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5年度湖南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我院耕環所牽頭申報的基于稻草深度粉碎均勻拋撒的節氮減排豐產機插技術、基于風險分級分區治理的鎘污染農田安全利用技術、稻田綠肥輕簡化生產利用技術均入選主推技術。
基于稻草深度粉碎均勻拋撒的節氮減排豐產機插技術:針對傳統的稻草條帶還田下節氮、減排及豐產難協同這一關鍵技術問題,通過對水稻聯合收割機進行改裝配套,實現了早稻稻草粉碎均勻拋撒,從根本上破解了稻草焚燒。基于稻草粉碎均勻拋撒技術,集成壓草淺旋耕機插、增密減氮、穗肥精施、干濕交替灌溉減排等技術,構建了基于稻草粉碎均勻拋撒的晚稻節氮減排豐產機插技術模式,大幅提高了晚稻田耕作效率,緩解了雙季稻生產季節矛盾,提升了稻田培肥效果,實現了節氮、豐產、減排與增效的協同。在湖南、江西等雙季稻區示范推廣500萬畝以上,實現節氮15%-25%,減少甲烷排放量20%-35%,增產4%-8%,周年節本增效180元/畝以上。
基于風險分級分區治理的鎘污染農田安全利用技術:以自主研發的多元素高活性硅基鈍化劑系列新產品為核心,基于稻田鎘污染風險特征構建了以稻米鎘為主控因子、土壤-外源-農藝為管控因子的“4類5級”稻田鎘污染風險分級體系,并建立了基于空間插值和元胞自動機原理的農田智能分區方法;采用“主控因子確定目標、管控因子優選技術”原則,創建了稻田鎘污染風險對癥對靶對標精準管控技術體系;并基于產-學-研融合、科-企-社聯合的技術研發與示范推廣機制,集成機械化作業模式實現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安全利用類稻田的米鎘降低60%以上,達標率≥90%,有力支撐了湖南及周邊省份鎘污染稻田安全利用的國家行動計劃。
稻田綠肥輕簡化生產利用技術:該項技術針對湖南傳統綠肥生產勞動力需求量大、工作效率低、效果難體現等問題,團隊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發攻關,構建了從綠肥播種到翻壓全過程的輕簡化生產利用技術體系。主要技術要點包括:采用電動播種機或無人機等機械設備進行綠肥播種、機械收割水稻并留高茬30~40 cm、采用碎土拋撒開溝機進行綠肥稻田開溝、水稻移栽或直播前5~15天就地機械干耕翻壓綠肥、保持田面無水或淺水翻壓和漚制、水稻季減施氮肥20%-40%。
上述3項技術技術成熟度高,已廣泛在湖南及江西、安徽等周邊省份進行了大面積推廣,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
日期:2025-04-15
基于稻草深度粉碎均勻拋撒的節氮減排豐產機插技術:針對傳統的稻草條帶還田下節氮、減排及豐產難協同這一關鍵技術問題,通過對水稻聯合收割機進行改裝配套,實現了早稻稻草粉碎均勻拋撒,從根本上破解了稻草焚燒。基于稻草粉碎均勻拋撒技術,集成壓草淺旋耕機插、增密減氮、穗肥精施、干濕交替灌溉減排等技術,構建了基于稻草粉碎均勻拋撒的晚稻節氮減排豐產機插技術模式,大幅提高了晚稻田耕作效率,緩解了雙季稻生產季節矛盾,提升了稻田培肥效果,實現了節氮、豐產、減排與增效的協同。在湖南、江西等雙季稻區示范推廣500萬畝以上,實現節氮15%-25%,減少甲烷排放量20%-35%,增產4%-8%,周年節本增效180元/畝以上。
基于風險分級分區治理的鎘污染農田安全利用技術:以自主研發的多元素高活性硅基鈍化劑系列新產品為核心,基于稻田鎘污染風險特征構建了以稻米鎘為主控因子、土壤-外源-農藝為管控因子的“4類5級”稻田鎘污染風險分級體系,并建立了基于空間插值和元胞自動機原理的農田智能分區方法;采用“主控因子確定目標、管控因子優選技術”原則,創建了稻田鎘污染風險對癥對靶對標精準管控技術體系;并基于產-學-研融合、科-企-社聯合的技術研發與示范推廣機制,集成機械化作業模式實現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安全利用類稻田的米鎘降低60%以上,達標率≥90%,有力支撐了湖南及周邊省份鎘污染稻田安全利用的國家行動計劃。
稻田綠肥輕簡化生產利用技術:該項技術針對湖南傳統綠肥生產勞動力需求量大、工作效率低、效果難體現等問題,團隊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發攻關,構建了從綠肥播種到翻壓全過程的輕簡化生產利用技術體系。主要技術要點包括:采用電動播種機或無人機等機械設備進行綠肥播種、機械收割水稻并留高茬30~40 cm、采用碎土拋撒開溝機進行綠肥稻田開溝、水稻移栽或直播前5~15天就地機械干耕翻壓綠肥、保持田面無水或淺水翻壓和漚制、水稻季減施氮肥20%-40%。
上述3項技術技術成熟度高,已廣泛在湖南及江西、安徽等周邊省份進行了大面積推廣,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
日期: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