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5日,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三十一次年會暨2025年中國乳業技術博覽會、2025乳業嘉年華.全國乳品消費季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開幕。本次會議恰逢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成立三十周年。來自國家主管部委領導、南京市人民政府領導、國內外乳業專家、企業家、企業代表、國際乳品組織及駐華機構代表以及十余家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圍繞創“新引領消費 促進全民營養健康”大會主題,共商乳業高質量發展大計。
高朋滿座,共話行業新使命
出席大會開幕式的有南京市政府副市長許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食司二級巡視員陳健副司長、國家衛健委食品司標準處馬寧處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經營司監管一處三級調研員陳剛副處長、國家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紀委書記徐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江毅、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超、中國農業大學任發政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衛平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以及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飛鶴、衛崗等乳企及產業鏈相關企業負責人。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執行理事長劉美菊主持了大會開幕式。
劉江毅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過去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與消費市場增長乏力的雙重挑戰,中國乳制品行業迎難而上、勇毅前行,不斷筑牢發展根基,交出了一份亮點紛呈的答卷。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國內乳制品行業仍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因此,要深化科技創新,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加快數字轉型,構建智慧乳業生態;踐行綠色低碳,打造可持續發展典范;拓展消費市場,激活內需增長動能;筑牢安全底線,守護品質消費防線;強化人才支撐,夯實行業發展根基。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峰在講話中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乳制品工業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為中國現代乳制品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南京始終高度重視乳業發展,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乳品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乳業產業集群,以衛崗乳業為代表的南京乳企連續斬獲省長質量獎、省科學技術獎等高等級榮譽,不斷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水平,為全國乳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南京力量。
南京衛崗乳業董事長白元龍代表東道主致歡迎辭,“作為中國乳業的一員,衛崗乳業一直致力于探索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高度融合。我們圍繞產業的多元化布局,豐富產品結構,發展乳品深加工業務,以七大產業集群的戰略布局保障可持續健康發展,以‘國產替代’突破資源掣肘,以‘精準供給’激活市場潛力,以‘產學研融合’突破成本壁壘,以‘綠色發展’重塑產業價值,并在奶牛種質資源開發、生態友好型智慧循環農牧業、5G智能制造、無人化毛細冷鏈配送、AI精準質量控制與服務保障等方面開展前沿探索。”
在全球乳業格局加速重構的當下,中國乳企正面臨多重變量的深度洗禮——消費升級與理性化并存、技術革命重塑產業邏輯、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這些挑戰背后,恰恰蘊藏著行業向高質量躍遷的戰略機遇。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食司領導在講話中提到,當前全球經貿形勢動蕩、國內供需結構矛盾、乳業原輔料市場價格波動增加了行業不確定性。在國內,新業態、新食品原料等帶來的風險點日益增多,風險防控體系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存在差距,源頭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體系風險研判專家隊伍等監管支撐力量還要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都需要全行業高度重視,協同解決。“我們也要以創新為動力,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加強生命營養研究,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高品質產品滿足消費需求。”
