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牧、畜牧、畜牧水產)局(委),廳機關各處(室、局)、廳屬各單位:
為切實做好2018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我廳制定了《2018年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四川省農業廳
2018年3月5日
2018年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安排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農業質量年”主題,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把增加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源頭治理,大力推進綠色化發展
?。ㄒ唬┘涌旄邩藴兽r田綠色轉型。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到2018年底累計完成60%以上“兩區”地塊劃定任務。深入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建設“基礎牢固、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產村融合、產品安全”的高標準農田綠色示范區50萬畝以上。貫徹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協同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啟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試點,繼續實施好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試點。
(二)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使用。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測土配方施肥,建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加強病蟲害統防統治和全程綠色防控,打造“一園四區”綠色防控示范基地。加快實施高毒高殘留農藥替代計劃,開展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補貼試點。扎實推進飼料、獸藥質量安全管理,規范限量使用飼料添加劑,規范減量使用獸用抗菌藥物。
?。ㄈ┘訌娹r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推行以種定養、種養循環,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模式,深入推進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體系,落實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責任。繼續開展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全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縣創建。
二、強化過程管控,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ㄋ模┩晟茦藴鼠w系。抓緊構建與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健全重點產品生產技術規范、儲藏運輸、質量追溯、包裝標識等農業地方標準,支持市縣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技術規程。2018年制修訂省級地方標準30項。
(五)加大標準應用推廣。把農業標準化作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的重要內容和認定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標準。以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加強農業標準化宣傳培訓,大力培養明白人,印發明白紙,將標準要求切實落實在田間地頭、圈舍魚塘。
(六)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大規模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創建活動。2018年新建和改造提升經濟作物標準化基地200萬畝、部省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100個、國家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個?,F代農業畜牧業重點縣、現代農業示范市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要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
三、夯實基層基礎,大力提升監管工作水平
?。ㄆ撸娀w系隊伍建設。積極推進鄉鎮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廣網格化監管,不斷提高基層監管服務能力,2018年新建鄉鎮標準化監管服務站150個。2015年(含)以前投資建設的市縣兩級質檢機構,應全部通過竣工驗收。加大農產品質檢機構“雙認證”、技術實訓、能力驗證和監督檢查力度,著力提升檢測能力,新認證質檢機構20家。
(八)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及時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農資打假以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為重點,重點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種植業以菜果茶為重點,加強農藥生產經營管理,重點整治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畜牧業以畜禽養殖重點地區和問題多發地區為重點,嚴厲打擊違法添加和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質、生鮮乳非法收購和儲運、私屠濫宰、不執行獸藥休藥期等行為。漁業以斑點叉尾鮰、鱖魚、烏鱧等養殖水產品為重點品種,嚴肅查處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及其他化合物行為。
?。ň牛U大追溯管理覆蓋面。扎實做好國家追溯平臺試運行工作,積極推進國家追溯平臺與省級追溯平臺對接融合。率先在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三品一標”規模主體實施追溯管理,2018年新增1000家生產經營主體、1800個產品入駐省級追溯平臺,生豬追溯實現全覆蓋,逐步擴大牛羊、禽類、水產苗種產地檢疫追溯覆蓋面。
四、加強隱患排查,大力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ㄊ娀O測預警。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力度,抽檢全省144個縣種養殖基地、屠宰場(廠)和市場的5大類產品120個品種114項參數。對例行監測沒有覆蓋的產品和質量安全指標開展專項監測。結合風險監測情況,對標準化生產基地、規?;B殖場(戶)、生豬屠宰場等重點對象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查。繼續強化農藥、獸藥、飼料、肥料等投入品質量監督抽查。堅持監測結果會商和通報約談機制,充分運用監測結果指導生產、防范風險,全年省級監測樣品量達到2.8萬個以上。
(十一)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探索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推動應急處置科學化和規范化。持續開展網絡輿情監測,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及時編發輿情信息。科普解讀農產品質量安全熱點、敏感問題,及時回應公眾關切。
