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2016年4月21日至5月20日共抽檢監測4941批次樣品,其中合格4801批次,不合格140批次,樣品不合格率2.83%。
二、監督抽檢結果分析
(一)各類食品監測情況。從樣品檢測的總體情況來看,本月所抽檢的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豆制品、蜂產品食品安全狀況良好,合格率100%。通過對抽檢數據的分析,我省此次抽檢的食品中,餐飲食品、現制現售食品、糕點檢出不合格率較高,不合格率分別為10.6%、7.54%、6.59%。(詳見下表)
各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
序號 | 食品類別1 | 監督抽檢樣品 總量2(批次) | 不合格樣品 數量3(批次) | 不合格率4 | 備注 |
1 | 糧食加工品 | 1 | 0 | 0% | ? |
2 |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 1 | 0 | 0% | ? |
3 | 調味品 | 299 | 3 | 1.00% | ? |
4 | 肉制品 | 8 | 0 | 0% | ? |
5 | 乳制品 | 0 | 0 | / | ? |
6 | 飲料 | 0 | 0 | / | ? |
7 | 方便食品 | 0 | 0 | / | ? |
8 | 餅干 | 0 | 0 | / | ? |
9 | 罐頭 | 0 | 0 | / | ? |
10 | 冷凍飲品 | 0 | 0 | / | ? |
11 | 速凍食品 | 0 | 0 | / | ? |
12 | 薯類和膨化食品 | 0 | 0 | / | ? |
13 | 糖果制品 | 0 | 0 | / | ? |
14 | 茶葉及相關制品 | 162 | 0 | 0% | ? |
15 | 酒類 | 0 | 0 | / | ? |
16 | 蔬菜制品 | 0 | 0 | / | ? |
17 | 水果制品 | 0 | 0 | / | ? |
18 |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 | 107 | 0 | 0% | ? |
19 | 蛋制品 | 0 | 0 | / | ? |
20 | 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 | 0 | 0 | / | ? |
21 | 食糖 | 24 | 1 | 4.17% | ? |
22 | 水產制品 | 0 | 0 | / | ? |
23 | 淀粉及淀粉制品 | 0 | 0 | / | ? |
24 | 糕點 | 182 | 12 | 6.59% | ? |
25 | 豆制品 | 26 | 0 | 0% | ? |
26 | 蜂產品 | 31 | 0 | 0% | ? |
27 | 保健食品 | 0 | 0 | / | ? |
28 |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 0 | 0 | / | ? |
29 | 嬰幼兒配方食品 | 0 | 0 | / | ? |
30 | 特殊膳食食品 | 0 | 0 | / | ? |
31 | 餐飲食品 | 480 | 51 | 10.6% | ? |
32 | 食用農產品 | 3222 | 43 | 1.33% | ? |
33 | 食品添加劑 | 0 | 0 | / | ? |
34 | 其他5(請在備注標注類別) | 398 | 30 | 7.54% | 現制現售食品 |
合計 | 4941 | 140 | 2.83% | ? |
(二)各環節抽檢情況。生產環節共抽檢樣品435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9批次,不合格率2.07%;流通環節共抽檢樣品3605批次,其中不合格65批次,不合格率1.77%;餐飲環節共抽檢樣品77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66批次,不合格率7.89%。
三、抽檢食品主要不合格及問題項目危害分析
(一)2016年5月份抽檢監測食品主要不合格及問題項目(詳見下表)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不合格項目分布表
食品品種 | 不合格項 |
調味品 | 呈味核苷酸二鈉(1),總酸(2) |
食糖 | 二氧化硫(1) |
糕點 | 菌落總數(6),鋁的殘留量(以干基計)(3),脫氫乙酸及其鈉鹽(3) |
餐飲食品 | 大腸菌群(20),動物源性成分鑒定[牛源、羊源、豬源、雞源、鴨源、其他(視情況而定)(1),山梨酸(1),嗎啡(1),二氧化硫(1),菌落總數(6),鋁的殘留量(以干基計)(14),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1),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1),亞硝酸鹽(1),霉菌計數(1) |
食用農產品 | 甲氰菊酯(3),氟氰戊菊酯(1),達氟沙星(1),腐霉利(3),恩諾沙星(4),毒死蜱(11),環丙沙星(3),亞硫酸鹽(以SO2計)(2),6-芐基腺嘌呤(6-BA)(7),恩諾沙星(Enrofloxacin+Ciprofloxacin)(3),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3),氟胺氰菊酯(2) |
現制現售食品 | 鋁的殘留量(以干基計)(12),檸檬黃(1),苯甲酸(1),菌落總數(6),過氧化值(以脂肪計)(1),大腸菌群(8),霉菌計數(1) |
(二)主要不合格項目危害分析:
1、鋁的殘留量:明礬的化學成份為硫酸鋁鉀,含有鋁離子,所以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份的吸收,導致骨質疏松、貧血,甚至影響神經細胞的發育,鋁可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導致功能紊亂,可誘發老年性癡呆。
2、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數的高低,表明了食品中糞便污染的程度。糞便內除一般正常細菌外,可能還會存在一些腸道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糞便污染,可能潛伏著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脅,能引起腹瀉、腸胃感染。
3、菌落總數: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各種微生物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多種途徑污染食品,并不斷地利用食品中的豐富營養進行侵入、生長繁殖,最后導致食品發生腐敗變質,人食用變質的食物后引起各種食物中毒。消費者食用微生物超標嚴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從項目看,主要問題是大腸菌群、菌落總數超標。微生物污染問題,主要是生產環境和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儲存過程和銷售終端未能保持儲存條件,包裝不嚴、破損造成二次污染等原因。
(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增色劑(胭脂紅、檸檬黃)、甜味劑(甜蜜素、糖精鈉)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檢驗結果顯示超過國家標準限量要求,主要是生產經營者對法規、標準認知度不夠或者存在主觀故意,為延長保質期或提升產品感官品相口感,違反規定濫用食品添加劑。
(三)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超過標準限量。農藥殘留是農藥使用后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于水果、蔬菜等食用農產品中,進入糧食、蔬菜、水果、魚、蝦、肉、蛋、奶中,造成食物污染, 危害人的健康。養殖環節用藥不當是產生獸藥殘留的最主要原因。長期食用獸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后,當體內蓄積的藥物濃度達到一定量時會對人體產生多種急慢性中毒。
甘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5月26日
日期: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