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6.25-6.30),歐盟、美國等我國主要貿易國家與地區分別發布針對進口食品的政策與通報。日本、歐盟與美國更新了針對進口食品的政策條例;美國、歐盟、韓國分別通報我國多批次出口食品。
以下分別就國外進口政策與通報進行說明:
一、國外進口政策
1、日本修改食品添加劑基準
日本修改過氧乙酸及其制劑的制造基準。將過氧乙酸制劑的原料由“符合成分規格的醋酸”改為“符合成分規格的冰醋酸(醋酸濃度大于99%)及其水稀釋物”。
日本修改硬脂酸鎂和碳酸鈣的使用基準。硬脂酸鎂作為制造用劑,只允許使用于膠囊、片劑等非常規形狀的食品及“壓片糖果”中。使用硬脂酸鎂時,應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本次修改取消了碳酸鈣的使用限量基準,但應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2、歐盟強化對我國甘藍與茶葉的農殘檢測力度
6月28日歐盟發布(EU) 2017/1142委員會實施條例,修訂強化官方檢查的非動物源食品和飼料進口清單,強化對我國甘藍與茶葉的農殘檢測力度。
3、美國發布鯰魚進口檢查指令
根據美國農業法(2008農業法和2014農業法)以及相關規定(9CFR551.1-557.26)要求,進口鯰魚產品必須接受進口再查驗,并于2016年3月1日開始實施,但同時提供18個月過渡期,以保證進口鯰魚監管工作順利銜接(由FDA轉交FSIS),2017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進口鯰魚口岸再查驗。
二、國外進口通報
1、歐盟RASFF通報
6月29日捷克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枸杞不合格。不合格原因為,使用未經許可的農藥-克百威。6月27日拉脫維亞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脫水胡蘿卜不合格。不合格原因為,未標注亞硫酸鹽。
2、美國拒絕進口食品通報
5月份美國共拒絕進口我國食品54批次,農獸藥殘留、腐爛、致病菌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3、韓國食藥監通報
近日,韓國食藥監局更新食品違規通報,分別通報我國19批次食品相關產品。受通報產品涉及農產品、食品、器具或容器包裝、食品添加劑。通報顯示,不合格產品分別出現農殘超標、重金屬超標、違規使用防腐劑、污染物遷出量超標的問題。
日期:2017-06-30
以下分別就國外進口政策與通報進行說明:
一、國外進口政策
1、日本修改食品添加劑基準
日本修改過氧乙酸及其制劑的制造基準。將過氧乙酸制劑的原料由“符合成分規格的醋酸”改為“符合成分規格的冰醋酸(醋酸濃度大于99%)及其水稀釋物”。
日本修改硬脂酸鎂和碳酸鈣的使用基準。硬脂酸鎂作為制造用劑,只允許使用于膠囊、片劑等非常規形狀的食品及“壓片糖果”中。使用硬脂酸鎂時,應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本次修改取消了碳酸鈣的使用限量基準,但應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2、歐盟強化對我國甘藍與茶葉的農殘檢測力度
6月28日歐盟發布(EU) 2017/1142委員會實施條例,修訂強化官方檢查的非動物源食品和飼料進口清單,強化對我國甘藍與茶葉的農殘檢測力度。
3、美國發布鯰魚進口檢查指令
根據美國農業法(2008農業法和2014農業法)以及相關規定(9CFR551.1-557.26)要求,進口鯰魚產品必須接受進口再查驗,并于2016年3月1日開始實施,但同時提供18個月過渡期,以保證進口鯰魚監管工作順利銜接(由FDA轉交FSIS),2017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進口鯰魚口岸再查驗。
二、國外進口通報
1、歐盟RASFF通報
6月29日捷克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枸杞不合格。不合格原因為,使用未經許可的農藥-克百威。6月27日拉脫維亞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脫水胡蘿卜不合格。不合格原因為,未標注亞硫酸鹽。
2、美國拒絕進口食品通報
5月份美國共拒絕進口我國食品54批次,農獸藥殘留、腐爛、致病菌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3、韓國食藥監通報
近日,韓國食藥監局更新食品違規通報,分別通報我國19批次食品相關產品。受通報產品涉及農產品、食品、器具或容器包裝、食品添加劑。通報顯示,不合格產品分別出現農殘超標、重金屬超標、違規使用防腐劑、污染物遷出量超標的問題。
日期: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