創新一直都是中國乳業發展的關鍵詞,國家衛健委食品司標準處處長馬寧在講話中提到,乳品工業發展既關系經濟社會發展,也關系“健康中國”的建設。國家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乳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相關要求,不斷完善乳品標準體系,制定發布了生乳等100余項乳品的安全標準,涵蓋生鮮乳、乳制品、嬰兒配方乳粉過程控制及配套檢驗方法等,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乳品標準體系。“隨著乳品技術的創新、工藝的創新,以及公眾對乳品的多元化消費需求,乳品標準體系也需要創新不斷完善,也需要與發展相匹配。今年乳品標準體系建設也是衛健委的一項重點工作。”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中國乳業前行的步伐強勁有力。中國乳業的創新成果,增強了我國乳業的國際影響力。國際乳品聯合會(IDF)總干事勞倫斯·里肯等嘉賓致辭中,均對中國乳業的創新發展以及未來合作予以高度關注和認可。
科技賦能,十大成果引領行業方向
作為本次大會的核心亮點之一,“2024年度中國乳業科技創新十大成果”在開幕式上發布——中國農業大學任發政教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共同揭幕。據悉,這十大成果從近七十項申報成果中經專家嚴格篩選而出,涵蓋技術創新、產業轉化及市場效益等維度,集中體現了當前乳業科技研發的前沿水平。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在解讀《2024年度中國乳業科技創新十大成果》中提到,國內乳企對于科技創新的關注度是空前的,科技創新驅動乳業結構調整效果初現,“科技賦能使行業應對壓力和困局更加從容,可以看到,國內產業發展中種公牛自主培育取得突破;生物強化技術日趨成熟;低熱殺菌技術持續創新,實現牛奶風味與營養雙提升;乳鐵蛋白分離技術穩拓新域,有效增強產業韌性;國產發酵劑成功突圍;食藥同源融入乳品創新;人工智能推動全產業鏈效率提升;高速無菌灌裝技術取得突破;母乳低聚糖合成技術取得突破;數智化工廠破繭而出。”
任發政表示,2025年仍然是創新年,仍然是結構調整年,希望企業、科研單位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推動結構調整,真正實現乳業強國。聚焦挑戰,權威專家建言破局之路
面對當前奶源過剩、消費疲軟、貿易壁壘等行業挑戰,大會設置專題報告環節,邀請多位權威專家“把脈開方”。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在以《中國奶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為題的報告中提到“首先要挖掘我國牛奶消費的潛力,進一步推廣學生奶、擴大液態奶消費的比例,大力推廣針對乳糖不耐、蛋白過敏的牛奶,其次是加大飲奶知識的宣傳。優化產品和價格調整,靈活調整產品比例,打造高、中、低檔定價齊全的乳制品產銷結構。大力發展固態乳制品,逐漸從‘喝奶’向‘吃奶’轉變。”
其次,產業自發壓縮產能,達到新的供需平衡。李勝利表示,2025年宏觀形勢挑戰與機遇并存,“衛健委的UHT標準修改和國家對牛肉進口的管控是2025年奶業的一大利好。2025年下半年奶源供給情況將好于2024年同期,但恢復得如何,還需要根據2025年上半年奶牛減欄數量,以及全國居民消費恢復情況,同時中美、中歐貿易摩擦將影響2025年大形勢和奶源供需平衡。此外,乳企在產品結構,牛群結構、奶源結構,布局結構,消費渠道和營銷策略上也要做出調整。”
“近年來原料奶產量快速增長,而消費市場擴大相對滯后,造成原料奶生產過剩,乳制品產量下滑,已成為影響我國乳業持續穩定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在《中國乳制品行業2024年運行概況及下年度工作重點》報告分析中表示,乳制品消費市場的萎縮,將對我國乳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全行業必須認真應對,要通力協作、創新提升、發展乳業新質生產力,開發新產品、增加新品類、優化品種結構、擴大消費市場,以求盡快走出困境。
當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如何把握定力,順應時代變化,中國乳業走出自己的步伐。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在《國際貿易和關稅壁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行業應對措施》主題報告中提到,目前的關稅問題對乳制品行業影響不大,乳制品行業還是要從中國市場的變化上進行布局。“目前,國內生育率下降,孩子越來越少,這意味著乳企必須開拓更為廣闊的消費市場,培養新的消費群體。其中開發中老年群體的營養保健乳品以及符合年輕人口味的乳品非常重要。”
大會特設立了:乳業智匯·企業家領航沙龍。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劉春喜、蒙牛集團高級執行總裁李鵬程、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魏立華、新希望乳業總裁朱川、妙可藍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任松、IFF食品與飲料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劉衛斌出席論壇,面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就產品創新、以消費者為中心、堅持長期主義、多元化發展、國際貿易關稅壁壘等對我國乳業影響做了演講,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新路徑。
啟動儀式,點燃營養科普熱潮
今年恰逢第26個“世界牛奶日”“第28個全國乳品營養周”,大會特別舉行“2025年世界牛奶日暨全國乳品營養周”啟動儀式。儀式以“天天乳制品 營養伴一生”為主題,以“”減油增豆又加奶 營養均衡活力滿“為宣傳口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江毅、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紀委書記徐嬌、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韓軍花、伊利、蒙牛衛崗等企業負責人共同上臺,宣布活動正式啟動。本次營養周系列活動已納入商務部等四部委2025年”十城聯動 共享美食佳飲“計劃,后續將在全國開展科普宣傳、消費體驗等多元活動,推動全民飲奶理念落地。
