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進入現代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此同時,全球經貿分工格局進行深度調整,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新能源等產業新賽道成為多方趕超、贏得領先的機遇窗口。
益生菌產業,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大健康生物制造產業,成為了我國食品工業健康轉型的重要發展載體和關鍵增長引擎。伴隨著微康益生菌三期菌種工廠的盛大投產,益生菌行業再次被注入一劑強心劑,亦標志著行業智能制造邁向新高度。
益生菌智能制造開啟新篇章,引領產能+效能雙增長
微康益生菌三期工廠作為江蘇省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15億元,擁有規模化智能生產設備和自動化技術。投射到智能制造的核心環節層面,微康在發酵上實現了全流程厭氧保護工藝,在離心上具有全球領先的連續離心系統,在凍干上單體設備總凍干處理面積行業領先,同時在模塊化生產流程上實現了標準化種質保藏、發酵、后處理方案、菌粉出倉管理。當然,其規模化建設更是領先行業,目前,三期工廠的發酵系統總體積達400噸,德國GEA300離心機3臺套,真空冷凍干燥總面積達4000多平米,并且已經實現在規模化智能制造生產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
通過與德國西門子、GEA及東富龍等企業的深度合作,微康益生菌真正構建了益生菌智能制造生態圈,實現了從發酵配料到菌粉出倉的全程自動化參數采集與無人控制,這種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的生產線不僅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更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完成了產能與效能的雙增長引擎驅動。
微康益生菌共規劃籌建5個國際先進的益生菌菌種智能制造基地,當前已建成3個。預計三期項目投產后,微康益生菌將向國內市場投入600噸高品質益生菌原料,規模化量產和新工藝使得部分菌粉成本直接下降超50%,并有效推動終端市場的應用拓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深層健康需求。此外,智能制造帶來的影響也將深刻輻射到產業鏈分工,有力推動益生菌行業上下游的緊密合作與協同發展。值得關注的是,待四期、五期菌種工廠建成投產后,微康益生菌總產能可達益生菌原菌粉2000噸、凝結芽孢桿菌原菌粉1000噸的規模,在益生菌原料端位居全球前列。
創新研發締造高質量,吹響行業新質生產力
作為行業的開拓者,微康益生菌始終堅持質量和技術為公司發展總路線,強化技術創新驅動和規模化、數字化智能制造,釋放高質量生產力,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益生菌,促進人類健康與環境可持續發展。
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正是對于新質生產力的不斷推進,專業與品質成為了微康益生菌的核心代名詞。在功能性開發上,微康嚴格遵循菌株篩選、細胞水平評價、動物模型驗證、臨床循證等開發要求,擁有全套評價技術和評價方案,建立有不同的細胞模型、多元的動物模型研究平臺、系統的臨床試驗平臺,確保每一個菌株上市使用安全,功效明確;在工藝優化上,微康擁有高通量菌株篩選與發酵參數優化平臺以及在線活細胞與光密度監測,優化效率大大提升。值得關注的是,微康已建成“云平臺管理+基于生物大數據+AI的智能工藝優化”的完整科學體系,在實時全面采集分析數據、放大工藝規模、異常情況監測等關鍵環節上展現出不俗實力,可有效賦能生產和菌種產業化需求,令行業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