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公司Ivy Farm致力于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培養肉,產品將在2023年上市,Ivy Farm的聯合創始人、牛津大學葉華教授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Ivy Farm將進駐位于蘇州的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
*培養肉不僅環保,還有保障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的積極作用,并契合中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英國牛津(中國蘇州)2021年6月8日 -- 由英國牛津大學孵化的高科技食品公司Ivy Farm宣布計劃從2023年開始為零售業和餐飲業供應培養肉產品,有望成為第一家投入商業運營的細胞培養肉生產商。該公司將募集1600萬英鎊(約合1.5億人民幣)資金,用于設立研發基地和開拓海外市場。Ivy Farm看到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
Ivy Farm的兩位聯合創始人葉華教授和Russ Tucker博士于2019年共同創立了Ivy Farm公司。葉華博士早年赴英國留學,獲得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博士學位,目前在該系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擔任副教授,并
Ivy Farm 非轉基因培養肉生產的核心技術誕生于牛津大學,其獨特的細胞培養系統使他們的產品能以更低的成本大規模量產。基于這一點,Ivy Farm相信他們的核心技術將推動培養肉這一全新的“未來產業”。
Ivy Farm 的產品
“Ivy Farm的培養肉的生產工藝用到了先進的組織工程學技術。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少量的健康細胞,將它們放置于富含維生素及營養物質的生物反應器中,我們就可以在短短三到四周內生產出美味又營養的細胞培養肉。”Ivy Farm 的聯合創始人葉華教授表示,“細胞培養肉帶來的環境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這其中包括了對保障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的積極作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因此也將格外受益于培養肉行業未來的發展。以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蘇州)為基地,我們期待在中國和全球推動培養肉行業的持續發展。”
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8%,甚至超過了全世界交通運輸系統排放的溫室氣體的總和。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長至近100億,人類對肉類的需求預計將再增加70%。如仍利用傳統的畜牧業來滿足人類對肉制品的需求,則會加劇森林退化,地球環境將不堪重負。Ivy Farm相信培養肉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因為它擁有高質量、無屠宰、減碳排等優點,滿足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8項要求。中國已承諾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通過減少食品供應鏈中產生的溫室氣體,培養肉行業將為中國實現這一目標作出貢獻。
"環顧我們所處的世界,人類當前生產和消費食物的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全世界的糧食已有近一半用來喂養牲畜,而需求仍在增長。培養肉可能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好辦法。我們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在提供高品質的肉的同時,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Ivy Farm所做的不僅將造福于環境,而且通過避免傳統養殖業中經常出現的濫用抗生素和細菌污染,真正造福于愛吃肉的人。” Ivy Farm聯合創始人Russ Tucker博士表示。
2020年12月,新加坡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批準培養肉銷售的國家。有專家認為,培養肉產品將在2040年占到所有肉類消費品的35%。Ivy Farm看到了培養肉在中國的巨大潛力,希望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共同推進這一領域的創新,支持 "未來食品工業 "的發展。
“培養肉技術和產業可能會極大地改變現有的食品供應體系。發展細胞培養肉行業為社會和環境帶來的正向效益將日益凸顯。Ivy Farm 不僅匯聚許多資深專家,擁有令人振奮的前沿技術,更是積累了相當的科研與生產經驗。Ivy Farm有志于與中國產業界建立長期、深入的合作關系。我個人看好該公司的發展前景,也對細胞培養肉行業的未來非常樂觀。” 蘇州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院院長陳曉東教授表示。陳曉東教授是國際知名的食品工程師,也是Ivy Farm 的科學顧問之一。
關于Ivy Farm:
Russ Tucker博士和葉華教授結識于牛津大學,于2019年共同創立Ivy Farm。在為Ivy Farm提供了核心技術的同時,牛津大學的種子基金也為Ivy Farm提供了啟動資金,使其得以完成產品的概念驗證,其投資在公司創建時已轉化為股權。(https://www.ivy.f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