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科技創新團隊利用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的體內和體外模型,結合代謝組和轉錄組學,揭示了丁酸鹽改善實驗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作用機制,為尋找潛在的治療NEC的新途徑提供了新的見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上。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是新生兒最常見、最嚴重的腸道疾病之一,嚴重影響其長期預后和生存。丁酸是一種短鏈脂肪酸,可以緩解腸道炎癥,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試驗對NEC新生大鼠進行丁酸灌胃處理,18天后收集糞便進行代謝組學分析,將獲得的關鍵代謝物進行轉錄組學研究和抑制劑驗證分析,從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丁酸鹽緩解NEC的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丁酸鹽可以通過代謝產物橙皮素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導致腸道緊密蛋白表達增加,從而緩解NEC。這些發現揭示了一種潛在的治療NEC的新途徑。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高亞男為文章第一作者,鄭楠研究員為文章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53332224007601?via%3Dihub
日期:2024-11-11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是新生兒最常見、最嚴重的腸道疾病之一,嚴重影響其長期預后和生存。丁酸是一種短鏈脂肪酸,可以緩解腸道炎癥,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試驗對NEC新生大鼠進行丁酸灌胃處理,18天后收集糞便進行代謝組學分析,將獲得的關鍵代謝物進行轉錄組學研究和抑制劑驗證分析,從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丁酸鹽緩解NEC的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丁酸鹽可以通過代謝產物橙皮素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導致腸道緊密蛋白表達增加,從而緩解NEC。這些發現揭示了一種潛在的治療NEC的新途徑。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高亞男為文章第一作者,鄭楠研究員為文章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53332224007601?via%3Dihub
日期: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