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布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食藥監辦食監三〔2015〕62號)的要求,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告的基礎上,我局決定對2015年廣西執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薯類及膨化食品”、“ 水產及水產制品”、“乳制品”、“ 飲料” 、“蔬菜及其制品”、“食品添加劑” 、“特殊膳食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冷凍飲品”共9類食品180批次抽檢信息進行公告,其中合格產品172批次,不合格產品8批次。
針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我局已組織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查處,并責令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及時采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同時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查找問題原因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小貼士:
一、甜味劑
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為具有增加產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有一批薯類及膨化食品中存在超限量使用甜蜜素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味而超限量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甜味劑。
二、防腐劑
脫氫乙酸為具有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有1批次的飲料存在超范圍使用防腐劑(脫氫乙酸)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使用防腐劑。
三、亞硫酸鹽
亞硫酸鹽是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進入人體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
本次監督抽檢共發現2批次的水產制品亞硫酸鹽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在水產品儲存加工過程中防止產品褐變,保持產品品質和色澤,延長保質期而超范圍使用添加劑。
四、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本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乳制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但反映該食品衛生狀況不達標。
本次監督抽檢共發現4批次的乳制品大腸菌群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附件: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薯類及膨化食品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水產及水產制品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乳制品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飲料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薯類及膨化食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乳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水產及水產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飲料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冷凍飲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食品添加劑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蔬菜及其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糖果及可可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特殊膳食食品
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2月3日
日期:2016-02-05
針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我局已組織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查處,并責令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及時采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同時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查找問題原因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小貼士:
一、甜味劑
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為具有增加產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有一批薯類及膨化食品中存在超限量使用甜蜜素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味而超限量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甜味劑。
二、防腐劑
脫氫乙酸為具有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有1批次的飲料存在超范圍使用防腐劑(脫氫乙酸)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使用防腐劑。
三、亞硫酸鹽
亞硫酸鹽是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進入人體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
本次監督抽檢共發現2批次的水產制品亞硫酸鹽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在水產品儲存加工過程中防止產品褐變,保持產品品質和色澤,延長保質期而超范圍使用添加劑。
四、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本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乳制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但反映該食品衛生狀況不達標。
本次監督抽檢共發現4批次的乳制品大腸菌群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附件: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薯類及膨化食品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水產及水產制品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乳制品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0204-飲料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薯類及膨化食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乳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水產及水產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飲料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冷凍飲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食品添加劑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蔬菜及其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糖果及可可制品
食品抽檢合格-20160204-特殊膳食食品
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2月3日
日期:2016-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