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農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在國民經濟中尚屬薄弱環節。雖然近年來糧食實現自給并開始出口,但是俄羅斯農業產值的年增長率僅為1.5%左右,一些地區農業生產還出現下降。由于畜牧業發展緩慢,俄羅斯對進口肉類產品依賴程度很高。這些因素要求俄羅斯政府加強對農產品流通市場的調控,以保障食品供應安全。
俄羅斯總統普京于2006年12月簽署的《俄羅斯聯邦農業發展法》規定,政府采取“國家采購干預”和“國家商品干預”的方式來調節國內農產品市場,目的是穩定農產品價格、維護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國家采購干預”是指政府在農產品價格降到最低清算價格的情況下以保護價在交易場所或向農戶采購農產品。“國家商品干預”是指政府在農產品價格升至最高清算價格以上時將此前采購的部分農產品投放到交易場所銷售以平抑價格。
與此同時,《俄羅斯聯邦國家調節農產品進口法》對俄農產品市場也產生重要影響。這項法律規定,國家協調農產品進口的目的是保護國內農業生產者的權益,降低來自國外的競爭對他們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負面影響,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俄羅斯政府通過規定特殊的進口關稅、采用專門的保護措施和反傾銷措施來對農產品進口進行調控。同時,政府從維護國家利益出發,還可以禁止或限制個別農產品的進口。
長期以來,外國公民在俄羅斯農產品市場的經營者中所占比例相當大,農產品貿易已經成為外國公民在俄羅斯經商的主要領域之一。今年1月,俄羅斯政府有關整頓零售市場秩序的決定生效。根據這一決定,從今年4月1日起,在俄羅斯的集貿市場和商店,外國人被完全禁止從事零售貿易。這一決定同樣適用于農產品零售市場,俄政府希望此舉能夠維護本國公民在從事農產品生產和貿易中的利益。
根據《俄羅斯聯邦農產品國家采購法》的規定,國家采購是指國家有組織地向農戶購買農產品,以進行深加工或轉賣給消費者。農產品國家采購分為聯邦采購和地方采購。聯邦采購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然環境惡劣的極北部地區、生態污染地區、國防和國家安全機關、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的食品供應。建立國家糧食儲備等也是聯邦采購的重要目的。聯邦采購主要集中在境內糧食產區,如果本國生產者不能滿足全部需要,也可以通過進口來保障采購目標實現。地方采購主要滿足地方對糧食的需求,同樣是通過國內或國外采購糧食。
俄聯邦政府每年將與地方政府部門、維護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的社會團體共同協商農產品國家采購價格。在確定采購價格時既要考慮能夠彌補農產品生產成本,又要考慮充分保障農產品生產者獲得的收益。
俄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部門還保證向農產品生產者提供不少于采購合同總價值50%的預付款。供應畜牧產品的農戶還可獲得政府補貼。俄羅斯政府還采取包括提供稅收優惠、專項補貼和優惠貸款等手段鼓勵農戶完成國家農產品采購計劃。為保障國家采購任務的完成,政府還協助農戶購買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和動物疾病的藥物,購買良種和播種設備,建設水庫和農產品深加工車間等。
日期:200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