多元聯動,共繪乳業發展新圖景
除開幕式外,大會同期舉辦十場專業論壇,涵蓋”乳業科學家論壇“”2025奶酪技術與市場發展論壇“”檢驗檢測技術發展論壇“”中老年營養健康創新技術論壇“”益生菌和發酵產品發展論壇“”攜手同行綠色生態發展論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發展論壇“”乳業標準法規宣貫及發展論壇“”特種乳產業發展論壇“”乳制品消費及市場發展論壇“”新技術、新設備、新原料、新產品‘四新’發布會“等,百余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分享了前沿研究與實踐經驗。
乳業嘉年華,提振消費擴內需
在中國乳業技術博覽會同期舉辦了2025乳業嘉年華。落實中央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內需的戰略部署,配合商務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的”十城聯動,共享美食佳飲“活動,在南京舉辦的乳業嘉年華作為核心活動之一,成為連接產業與消費的”活力紐帶“。作為大會”創新引領消費,促進全民營養健康“主題的延伸,嘉年華以”健康奶多多 乳此妙生活“為主題,通過產品展示、科技互動、親子體驗、營養知識科普等多元形式,打造全民參與的乳業盛宴,讓公眾直觀感受乳業”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鏈條魅力,成為連接乳業高質量發展與公眾品質生活的橋梁。
乳業嘉年華以五大亮點構筑行業盛會:首推全球乳品盛宴,來自瑞士雀巢、新西蘭恒天然、法國展團的七大法國乳業巨頭云集;其次全產業鏈深度布局,展區涵蓋奶酪工坊、奶茶吧臺、煉乳專區、烘焙等多元業態;功能性乳制品與藥食同源新品競相亮相;更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集味覺盛宴、趣味互動、休閑購物于一體;特色乳品矩陣尤為亮眼,水牛奶、羊乳、牦牛乳、駝乳等特色乳品聯袂登場,充分彰顯中國乳業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新格局。
協會負責人表示,乳業嘉年華是全國乳品消費季的啟幕,協會還組織2025世界牛奶日暨全國乳品營養周活動、6.18年中促銷、暑期與文旅結合的乳品消費活動。激發消費熱情,提振乳品消費。
大會頒發了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技術進步獎。
本次大會得到了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君樂寶乳業集團、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山東碧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濟南泉華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巖井機械(昆山)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大力支持。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秘書處
日期:2025-05-25
高朋滿座,共話行業新使命
出席大會開幕式的有南京市政府副市長許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食司二級巡視員陳健副司長、國家衛健委食品司標準處馬寧處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經營司監管一處三級調研員陳剛副處長、國家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紀委書記徐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江毅、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超、中國農業大學任發政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衛平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以及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飛鶴、衛崗等乳企及產業鏈相關企業負責人。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執行理事長劉美菊主持了大會開幕式。
劉江毅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過去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與消費市場增長乏力的雙重挑戰,中國乳制品行業迎難而上、勇毅前行,不斷筑牢發展根基,交出了一份亮點紛呈的答卷。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國內乳制品行業仍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因此,要深化科技創新,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加快數字轉型,構建智慧乳業生態;踐行綠色低碳,打造可持續發展典范;拓展消費市場,激活內需增長動能;筑牢安全底線,守護品質消費防線;強化人才支撐,夯實行業發展根基。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峰在講話中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乳制品工業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為中國現代乳制品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南京始終高度重視乳業發展,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乳品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乳業產業集群,以衛崗乳業為代表的南京乳企連續斬獲省長質量獎、省科學技術獎等高等級榮譽,不斷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水平,為全國乳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南京力量。
