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勤邦生物自主研發的食品中小分子物質快速檢測儀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研制成功,投入量產,標志著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正式進入全自動智能化操控時代,可極大降低檢測時間和人工操作成本。
圖1 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國之大計,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大事,食品安全管理是政府現代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造成了嚴重的社會恐慌,也損害了食品行業的信譽和政府公信力。食品安全快檢測技術具有檢測快速、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可作為大樣本初步篩查的檢測方案,為食品企業的品控和農業、食藥部門的市場監督提供了技術支持,使我國食品安全整體狀況取得顯著進步。
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食品快速檢測設備也在更新換代,實現自動化操作和智能化數據處理。勤邦生物憑借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的雄厚科研實力,聯合清華大學、農科院、出入境等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資助下,通過自主創新和歷時近5年的技術攻關,研制出食品安全檢測領域首臺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儀器利用了化學發光免疫技術、納米磁珠富集分離技術、微光探測技術、精密自動控制技術、在線精密溫控技術等最新成果,與傳統的酶聯免疫方法、色譜質譜技術相比,具有全自動、高通量、高靈敏、痕量快速、隨機檢測等明顯優勢,同時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實現數據的共享及在線監測,結果自動預警等功能。
圖2化學發光免疫檢測試劑盒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在醫學檢測領域已有應用,但醫學檢測樣本簡單,以血液和尿液為主,被檢物質主要為蛋白質類大分子標志物,醫院常規檢測項目僅有幾項,檢測方法分為一步法和兩步法,自動化程度較低。相比而言,食品安全檢測要比醫學檢測復雜得多。食品的樣本基質多種多樣,成分復雜,對被撿物質的干擾性強。食品中的危害物多為小分子物質,需要連接大分子合成抗原后才具有免疫原性,才能制備抗體,抗體的靈敏度和穩定性更難控制。食品中的高毒性物質、禁用物質的檢測限量很低,很多要求在1ppb以下,這比醫學檢測的靈敏度要求更高。食品中危害物成千上萬,遠比醫學常規檢測的指標要多。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器要求高通量、智能化、精密化,研發食品安全檢測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要比醫學檢驗分析儀要求更高,技術難度更大。
圖3金國藩院士指導技術攻關
儀器在研發過程中,獲得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北京市“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培育項目等支持,同時,金國藩院士、蔣士強研究員等儀器領域資深專家在儀器關鍵技術突破方面也給予大量指導,北京市前市委書記郭金龍、市長王安順到勤邦參觀期間,對本儀器開發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截至目前,儀器關鍵技術已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國家軟件著作權3項,并通過北京市計量科學研究院檢測認證。
北京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開發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先后主持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食品安全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申請專利319項,其中,國際PCT發明專利5項,國家發明專利187項,已授權的專利164項。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次)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5項,科研成果豐碩,為國家食品安全科技支撐做出巨大貢獻。
點擊此處,了解儀器更多詳情>>>
日期:2017-06-01
圖1 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國之大計,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大事,食品安全管理是政府現代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造成了嚴重的社會恐慌,也損害了食品行業的信譽和政府公信力。食品安全快檢測技術具有檢測快速、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可作為大樣本初步篩查的檢測方案,為食品企業的品控和農業、食藥部門的市場監督提供了技術支持,使我國食品安全整體狀況取得顯著進步。
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食品快速檢測設備也在更新換代,實現自動化操作和智能化數據處理。勤邦生物憑借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的雄厚科研實力,聯合清華大學、農科院、出入境等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資助下,通過自主創新和歷時近5年的技術攻關,研制出食品安全檢測領域首臺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儀器利用了化學發光免疫技術、納米磁珠富集分離技術、微光探測技術、精密自動控制技術、在線精密溫控技術等最新成果,與傳統的酶聯免疫方法、色譜質譜技術相比,具有全自動、高通量、高靈敏、痕量快速、隨機檢測等明顯優勢,同時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實現數據的共享及在線監測,結果自動預警等功能。
圖2化學發光免疫檢測試劑盒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在醫學檢測領域已有應用,但醫學檢測樣本簡單,以血液和尿液為主,被檢物質主要為蛋白質類大分子標志物,醫院常規檢測項目僅有幾項,檢測方法分為一步法和兩步法,自動化程度較低。相比而言,食品安全檢測要比醫學檢測復雜得多。食品的樣本基質多種多樣,成分復雜,對被撿物質的干擾性強。食品中的危害物多為小分子物質,需要連接大分子合成抗原后才具有免疫原性,才能制備抗體,抗體的靈敏度和穩定性更難控制。食品中的高毒性物質、禁用物質的檢測限量很低,很多要求在1ppb以下,這比醫學檢測的靈敏度要求更高。食品中危害物成千上萬,遠比醫學常規檢測的指標要多。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器要求高通量、智能化、精密化,研發食品安全檢測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要比醫學檢驗分析儀要求更高,技術難度更大。
圖3金國藩院士指導技術攻關
儀器在研發過程中,獲得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北京市“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培育項目等支持,同時,金國藩院士、蔣士強研究員等儀器領域資深專家在儀器關鍵技術突破方面也給予大量指導,北京市前市委書記郭金龍、市長王安順到勤邦參觀期間,對本儀器開發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截至目前,儀器關鍵技術已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國家軟件著作權3項,并通過北京市計量科學研究院檢測認證。
北京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開發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先后主持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食品安全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申請專利319項,其中,國際PCT發明專利5項,國家發明專利187項,已授權的專利164項。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次)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5項,科研成果豐碩,為國家食品安全科技支撐做出巨大貢獻。
點擊此處,了解儀器更多詳情>>>
日期: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