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影響因素】微生物檢測涂抹采樣法

   2025-07-04 食品伙伴網637
核心提示: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微生物監控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驗證或評估目標微生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確保整個食品質量和安全體系持續改進的工具。在《GB 14881-2013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中監控方法為涂抹取樣,《GB 12693-2023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中表面微生物監控參照 GB I5982中A.3方法采樣,也是涂抹取樣,《GB 23790-2023 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中采用刮取或擦拭采樣?!ㄊ澜缡称肪W-www.cctv1204.com)
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微生物監控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驗證或評估目標微生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確保整個食品質量和安全體系持續改進的工具。在《GB 14881-2013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中監控方法為涂抹取樣,《GB 12693-2023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中表面微生物監控參照 GB I5982中A.3方法采樣,也是涂抹取樣,《GB 23790-2023 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中采用刮取或擦拭采樣。


  涂抹采樣
 
  涂抹采樣法通常是用無菌棉簽、拭子或其他采樣工具,在待檢測表面劃取一定面積,按照特定模式進行涂抹,將采集后的采樣工具頭部放入適當采樣液或液體培養基中,通過振蕩、稀釋等操作后進行計數或培養檢測。因此涂抹采樣所用采樣拭子的種類、涂抹方式、涂抹次數、振蕩力度頻率等可能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
 
  一、采樣拭子種類
 
  常用的拭子有聚酯海綿、植絨、人造纖維等材質,有相關研究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聚酯海綿的拭子采集率最高,其次是植絨,最后是人造纖維,這主要是因為人造纖維雖然抓取率高,涂抹后樣品上殘留的菌數少但因為其致密性最好,大多菌被截留在拭子內部,能釋放出來的菌數少,因此采集率低;植絨的因為拭子頭為毛刺型,因此在進行涂抹時抓取率低。
 
  結論:聚酯海綿>植絨>人造纖維。
 
  二、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主要包括采樣人員在進行涂抹采樣時的涂抹方式、涂抹面積、涂抹次數、涂抹時的力度以及樣品振蕩力度、頻率、時間等。
 
  涂抹方式:
 
  1.旋轉涂抹:涂抹過程中同時旋轉拭子
 
  2.反轉涂抹:橫向涂抹過程中不旋轉。縱向涂抹式翻轉
 
  3.不轉涂抹:涂抹過程中始終不轉動拭子
 
  在實際的取樣中為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實驗室應當制定詳細的SOP,并定期對實驗人員進行標準化實驗操作培訓和考核,減少由于操作技能差異導致的誤差。
 
  評價參數:涂抹采集回收率;檢測結果平行性。


  作者:食品伙伴網,DX,檢測服務事業部乳品組原創文章



日期:2025-07-04
 
行業: 食品檢測 乳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