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日本福岡縣發表消息稱,在筑紫野市的縣農林業綜合試驗場中,一只3月25日死去的羊曾經感染了“非定型羊騷癥”。“非定型羊騷癥”沒有傳染性,在歐美的老羊和山羊中有自然產生“非定型羊騷癥”的報告,在日本國內發現此病癥尚屬首次。
根據福岡縣稱,非定性與普通的“羊騷癥”和“瘋牛癥”相同,由蛋白質異常的“阮病毒蛋白”而引起的羊腦疾病。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的研究機關根據《家畜傳染病預防法》檢查判定為“非定型羊騷癥”。
死去的羊是在試驗場飼養用于食物消化實驗的。動物間并沒有感染,但《家畜傳染病預防法》沒有規定“非定型羊騷癥”和普通“羊瘙癥”的區別,因此4月28日將該試驗場飼養的4只羊都進行了宰殺處理。
原文鏈接: http://mainichi.jp/articles/20160429/ddl/k40/040/558000c
日期:2016-05-03
根據福岡縣稱,非定性與普通的“羊騷癥”和“瘋牛癥”相同,由蛋白質異常的“阮病毒蛋白”而引起的羊腦疾病。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的研究機關根據《家畜傳染病預防法》檢查判定為“非定型羊騷癥”。
死去的羊是在試驗場飼養用于食物消化實驗的。動物間并沒有感染,但《家畜傳染病預防法》沒有規定“非定型羊騷癥”和普通“羊瘙癥”的區別,因此4月28日將該試驗場飼養的4只羊都進行了宰殺處理。
原文鏈接: http://mainichi.jp/articles/20160429/ddl/k40/040/558000c
日期: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