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公布188批次監督抽檢結果,涉及糧食加工品、酒類、肉制品、糕點、調味品、飲料、水果制品、糖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食品、豆制品、罐頭、速凍食品、蛋制品、蔬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冷凍飲品、餅干、薯類及膨化食品、蜂產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1大類。其中:
不合格樣品15批次,分別是:
1.酒類1批次,標稱山西省左云縣白羊酒廠生產的白羊春酒(濃香型白酒)中檢出環已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以環已基氨基磺酸計)。
2.肉制品2批次,分別為標稱陽城縣美天食品廠生產的陽城燒肝中菌落總數超標,高平市天鑫物資貿易有限公司長平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高平市阿東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油炸豬肉淀粉丸中大腸菌群超標。
3.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標稱沁源縣道原福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火麻油中過氧化值超標。
4.罐頭1批次,為忻州市忻府區李特超市銷售的標稱定襄縣精優肉制品廠生產的五香鹵驢肉(罐頭工藝)不符合罐頭食品商業無菌要求。
5.糕點1批次,標稱運城市巴比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饃片(孜然風味)中大腸菌群超標。
6.飲用純凈水9批次,分別為標稱陽城縣潤城萬通超市銷售的標稱陽城縣歷山純凈水廠生產的歷山鯢谷飲用純凈水、標稱山西堯龍山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水、沁水縣龍港鎮晉溢純凈水銷售部銷售的標稱山西龍渠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凈水、標稱芮城縣尚師傅山泉純凈水廠生產的山泉純凈水、標稱永濟市南城愛波爾純凈水廠生產的純凈水、標稱永濟市瑞澤飲用水廠生產的飲用純凈水、標稱絳縣霞露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水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標稱絳縣源長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凈水、標稱運城市思源飲悅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純凈水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菌群。
合格樣品173批次,具體為:
1.食加工品25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農藥殘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25項指標。
2.酒類23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15項指標。
3.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等11項指標。
4.肉制品9批次,檢驗項目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獸藥殘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24項指標。
5.糕點14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25項指標。
6.調味品6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和微生物指標等23項指標。
7.飲料11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等14項指標。
8.速凍食品5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和食品添加劑等15項指標。
9.水果制品16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18項指標。
10.糖果制品2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16項指標。
11.罐頭13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微生物指標等15項指標。
12.貨食品及堅果食品7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食品添加劑等16項指標。
13.豆制品7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理化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18項指標。
14.蔬菜制品5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25項指標。
15.蛋制品3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11項指標。
16.蜂產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13項指標。
17.茶葉及相關制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農藥殘留等9項指標。
18.薯類及膨化食品6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22項。
19.餅干2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三聚氰胺等28項指標。
20.冷凍飲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三聚氰胺等15項指標。
21.淀粉及淀粉制品3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等5項指標。
針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我局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責成相關市局及時進行核查處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問題產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督促企業查找原因,消除隱患。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拔打12331投訴舉報。
備注:
1.環已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以環已基氨基磺酸計)
甜蜜素屬于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劑。根據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白酒中不允許添加食品添加劑甜蜜素。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使用甜蜜素來調節口感,也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而使用。
2.過氧化值(以脂肪計)
過氧化值表示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過氧化值越高說明樣品被氧化而變質的程度越大。造成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使用油脂及其他原輔料質量不合格或原輔料、成品貯存條件不當,使油脂氧化加劇導致超標。
3.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者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致。
4.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本次檢出菌落總數超標的產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菌落總數超標原因可能是由于原料、包材或生產加工過程受微生物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工藝把關不嚴,人員、設備和環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殺菌不徹底或在儲運過程中未能持續保持儲運條件等原因造成。
5.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的細菌之一,常存在于潮濕的環境,如土壤、水、空氣中,該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條件下可致病。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水體受到感染;二是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殺菌不徹底;三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6.商業無菌
商業無菌指不含危害公共健康的致病菌和毒素;不含任何在產品儲存、運輸及銷售期間能繁殖的微生物;在產品有效期內保持質量穩定和良好的商業價值。商業無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產品密封欠佳;二是運輸過程中擠壓、內容物有尖銳物體刺破包裝袋導致漏氣;三是產品殺菌不徹底導致胖聽。
