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調控雞先天免疫應答和抗病力新機制被發現

   2020-05-20 中國農業科學院趙桂蘋727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雞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闡明了動物重要免疫信號通路的泛素化調控機制,為雞以及其他畜種抗病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雞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闡明了動物重要免疫信號通路的泛素化調控機制,為雞以及其他畜種抗病育種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PLoS Pathogens)》上。


  據文杰研究員介紹,動物抗病力是多基因調控和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性狀,抗病育種一直是世界范圍內研究的熱點和難點。開展雞免疫調控機制研究,從而提高機體抗病力和成活率是提升肉雞產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能夠為抗病育種奠定基礎。先天性免疫系統是機體抵抗病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線,TLR樣受體-MyD88依賴的信號通路是機體感知細菌、真菌及部分病毒感染最重要的通路之一,髓樣分化因子MyD88穩態調控在通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E3泛素連接酶接頭蛋白SPOP在介導腫瘤發生、細胞凋亡、X染色體失活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但SPOP與動物先天免疫之間的關系尚不十分清楚。


  該研究以雞作為模式動物,首先發現了SPOP和先天免疫通路接頭蛋白MyD88存在蛋白互作,進一步拓展至人和小鼠等模式動物細胞中發現SPOP和MyD88兩種蛋白互作在物種間高度保守,闡明了SPOP基因在雞等多物種中通過蛋白酶體途徑負調控TLRs先天免疫通路的活性和白介素1β等炎性細胞因子產生。通過SPOP基因條件性敲除小鼠模型進一步研究發現,沙門氏菌感染后敲除小鼠表現出更強的易感性和更高的死亡率,同時出現了中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這一結果表明SPOP基因缺失導致MyD88穩態和先天免疫紊亂,并影響小鼠免疫細胞的分化。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


  原文鏈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8188



日期:2020-05-20
 
地區: 北京
行業: 畜禽肉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