南京衛崗乳業董事長白元龍代表東道主致歡迎辭,“作為中國乳業的一員,衛崗乳業一直致力于探索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高度融合。我們圍繞產業的多元化布局,豐富產品結構,發展乳品深加工業務,以七大產業集群的戰略布局保障可持續健康發展,以‘國產替代’突破資源掣肘,以‘精準供給’激活市場潛力,以‘產學研融合’突破成本壁壘,以‘綠色發展’重塑產業價值,并在奶牛種質資源開發、生態友好型智慧循環農牧業、5G智能制造、無人化毛細冷鏈配送、AI精準質量控制與服務保障等方面開展前沿探索。”
在全球乳業格局加速重構的當下,中國乳企正面臨多重變量的深度洗禮——消費升級與理性化并存、技術革命重塑產業邏輯、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這些挑戰背后,恰恰蘊藏著行業向高質量躍遷的戰略機遇。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食司領導在講話中提到,當前全球經貿形勢動蕩、國內供需結構矛盾、乳業原輔料市場價格波動增加了行業不確定性。在國內,新業態、新食品原料等帶來的風險點日益增多,風險防控體系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存在差距,源頭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體系風險研判專家隊伍等監管支撐力量還要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都需要全行業高度重視,協同解決。“我們也要以創新為動力,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加強生命營養研究,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高品質產品滿足消費需求。”
創新一直都是中國乳業發展的關鍵詞,國家衛健委食品司標準處處長馬寧在講話中提到,乳品工業發展既關系經濟社會發展,也關系“健康中國”的建設。國家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乳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相關要求,不斷完善乳品標準體系,制定發布了生乳等100余項乳品的安全標準,涵蓋生鮮乳、乳制品、嬰兒配方乳粉過程控制及配套檢驗方法等,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乳品標準體系。“隨著乳品技術的創新、工藝的創新,以及公眾對乳品的多元化消費需求,乳品標準體系也需要創新不斷完善,也需要與發展相匹配。今年乳品標準體系建設也是衛健委的一項重點工作。”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中國乳業前行的步伐強勁有力。中國乳業的創新成果,增強了我國乳業的國際影響力。國際乳品聯合會(IDF)總干事勞倫斯·里肯等嘉賓致辭中,均對中國乳業的創新發展以及未來合作予以高度關注和認可。
科技賦能,十大成果引領行業方向
作為本次大會的核心亮點之一,“2024年度中國乳業科技創新十大成果”在開幕式上發布——中國農業大學任發政教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共同揭幕。據悉,這十大成果從近七十項申報成果中經專家嚴格篩選而出,涵蓋技術創新、產業轉化及市場效益等維度,集中體現了當前乳業科技研發的前沿水平。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在解讀《2024年度中國乳業科技創新十大成果》中提到,國內乳企對于科技創新的關注度是空前的,科技創新驅動乳業結構調整效果初現,“科技賦能使行業應對壓力和困局更加從容,可以看到,國內產業發展中種公牛自主培育取得突破;生物強化技術日趨成熟;低熱殺菌技術持續創新,實現牛奶風味與營養雙提升;乳鐵蛋白分離技術穩拓新域,有效增強產業韌性;國產發酵劑成功突圍;食藥同源融入乳品創新;人工智能推動全產業鏈效率提升;高速無菌灌裝技術取得突破;母乳低聚糖合成技術取得突破;數智化工廠破繭而出。”
任發政表示,2025年仍然是創新年,仍然是結構調整年,希望企業、科研單位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推動結構調整,真正實現乳業強國。聚焦挑戰,權威專家建言破局之路
面對當前奶源過剩、消費疲軟、貿易壁壘等行業挑戰,大會設置專題報告環節,邀請多位權威專家“把脈開方”。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在以《中國奶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為題的報告中提到“首先要挖掘我國牛奶消費的潛力,進一步推廣學生奶、擴大液態奶消費的比例,大力推廣針對乳糖不耐、蛋白過敏的牛奶,其次是加大飲奶知識的宣傳。優化產品和價格調整,靈活調整產品比例,打造高、中、低檔定價齊全的乳制品產銷結構。大力發展固態乳制品,逐漸從‘喝奶’向‘吃奶’轉變。”
其次,產業自發壓縮產能,達到新的供需平衡。李勝利表示,2025年宏觀形勢挑戰與機遇并存,“衛健委的UHT標準修改和國家對牛肉進口的管控是2025年奶業的一大利好。2025年下半年奶源供給情況將好于2024年同期,但恢復得如何,還需要根據2025年上半年奶牛減欄數量,以及全國居民消費恢復情況,同時中美、中歐貿易摩擦將影響2025年大形勢和奶源供需平衡。此外,乳企在產品結構,牛群結構、奶源結構,布局結構,消費渠道和營銷策略上也要做出調整。”