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10月10日
食品抽檢合格-20161010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1010
日期:2016-10-10
不合格樣品15批次,分別是:
1.酒類1批次,標稱山西省左云縣白羊酒廠生產的白羊春酒(濃香型白酒)中檢出環已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以環已基氨基磺酸計)。
2.肉制品2批次,分別為標稱陽城縣美天食品廠生產的陽城燒肝中菌落總數超標,高平市天鑫物資貿易有限公司長平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高平市阿東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油炸豬肉淀粉丸中大腸菌群超標。
3.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標稱沁源縣道原福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火麻油中過氧化值超標。
4.罐頭1批次,為忻州市忻府區李特超市銷售的標稱定襄縣精優肉制品廠生產的五香鹵驢肉(罐頭工藝)不符合罐頭食品商業無菌要求。
5.糕點1批次,標稱運城市巴比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饃片(孜然風味)中大腸菌群超標。
6.飲用純凈水9批次,分別為標稱陽城縣潤城萬通超市銷售的標稱陽城縣歷山純凈水廠生產的歷山鯢谷飲用純凈水、標稱山西堯龍山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水、沁水縣龍港鎮晉溢純凈水銷售部銷售的標稱山西龍渠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凈水、標稱芮城縣尚師傅山泉純凈水廠生產的山泉純凈水、標稱永濟市南城愛波爾純凈水廠生產的純凈水、標稱永濟市瑞澤飲用水廠生產的飲用純凈水、標稱絳縣霞露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水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標稱絳縣源長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凈水、標稱運城市思源飲悅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純凈水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菌群。
合格樣品173批次,具體為:
1.食加工品25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農藥殘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25項指標。
2.酒類23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等15項指標。
3.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等11項指標。
4.肉制品9批次,檢驗項目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獸藥殘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24項指標。
5.糕點14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25項指標。
6.調味品6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和微生物指標等23項指標。
7.飲料11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等14項指標。
8.速凍食品5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和食品添加劑等15項指標。
9.水果制品16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18項指標。
10.糖果制品2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16項指標。
11.罐頭13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微生物指標等15項指標。
12.貨食品及堅果食品7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食品添加劑等16項指標。
13.豆制品7批次,檢驗項目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理化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18項指標。
14.蔬菜制品5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25項指標。
15.蛋制品3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11項指標。
16.蜂產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13項指標。
17.茶葉及相關制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農藥殘留等9項指標。
18.薯類及膨化食品6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等22項。
19.餅干2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三聚氰胺等28項指標。
20.冷凍飲品4批次,檢驗項目為理化指標、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指標、三聚氰胺等15項指標。
21.淀粉及淀粉制品3批次,檢驗項目為食品添加劑、污染物限量等5項指標。
針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我局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責成相關市局及時進行核查處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問題產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督促企業查找原因,消除隱患。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拔打12331投訴舉報。
備注:
1.環已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以環已基氨基磺酸計)
甜蜜素屬于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劑。根據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白酒中不允許添加食品添加劑甜蜜素。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使用甜蜜素來調節口感,也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而使用。
2.過氧化值(以脂肪計)
過氧化值表示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過氧化值越高說明樣品被氧化而變質的程度越大。造成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使用油脂及其他原輔料質量不合格或原輔料、成品貯存條件不當,使油脂氧化加劇導致超標。
3.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者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致。
4.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本次檢出菌落總數超標的產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菌落總數超標原因可能是由于原料、包材或生產加工過程受微生物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工藝把關不嚴,人員、設備和環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殺菌不徹底或在儲運過程中未能持續保持儲運條件等原因造成。
5.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的細菌之一,常存在于潮濕的環境,如土壤、水、空氣中,該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條件下可致病。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水體受到感染;二是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殺菌不徹底;三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6.商業無菌
商業無菌指不含危害公共健康的致病菌和毒素;不含任何在產品儲存、運輸及銷售期間能繁殖的微生物;在產品有效期內保持質量穩定和良好的商業價值。商業無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產品密封欠佳;二是運輸過程中擠壓、內容物有尖銳物體刺破包裝袋導致漏氣;三是產品殺菌不徹底導致胖聽。
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10月10日
食品抽檢合格-20161010
食品抽檢不合格-20161010
日期: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