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定陶縣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定食安辦發〔2011〕23號)

   2012-12-12 693
核心提示: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食安委各成員單位:  《定陶縣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縣食安委會研究同意,現印發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食安委各成員單位:
 
  《定陶縣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縣食安委會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定陶縣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營造公眾關心、支持、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我縣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根據《國家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綱要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宗旨,通過有組織、有計劃、多形式地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提高我縣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進平安定陶、和諧定陶、幸福定陶建設。
 
  二、工作目標
 
  不斷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機制建設,逐步形成政府、部門、企業、行業組織、消費者、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方位宣傳教育網絡體系,促進食品安全常識和有關法律知識普及,實現社會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明顯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觀念和意識顯著增強,政府、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食品市場經營秩序不斷規范,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實現規范化、制度化。食品安全宣傳報道工作進一步規范,信息公開透明,輿論監督及時有效。全社會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形成全民關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三、主要任務
 
  (一)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重點宣傳《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食品衛生法》《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國家、省市縣各方面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要求,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識、防范知識,增強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增強責任感、法律意識、誠信意識、道德意識、依法生產經營意識和消費維權意識,正確引導食品生產經營和消費,正確引導媒體進行食品安全宣傳報道工作,廣泛宣傳我縣“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等活動,宣傳食品安全管理取得的成效,曝光食品違法典型案件,震懾違法犯罪行為,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共同關心、關注、參與監督和抵制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有害食品的不法行為,增強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倡導消費者依法維權。
 
  (二)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倡導科學、合理、健康的飲食方式,樹立科學、理性的食品消費觀念,增強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積極宣傳注重食品質量衛生、講信譽、依法生產經營的正面典型,強化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道德意識,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增強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感和保障能力。
 
  (四)大力宣傳農產品安全種養殖技術和知識,宣傳我縣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基地建設的成果,宣傳優質食品、優質品牌和食品放心企業,提高我縣食品信譽,增強群眾食品消費信心。
 
  四、主要措施
 
  (一)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進社區、進農村活動,普及食品安全常識,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1.充分發揮鄉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和村委會的作用,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食品安全專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明白紙、黑板報、張貼海報、漫畫、標語、舉辦公益講座、送文化、送戲曲、送電影、送科技下鄉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和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和諧、平安、文明社區和村莊創建。鎮村要建立食品安全宣傳欄,每個自然村要在中心街道刷寫2-3幅食品安全宣傳標語。(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宣傳、文化、廣播電視等有關部門)
 
  2.重視對廣大農民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采取進村入戶、會議、專題培訓講座、電視食品安全講座、農技培訓等方式,大力宣傳無公害食品、綠色農產品生產知識,向農民傳授農業種植、養殖的安全技術知識,使農民了解農業生產投入品的基本安全知識,自覺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無公害、環保農藥化肥,抵制高毒高殘農藥和國家禁止使用的獸藥等有害物質的投入,按照有關規定合理使用農藥、抗生素、激素、添加劑等。 (責任單位:縣農業局、蔬菜辦、畜牧服務中心、水產服務中心、林業服務中心)
 
  (二)強化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或業戶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堅持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有關職能部門、行業組織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制定培訓計劃,定期舉辦各類講座和培訓班,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以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樹立食品安全“法制意識、誠信意識、首責意識和品牌意識”,建立健全管理臺賬和溯源制度,使食品生產經營主體依法規范生產經營。(責任單位:縣質監局、工商局、衛生局、農業局、商務局、畜牧服務中心)
 
  (三)加強飲食業或集中供餐用餐單位及責任人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積極開展餐飲服務經營主體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衛生管理標準、規范等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定期舉辦各類講座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班,讓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了解食品原料儲藏、制作、烹調、消費等食品安全知識,增強餐飲單位負責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增強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法制意識和責任,提高集體用餐者的食品安全自我保護意識。(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食品藥品監督局、衛生局、教育局)
 
  (四)開展幼兒園、學校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幼兒園及學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要學習食品原料儲藏、制作、烹調等食品安全相關知識,擔當學校食品安全的保障者、維護者和宣傳者,實行食品安全進校園、進課堂,充分利用學校會議、廣播、錄像、黑板報、小報、宣傳單、健康教育課、文藝活動等多種形式,宣傳《食品衛生法》、《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工作意見》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關規定、措施,教育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增強辨別假冒偽劣食品的自我防范能力。(責任單位:縣教育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局)
 
  (五)加強對旅游、酒店、賓館等接待單位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力度。經常開展對旅游、酒店、賓館等接待單位的食品安全宣傳培訓活動,加強相關責任人食品衛生培訓,強化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責任單位:縣食品藥品監督局、旅游局、工商局、衛生局)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縣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要從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改善民生、維護群眾根本利益、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開展全民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
 
  (二)建立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重點,因地制宜,講求實效,政府部門協同配合,公眾參與,分期實施,認真組織實施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每年年初制定全年宣傳教育培訓計劃和重大宣傳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有效組織“3.15”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宣傳月、產品質量宣傳等活動,確保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
 
  (三)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檢查指導和交流。把食品安全宣傳教育與監管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檢查指導和交流,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擴大宣傳教育成果。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和縣食安委成員單位要及時制定上報宣傳教育培訓計劃,溝通信息,每年12月中旬對本年度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情況進行總結,制定下一年度計劃,書面上報縣食安辦。


 
地區: 山東
標簽: 綱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