?。ㄊ┩七M社會共治。全面推行有獎舉報、懲罰性賠償、公益訴訟等制度,鼓勵支持舉報各類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充分發揮新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支持、共同參與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五、打造優勢品牌,大力提升“川”字號農產品競爭力
?。ㄊ┏掷m發展“三品一標”。大力推進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建設,扎實開展省級和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區創建。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增加優質品牌農產品供給。2018年“三品一標”數量達到5300個,建設省級農產品地理標志核心保護區8個。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率、綠色食品續展率分別保持在60%和70%以上。
(十四)深入實施品牌建設“五大工程”。結合“四區四基地”建設,深入實施品牌孵化、品牌提升、品牌創新、品牌整合、品牌信息“五大工程”,培育壯大“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農產品品牌體系。積極參加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持續做大做強川糧、川茶、川菜、川果、川藥、川豬等“川”字號知名農產品品牌。2018年向社會公開推介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0個、優質品牌農產品50個。抓好成都市農業品牌目錄制度試點工作,加強品牌產品動態管理。
(十五)積極開拓品牌農產品市場。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市場拓展“三大活動”和“川貨出川”行動部署,進一步提高“川”字號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舉辦“我的品牌我推薦”為主題的廳、市(州)長農產品品牌推介活動。辦好茶博會、泡菜博覽會、菜博會等特色品牌展會,用好農交會、優質農產品展銷周等營銷推廣平臺,實施好“互聯網+”品牌農產品行動,通過益農信息社、知名電商平臺,拓展線上營銷推廣,為品牌亮好相、發好聲、聚好光。
六、深化“兩個創建”,大力創新制度機制
?。ㄊ┳⒅貏摻▽嵭А8邩藴?、更高質量推進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已授牌的市(縣),要繼續強化工作保障,創新監管機制,鞏固創建成果,提升監管水平。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鄉、村分級管理模式,抓實屬地責任落實。
(十七)嚴格考核評價。實施動態管理,對2015年省政府認定的第三批39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開展資格復審,不達標的,報請省政府取消命名并摘牌。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一律摘牌。
?。ㄊ耍┩怀鍪痉兑I??偨Y提煉在創建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監管示范樣板。開展宣傳報道,加強縣域間學習交流,推廣應用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整體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加快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是新時代賦予農業系統的新使命。各地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創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日期:2018-03-07
為切實做好2018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我廳制定了《2018年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四川省農業廳
2018年3月5日
2018年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安排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農業質量年”主題,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把增加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源頭治理,大力推進綠色化發展
?。ㄒ唬┘涌旄邩藴兽r田綠色轉型。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到2018年底累計完成60%以上“兩區”地塊劃定任務。深入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建設“基礎牢固、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產村融合、產品安全”的高標準農田綠色示范區50萬畝以上。貫徹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協同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啟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試點,繼續實施好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試點。
(二)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使用。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測土配方施肥,建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加強病蟲害統防統治和全程綠色防控,打造“一園四區”綠色防控示范基地。加快實施高毒高殘留農藥替代計劃,開展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補貼試點。扎實推進飼料、獸藥質量安全管理,規范限量使用飼料添加劑,規范減量使用獸用抗菌藥物。
?。ㄈ┘訌娹r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推行以種定養、種養循環,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模式,深入推進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體系,落實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責任。繼續開展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全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縣創建。
二、強化過程管控,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ㄋ模┩晟茦藴鼠w系。抓緊構建與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健全重點產品生產技術規范、儲藏運輸、質量追溯、包裝標識等農業地方標準,支持市縣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技術規程。2018年制修訂省級地方標準30項。
(五)加大標準應用推廣。把農業標準化作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的重要內容和認定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標準。以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加強農業標準化宣傳培訓,大力培養明白人,印發明白紙,將標準要求切實落實在田間地頭、圈舍魚塘。
