多數保健品傳統企業發展線上電子商務的過程都較為艱難?在綠瘦公司首席顧問周宏明看來,是因為企業不夠了解自己的客戶。
綠瘦董事長介紹,近一年來,綠瘦公司根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開始啟動全國纖體美容連鎖中心計劃,并將產品送進全國各地的百強藥店連鎖。他表示,綠瘦布局線下渠道也是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結果,是基于客戶需求而做的決策。"我們的線下渠道是要覆蓋線上去不到的地方,它只是一種銷售渠道的補充,比如三四線城市,我們會讓產品進入藥店去滲透和服務消費者,達到線上線下服務一致化。"
國產保健品生產管理體系最嚴
談到國內保健品市場存在的問題,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張大超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一直以來,國內保健品市場行業不規范是主要問題。非法添加成分、假冒偽劣產品橫行等問題在十年前不斷出現,但是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不少政策加強監管,再加上媒體監督,保健品的這些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但還是存在銷售模式不規范、洗腦式傳銷、虛假宣傳等行為。
"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的綜合評分還是優于其他市場,無論是生產體系還是監管體系都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同類體系中是最嚴格的。我國國產保健食品的質量是可信的。"張大超說。
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并不意味著監管放松
正在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將保健食品的注冊審批改為備案制,這就意味著今后只要不是新原料和首次進口的保健品,可以不再經過繁瑣的審批流程而直接上市。有市場人士解讀認為,該政策一旦通過,可能會使保健食品的管理更加困難。
不過在張大超看來,無論是備案制還是審批制,國家政策管理的重點都是讓生產廠商自己對所生產的產品負責任。"國家已經明確表示會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進行嚴格監管。如果說之前是重審批,輕監管,那么以后將會通過前端控制調整,讓生產企業真正對產品質量負起責任。"
張大超表示,變革會帶來新的機遇與機會,但絕不意味著就是把門檻放低了。
日期:201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