“近年來原料奶產量快速增長,而消費市場擴大相對滯后,造成原料奶生產過剩,乳制品產量下滑,已成為影響我國乳業持續穩定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在《中國乳制品行業2024年運行概況及下年度工作重點》報告分析中表示,乳制品消費市場的萎縮,將對我國乳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全行業必須認真應對,要通力協作、創新提升、發展乳業新質生產力,開發新產品、增加新品類、優化品種結構、擴大消費市場,以求盡快走出困境。
當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如何把握定力,順應時代變化,中國乳業走出自己的步伐。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在《國際貿易和關稅壁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行業應對措施》主題報告中提到,目前的關稅問題對乳制品行業影響不大,乳制品行業還是要從中國市場的變化上進行布局。“目前,國內生育率下降,孩子越來越少,這意味著乳企必須開拓更為廣闊的消費市場,培養新的消費群體。其中開發中老年群體的營養保健乳品以及符合年輕人口味的乳品非常重要。”
大會特設立了:乳業智匯·企業家領航沙龍。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劉春喜、蒙牛集團高級執行總裁李鵬程、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魏立華、新希望乳業總裁朱川、妙可藍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任松、IFF食品與飲料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劉衛斌出席論壇,面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就產品創新、以消費者為中心、堅持長期主義、多元化發展、國際貿易關稅壁壘等對我國乳業影響做了演講,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新路徑。
啟動儀式,點燃營養科普熱潮
今年恰逢第26個“世界牛奶日”“第28個全國乳品營養周”,大會特別舉行“2025年世界牛奶日暨全國乳品營養周”啟動儀式。儀式以“天天乳制品 營養伴一生”為主題,以“”減油增豆又加奶 營養均衡活力滿“為宣傳口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江毅、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紀委書記徐嬌、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韓軍花、伊利、蒙牛衛崗等企業負責人共同上臺,宣布活動正式啟動。本次營養周系列活動已納入商務部等四部委2025年”十城聯動 共享美食佳飲“計劃,后續將在全國開展科普宣傳、消費體驗等多元活動,推動全民飲奶理念落地。
多元聯動,共繪乳業發展新圖景
除開幕式外,大會同期舉辦十場專業論壇,涵蓋”乳業科學家論壇“”2025奶酪技術與市場發展論壇“”檢驗檢測技術發展論壇“”中老年營養健康創新技術論壇“”益生菌和發酵產品發展論壇“”攜手同行綠色生態發展論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發展論壇“”乳業標準法規宣貫及發展論壇“”特種乳產業發展論壇“”乳制品消費及市場發展論壇“”新技術、新設備、新原料、新產品‘四新’發布會“等,百余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分享了前沿研究與實踐經驗。
乳業嘉年華,提振消費擴內需
在中國乳業技術博覽會同期舉辦了2025乳業嘉年華。落實中央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內需的戰略部署,配合商務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的”十城聯動,共享美食佳飲“活動,在南京舉辦的乳業嘉年華作為核心活動之一,成為連接產業與消費的”活力紐帶“。作為大會”創新引領消費,促進全民營養健康“主題的延伸,嘉年華以”健康奶多多 乳此妙生活“為主題,通過產品展示、科技互動、親子體驗、營養知識科普等多元形式,打造全民參與的乳業盛宴,讓公眾直觀感受乳業”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鏈條魅力,成為連接乳業高質量發展與公眾品質生活的橋梁。
乳業嘉年華以五大亮點構筑行業盛會:首推全球乳品盛宴,來自瑞士雀巢、新西蘭恒天然、法國展團的七大法國乳業巨頭云集;其次全產業鏈深度布局,展區涵蓋奶酪工坊、奶茶吧臺、煉乳專區、烘焙等多元業態;功能性乳制品與藥食同源新品競相亮相;更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集味覺盛宴、趣味互動、休閑購物于一體;特色乳品矩陣尤為亮眼,水牛奶、羊乳、牦牛乳、駝乳等特色乳品聯袂登場,充分彰顯中國乳業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新格局。
協會負責人表示,乳業嘉年華是全國乳品消費季的啟幕,協會還組織2025世界牛奶日暨全國乳品營養周活動、6.18年中促銷、暑期與文旅結合的乳品消費活動。激發消費熱情,提振乳品消費。
大會頒發了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技術進步獎。
本次大會得到了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君樂寶乳業集團、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山東碧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濟南泉華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巖井機械(昆山)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大力支持。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秘書處
日期:202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