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魚品消費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全球魚類種群未見改善

   2011-02-11 聯合國糧農組織307
核心提示:漁業和水產養殖為大約5.4億人提供生計。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1年1月31日公布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魚品對全球膳食的

       
    漁業和水產養殖為大約5.4億人提供生計。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1年1月31日公布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魚品對全球膳食的貢獻已經達到人均17公斤的紀錄,為超過三十億人提供其至少15%的動物蛋白攝入量。這一增長主要歸功于日益擴大的水產養殖生產,而作為食用魚的供應來源,該產業將超過捕撈漁業。報告還強調,全球魚類種群狀況未見改善。

總體而言,漁業和水產養殖為占世界人口8%的大約5.4億人提供生計。該產業為人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魚品消費量、就業機會和生計支持。

魚產品依然是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其2008年的價值在2007年的基礎上增加了9%,達到1020億美元的創紀錄水平。

該報告指出,世界各大洋魚類資源過度捕撈、枯竭或恢復的總體比例沒有下降,而且預計略微高于2006年。在世界范圍,大約32%的魚類種群為過度開發、枯竭或恢復中,因此急需予以改善。從另一方面來看,糧農組織監測的15%的種群組預計為低度開發(3%)或適度開發(12%),能夠提供高于現有水平的捕撈量。

作為報告的編輯之一,糧農組織高級漁業專家理查德·格蘭杰說:"種群狀況未能得到改善的事實極為令人擔憂。盡管目前我們似乎處于某種穩定狀態,但必須降低過度開發的比例。"

 加強監管

該報告闡述了在加強漁業部門監管方面開展的法律工作,例如,通過貿易措施,打擊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捕魚。這些貿易措施旨在阻止此類魚品和魚制品的國際貿易,從而改善整個漁業部門的管理,并降低過度開發程度。最近開展的一項研究估計,僅非法和不報告捕魚的成本就高達每年100-235億美元。

報告還指出,就建議實施全球漁船記錄系統的討論日益引人關注,該系統的理想做法是給予每艘漁船專有識別符,而該識別符長期有效,無論船主或船旗是否變更。這種透明度將有助于監督非法捕魚活動的海警船開展工作。

對魚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凸顯了水生資源可持續管理的必要性。該報告建議采用綜合性的漁業生態系統方法,協調社會目標與漁業狀況及其自然和人文環境之間的關系。

漁業部門概況

根據糧農組織的報告,世界魚和魚制品產量從2007年的1.40億噸提高到2009年的1.45億噸。現在大部分的魚品來自水產養殖業。該產業正以每年近7%的速度增長。

該報告將東南亞實施的水產養殖政策作為平衡管理良好范例 – 魚是那里人們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贊揚不斷改進的政府干預手段和經濟激勵辦法,這些措施有效地推動增長,促進糧食安全并提高生活水準。

該報告含有一個專門論述內陸漁業的特別章節。內陸漁業常常被政策制定者忽視,而且在規劃灌溉和水力發電計劃時也往往考慮不到它們對內陸漁民生計造成的影響。然而,內陸漁業為全球6100萬人提供生計。

"魚是一種品質優良、蛋白含量很高的食物,而漁業部門在世界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格蘭杰說。



日期:2011-02-11
 
行業: 漁業水產 乳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