(六)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大規模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創建活動。2018年新建和改造提升經濟作物標準化基地200萬畝、部省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100個、國家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個?,F代農業畜牧業重點縣、現代農業示范市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要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
三、夯實基層基礎,大力提升監管工作水平
?。ㄆ撸娀w系隊伍建設。積極推進鄉鎮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廣網格化監管,不斷提高基層監管服務能力,2018年新建鄉鎮標準化監管服務站150個。2015年(含)以前投資建設的市縣兩級質檢機構,應全部通過竣工驗收。加大農產品質檢機構“雙認證”、技術實訓、能力驗證和監督檢查力度,著力提升檢測能力,新認證質檢機構20家。
(八)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及時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農資打假以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為重點,重點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種植業以菜果茶為重點,加強農藥生產經營管理,重點整治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畜牧業以畜禽養殖重點地區和問題多發地區為重點,嚴厲打擊違法添加和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質、生鮮乳非法收購和儲運、私屠濫宰、不執行獸藥休藥期等行為。漁業以斑點叉尾鮰、鱖魚、烏鱧等養殖水產品為重點品種,嚴肅查處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及其他化合物行為。
?。ň牛U大追溯管理覆蓋面。扎實做好國家追溯平臺試運行工作,積極推進國家追溯平臺與省級追溯平臺對接融合。率先在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三品一標”規模主體實施追溯管理,2018年新增1000家生產經營主體、1800個產品入駐省級追溯平臺,生豬追溯實現全覆蓋,逐步擴大牛羊、禽類、水產苗種產地檢疫追溯覆蓋面。
四、加強隱患排查,大力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ㄊ娀O測預警。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力度,抽檢全省144個縣種養殖基地、屠宰場(廠)和市場的5大類產品120個品種114項參數。對例行監測沒有覆蓋的產品和質量安全指標開展專項監測。結合風險監測情況,對標準化生產基地、規?;B殖場(戶)、生豬屠宰場等重點對象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查。繼續強化農藥、獸藥、飼料、肥料等投入品質量監督抽查。堅持監測結果會商和通報約談機制,充分運用監測結果指導生產、防范風險,全年省級監測樣品量達到2.8萬個以上。
(十一)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探索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推動應急處置科學化和規范化。持續開展網絡輿情監測,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及時編發輿情信息。科普解讀農產品質量安全熱點、敏感問題,及時回應公眾關切。
?。ㄊ┩七M社會共治。全面推行有獎舉報、懲罰性賠償、公益訴訟等制度,鼓勵支持舉報各類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充分發揮新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支持、共同參與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五、打造優勢品牌,大力提升“川”字號農產品競爭力
?。ㄊ┏掷m發展“三品一標”。大力推進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建設,扎實開展省級和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區創建。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增加優質品牌農產品供給。2018年“三品一標”數量達到5300個,建設省級農產品地理標志核心保護區8個。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率、綠色食品續展率分別保持在60%和70%以上。
(十四)深入實施品牌建設“五大工程”。結合“四區四基地”建設,深入實施品牌孵化、品牌提升、品牌創新、品牌整合、品牌信息“五大工程”,培育壯大“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農產品品牌體系。積極參加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持續做大做強川糧、川茶、川菜、川果、川藥、川豬等“川”字號知名農產品品牌。2018年向社會公開推介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0個、優質品牌農產品50個。抓好成都市農業品牌目錄制度試點工作,加強品牌產品動態管理。
(十五)積極開拓品牌農產品市場。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市場拓展“三大活動”和“川貨出川”行動部署,進一步提高“川”字號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舉辦“我的品牌我推薦”為主題的廳、市(州)長農產品品牌推介活動。辦好茶博會、泡菜博覽會、菜博會等特色品牌展會,用好農交會、優質農產品展銷周等營銷推廣平臺,實施好“互聯網+”品牌農產品行動,通過益農信息社、知名電商平臺,拓展線上營銷推廣,為品牌亮好相、發好聲、聚好光。
六、深化“兩個創建”,大力創新制度機制
?。ㄊ┳⒅貏摻▽嵭А8邩藴?、更高質量推進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已授牌的市(縣),要繼續強化工作保障,創新監管機制,鞏固創建成果,提升監管水平。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鄉、村分級管理模式,抓實屬地責任落實。
(十七)嚴格考核評價。實施動態管理,對2015年省政府認定的第三批39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開展資格復審,不達標的,報請省政府取消命名并摘牌。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一律摘牌。
?。ㄊ耍┩怀鍪痉兑I??偨Y提煉在創建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監管示范樣板。開展宣傳報道,加強縣域間學習交流,推廣應用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整體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加快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是新時代賦予農業系統的新使命。各地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創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日期: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