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做好食用農產品入市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浙食安委辦〔2008〕78號)

   2013-11-07 797
核心提示:各市、縣(市、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農業局、林業局、漁業主管局、工商局,省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  為貫徹省政
各市、縣(市、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農業局、林業局、漁業主管局、工商局,省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
 
  為貫徹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加強食用農產品入市管理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浙政辦發〔2008〕35號),實現農產品產地管理與市場準入的有效對接,促進農產品市場交易和保障消費安全,現就做好食用農產品入市管理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規范農產品生產、包裝和標識管理
 
  各級農業、漁業、林業部門要突出生產環節,全面實施食用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森林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單位及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種養殖基地應當建立生產記錄,完整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病蟲害防治等情況,保證所出具產地證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可追溯。各類農產品生產主體負責人為建立記錄的第一責任人。
 
  大力推進農產品包裝銷售。除鮮活畜、禽、水產品以外,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森林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認證(認定)的農產品,應經包裝或者附加標識后上市銷售,并標注相應標志和發證機構。包裝上市的農產品,應當在包裝上標注或者附加標識,標明品名、產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生產日期。有分級標準應當標明產品質量等級。不能包裝的農產品,應當采取附加標簽、標識牌、標識帶、說明書等形式標明農產品的品名、生產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等內容。畜禽及其產品、屬于農業轉基因生物的農產品,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標識。
 
  二、規范供證供票管理
 
  規范供證供票工作是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基礎。各級農業、漁業、林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初級農產品生產基地管理,督導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基地及收購人等生產經營單位開展質量監控,出具產地證明、質量證明和檢疫證明,并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產地證明應明確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及生產者等基本信息,參考格式見附件1。
 
  質量證明應明確受檢批次數量及來源、檢驗產品名稱、檢驗項目、檢驗依據、檢驗日期、實施檢驗的單位等內容。按照省農業廳印發的《蔬菜中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工作規范(試行)》、《豬尿液中鹽酸克倫特羅殘留快速檢測工作規范(試行)》(浙農科發〔2007〕27號)進行的快速檢測,結果報告參考格式見附件2、附件3。水產品質量快速檢測規范,由省海洋與漁業局另行制定。
 
  豬、牛、羊、禽等活畜禽及豬肉、牛肉、羊肉、禽肉產品應實施檢疫,并提供檢疫證明。具體分三類:(1)縣內畜禽養殖場養殖的活畜禽在本縣直接銷售的,應出具《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從縣境外調入的活畜禽到本縣直接銷售的,應出具《出縣境動物檢疫合格證明》;(2)縣內屠宰加工企業屠宰的畜禽產品在本縣銷售的,應出具《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從縣境外調入的畜禽產品在本縣銷售的,應出具《出縣境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3)已具有有效檢疫合格證明的畜禽及其產品,數量較大,需要通過批發、交易市場等經銷環節在縣境內分銷的,應出具《動物及動物產品分銷信息憑證》(參考樣式見附件4),具體操作辦法由當地有關部門制定。分銷出縣境的畜禽及其產品,須經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派駐的檢疫監督人員查驗合格后,換取《出縣境動物(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
 
  三、規范索證索票管理
 
  規范索證索票工作是保障農產品安全流通和實現農產品質量追溯的重要環節。各級經貿、工商、質監、衛生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索證索票的指導和督查,加強農產品生產、銷售、加工、消費等重要環節索證索票和供證供票工作的銜接,形成上下兼顧、環環相接的監管體系。
 
  超市、商場、市場以解決食用農產品流通環節質量追溯為重點,規范索證索票工作。主辦單位承擔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上市農產品索證索票制度,自覺和督導場內經營戶實施索證索票義務。凡進入超市、商場、市場的農產品,按照規定要求分類索取相關有效證明文件。批發市場經營戶銷售產品時,要通過有效方式,將農產品產地證明、質量證明等有關信息提供給購貨方。
 
  餐飲業、集體食堂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采購食用農產品時,應當按照規定要求索取供貨方的產地證明和質量證明。
 
  四、規范入市信息管理
 
  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有關監管部門在門戶網站上開辟專欄,依法公布農產品質量認證(認定)信息、初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結果及商場、超市、食品交易市場上市商品檢測結果,發布消費警示信息,公布抽檢不合格產品及生產單位。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入市管理信息交流,及時溝通供證供票和索證索票工作,促進農產品“從農田到市場”各環節監管工作的有效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各地要充分應用信息化監管手段,簡化操作流程,避免重復勞動,確保索證索票工作長效持久。積極引導主辦單位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大投入力度,采用一卡通或一票通的方式,實行網上結算和電腦動態管理,為建立和完善農產品長效監管創造條件。
 
  附件:1、產地證明格式
 
  2、蔬菜中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結果報告
 
  3、生豬(尿液)“瘦肉精”快速檢測結果報告
 
  4、動物及動物產品分銷信息憑證樣式【官網附件不能下】
 
  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浙江省農業廳
 
  浙江省林業廳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 日


 
地區: 浙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