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黑龍江省2025年水稻備春耕生產建議

   2025-03-09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號569
核心提示: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穩糧保供”作為核心任務,著重強調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等關鍵內容,為水稻生產指明了清晰方向。這些政策不僅有助于穩定水稻種植戶的收益,還能推動水稻產業的升級轉型。文件中特別提出要強化科技支撐,助力糧食生產在質量和效率上實現雙提升,為水稻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政策利好和寶貴的發展機遇。……(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一、生產形勢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穩糧保供”作為核心任務,著重強調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等關鍵內容,為水稻生產指明了清晰方向。這些政策不僅有助于穩定水稻種植戶的收益,還能推動水稻產業的升級轉型。文件中特別提出要強化科技支撐,助力糧食生產在質量和效率上實現雙提升,為水稻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政策利好和寶貴的發展機遇。
  
  據氣象預測,2025年3~10月全省氣溫總體略高,降水正常,生長季(5~9月)熱量多于常年。春季氣溫略高,終霜凍略早;夏季氣溫正常略高;秋季(9~10月)氣溫略高,初霜凍略晚,5、6 月有階段性低溫。春季降水略多,后春旱澇分布不均,西南部存在春旱;夏季降水正常,時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東部,局地易發生強對流天氣;秋季降水略少。備春耕階段,一是要預防階段性低溫的不利影響。預計2025年后春東南部、初夏全省大部階段性低溫明顯,需重點關注低溫對農業播種和生長的不利影響。二是防范后春西南部偏旱,后春降水分布不均,西南部地區存在春旱,對春播可能有不利影響,需做抗春旱準備。三是做好夏季旱澇并存及局地強對流天氣的防范應對,需關注各種極端天氣的預報預警,防范對工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公眾人身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技術意見
  
  技術意見主要參考《黑龍江省農作物栽培技術模式匯編(2025)》中的《農墾水稻“三化兩管”栽培技術模式》、《水稻基質旱育壯秧技術模式》、《寒地水稻防低溫冷害減災保產關鍵技術模式》、《水稻旱育秧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水稻無盤輕簡環保育秧技術模式》等模式,做到育秧工廠化、插秧機械化、施肥精準化,以及管理標準化和智能化。具體內容如下:
  
  (一)選好品種
  
  根據市場需求,嚴格按積溫帶選擇審定品種,重點推薦在農業農村廳制定的《黑龍江省農作物優質高效品種種植區劃布局》(見附件)選擇品種,通過正規銷售渠道購買種子,避免偽劣種子和有明顯缺陷且無法通過栽培措施彌補的品種,禁止盲目引種和越區種植。種植面積較大的農戶可根據市場需求搭配選則2~3個品種分主次種植。選擇品種要因地制宜,要符合當地生產條件和耕作制度,要與當地的光、熱、水、肥、土壤等自然生態環境匹配,實現區域條件與品種特性的最佳配置,科學選用優質良種,實現穩產提質增效。
  
  (二)育秧技術
  
  采用旱育壯苗工廠化智能化技術。3月中旬提早扣棚,選擇疏松肥沃、地勢平坦地塊建育秧棚進行高臺育苗,將置床pH值調節至4.5~5.5。種子處理上,提前曬種、鹽選并做好發芽試驗。用含有精甲霜靈、咯菌腈和嘧菌酯等成分的種衣劑包衣,再用25%氰烯菌酯混配25%咪鮮胺浸種消毒,預防惡苗病。在30~32℃破胸,25℃左右催芽,芽長不超2毫米。機插盤每盤芽種110~125克,自動化播種,機插盤育苗土或基質厚不低于2.5厘米,覆土0.8厘米,鋪蓋地膜,出苗80%后撤掉。
  
  (三)耕整地技術
  
  在插秧前7~10天施基肥、放水泡田,水層3~5厘米,泡田3~5天后用攪漿平地機水耙地,使秸稈混攪于泥漿中,田塊平整。結合水整地施封閉除草劑,耙后保持5~7厘米水層,沉淀至田面指劃成溝后能緩慢恢復平整。秋季未整地的田塊,土壤化凍15厘米以上時,用旋耕機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將秸稈、根茬旋埋入土。
  
  (四)施肥與除草技術
  
  配合側深施肥技術提升肥料利用率。基肥以氮磷鉀復合肥或尿素、二銨、鉀肥混配為主,也可用生物有機肥替代。一般基肥用氮磷鉀復合肥(15-15-15)25~30公斤/畝,或每畝尿素7~9公斤、二銨8~10公斤、鉀肥6~7公斤拌勻施入。可根據土壤條件和作物生長情況調整用量。封閉除草在插秧前5~7天進行,依據田塊雜草種類和嚴重程度選擇安全防效好的除草劑,封閉后保水層3天以上再插秧。
  
  (五)插秧技術
  
  秧苗葉齡達3.1葉開始機械化插秧。提前調試插秧機,薄水層機插,插秧深度1.5~2厘米。第一積溫帶插植穴數20穴/平方米,第二積溫帶25穴/平方米,第三、四、五積溫帶28穴/平方米左右,每穴插植苗數6~8株,確保根淺、行直、穴勻、棵準、苗齊、不漏穴,花達水不漂苗,移栽后上淺水護苗。
  
  (六)病、蟲、草、鼠害防控技術
  
  用藥原則上應以安全為主,選擇正規有保障品牌,避免早春低溫藥害大面積發生。優先使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及生物農藥合理開展藥劑防治,降低農藥使用量,加強健身栽培和生態調控,綜合防控水稻病蟲草鼠害。
  
  本田除草采用插秧前一封+插秧后二封+看草相補藥方式。田間草相較為復雜,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莎草科雜草均有發生時,依據田間雜草實際發生種類、葉齡、氣溫及田間水層管理情況,選擇適合的除草劑進行復配組合施藥防除。
  
  黑龍江省水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
  
  撰稿人:聶守軍、陳書強、王麒、黃元炬、謝樹鵬等




日期:2025-03-09
 
地區: 黑龍江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