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2011年第一季度,我部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絡直報系統共收到全國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食物中毒事件)報告13起,中毒566人,其中死亡16人。與2010年同期相比,報告起數減少58.1%,中毒人數減少28.3%,死亡人數減少33.3%.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食物中毒事件報告情況
(一)按月報告情況。
月 份 | 報告起數 | 中毒人數 | 死亡人數 |
1 | 7 | 393 | 9 |
2 | 3 | 159 | 2 |
3 | 3 | 14 | 5 |
合 計 | 13 | 566 | 16 |
第一季度,1月份報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報告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的53.8%、69.4%和56.3%.
(二)按食物中毒原因分類情況。
中毒原因 | 報告起數 | 中毒人數 | 死亡人數 |
微生物性 | 2 | 154 | 0 |
化學性 | 6 | 36 | 13 |
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 | 3 | 323 | 1 |
不明原因或 尚未查明原因 | 2 | 53 | 2 |
合 計 | 13 | 566 | 16 |
第一季度, 化學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的46.2%和81.3%;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數最多,占總中毒人數的57.1%.
與2010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化學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中毒人數分別減少了41.0%和83.4%,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中毒人數增加7.7%;化學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死亡人數增加30.0%.
(三)按食物中毒場所分類情況。
中毒場所 | 報告起數 | 中毒人數 | 死亡人數 |
集體食堂 | 2 | 322 | 0 |
家 庭 | 9 | 238 | 14 |
飲食服務單位 | 1 | 1 | 1 |
其他場所 | 1 | 5 | 1 |
合 計 | 13 | 566 | 16 |
第一季度, 發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的69.2%和87.5%;發生在集體食堂的中毒人數最多,占總中毒人數的56.9%.
(四)學生食物中毒事件報告情況。
第一季度,報告學生食物中毒事件1起,中毒46人,無死亡。該事件發生于學校集體食堂,為食用未炒熟豆角導致毒扁豆堿中毒引起。
與2010年同期相比,學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減少6起,中毒人數減少86.9%,均無死亡。
(五)劇毒鼠藥中毒事件報告情況。
第一季度,全國報告劇毒鼠藥中毒事件3起,中毒13人,7人死亡,均發生在家庭。劇毒鼠藥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化學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總數的50.0%、36.1%和53.8%.
與2010年同期相比,劇毒鼠藥中毒事件報告起數減少1起,中毒人數減少40.9%,死亡人數增加2人。
二、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分析
(一)第一季度,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數最多,達323人,占總中毒人數的57.1%,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7.7%.其中,兩起因食用未炒熟豆角導致毒扁豆堿中毒的事件,分別造成276人和46人中毒,均發生在集體食堂。
(二)第一季度, 發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報告起數和總死亡人數的69.2%和87.5%.其中,劇毒鼠藥中毒3起,中毒13人,死亡7人,分別占家庭食物中毒事件總報告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的33.3%、5.5%和50.0%.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食品污染和變質導致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容易發生。各地要切實加強對學校等集體食堂和飲食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同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工作,引導公眾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掌握正確的食品加工和儲存方法。
(二)各種野生植物和蘑菇將陸續進入采食期。各地要根據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告知公眾不食用不能確認的野生植物和蘑菇,并根據條件向公眾提供鑒別可食用野生植物和蘑菇的知識與方法。
(三)春夏季農藥使用頻率高,農藥類食物中毒事件容易發生。各級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培訓和技術指導,使其掌握農藥類食物中毒的診斷和救治方法,能夠及時、有效救治中毒人員,減少和避免死亡。
(四)云南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盈江地震災區食品安全監督監測工作,加強災民集中安置點食品安全監管,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嚴防災區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日期:201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