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規范我市豆制品生產加工,做大做強豆制品產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現就發展我市豆制品產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豆制品產業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市豆制品產業發展初見成效,市場經營秩序基本規范。但是,目前我市豆制品產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在:一是豆制品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生產企業,產品以傳統初級豆制品為主,沒有形成產業鏈條和知名品牌;二是小作坊多,衛生條件差,市場競爭無序,一些企業在豆制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因此,加快發展我市豆制品產業,大力加強豆制品行業安全監管,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工作。
我市作為糧食、豆類主產區,每年豆類總產量約7700萬公斤,具有發展豆制品產業的基礎優勢。但我市豆制品產業較之先進地區仍有很大差距。據統計,我國城鄉居民大豆制品消費量為每人每天16克(以干大豆計),我市城市區人口近150萬,每天應消耗大豆約24噸,而我市上規模的所有企業每天僅使用大豆2噸多,市場占有率不足10%。(按照市場規律,大企業市場占有率應在50%左右)。可見,我市豆制品行業的企業規模化程度仍有較大差距,市場潛力巨大。同時,大力加強豆制品產業發展,進一步規范豆制品市場,對促進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形成規模化生產和種植、生產加工、附產品產業鏈,實現豆制品工業化、產業化,做大做強豆制品產業,營造放心豆制品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大力發展豆制品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這項工作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措施,務求實效。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保障人民群眾吃上安全放心的豆制品;加大開發力度,提高大豆蛋白營養質量,提升豆腐及各種傳統豆制品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生產水平,研發新型多樣高質量營養食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支撐,把豆制品加工產業切實做大、做強。
發展目標:3至5年內,全市豆制品產品質量達到行業標準,安全狀況明顯改善,城市區豆制品逐步實現包裝化,農村豆制品達到基本衛生要求。全力打造洛陽豆制品品牌,從農田到餐桌,從即食豆制品到深加工,從加工業到畜牧業,實現市場競爭化到管理規范化的跨越,進一步拉長豆制品產業鏈條,把發展豆制品產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走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道路。扶持規模化骨干企業建設,加強對小企業和城鄉小作坊的整頓,提高豆制品質量,滿足群眾生活需求,確保城鄉居民吃上放心豆制品。
三、逐步建立豆制品加工區,按照標準進行豆制品生產加工
1. 加快生產機械化進程,促進全市豆制品企業上規模、上水平。積極開展豆制品生產經營企業達標活動,引導豆制品生產企業加強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管理,加快技術升級改造,不斷提高生產效率。
2. 大力發展連鎖化經營,不斷優化全市豆制品銷售網絡布局。結合食品放心工程,加強豆制品批、零銷售網絡建設,大力發展產銷直供配送業務,積極推進名優豆制品進社區工作,促進豆制品營銷多元化發展。
3. 加強信息化管理,不斷提高豆制品市場運行監測調控能力。組織召開豆制品產、銷、監管部門聯席會,建立豆制品市場信息采集報告制度,加強產銷運行監測,為市場調控和企業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
4. 加快豆制品品牌化進程,不斷提高豆制品企業市場開拓能力。積極開展豆制品品牌推薦活動,加大品牌豆制品及生產企業推介力度。同時,鼓勵引導企業加大新品種研發力度,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逐步開拓豆制品高端市場。
5. 加強豆制品包裝化和冷鏈化管理,不斷提高上市豆制品質量安全水平。逐步增加豆制品包裝上市數量,加強生產、儲存、運輸、上柜全過程冷鏈化管理體系建設,減少豆制品生產淡旺季差異,防止二次污染。
6. 逐步建立豆制品加工區。根據當前市場布局實際狀況,由豆制品行業協會牽頭負責創辦豆制品生產加工股份制公司,原則上鼓勵當地豆制品加工散戶積極參加。
7. 監管部門和豆制品股份公司對豆制品質量達不到要求的小作坊進行清理整頓,逐步引導小作坊按標準生產經營。豆制品生產加工股份制公司穩定規范生產經營后,在高新區、洛龍工業園區新建較大規模、較高層次的豆制品加工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創造良好條件,吸納豆制品生產加工企業進駐經營,實行聯合監管。
四、實行豆制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進一步規范生產經營秩序
1. 嚴格實行市場準入制度。采取先城市區、后農村,逐步推開的辦法,對包括以大豆、綠豆等豆類為原料,經熏制、鹵制、炸制、淋制和發酵等方法制成的各種食用豆類產品(含豆芽制品),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對已有國家規定標準的豆制品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對目前無國家規定標準的,豆制品企業要認真制訂企業標準,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后組織生產。企業法人代表是豆制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強化生產環節的日常管理,改善生產條件,增強質量意識,提高產品質量,產品經監管部門檢驗后方可出廠,確保豆制品安全。
2. 認真開展豆制品市場專項整治活動。由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牽頭,組織市農業、質監、工商、衛生、商務等部門參加,突出重點,加強協調,定期在全市組織開展豆制品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徹底取締違規作坊,扶持龍頭企業發展。農業部門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規范種植行為,引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多施農家肥,加強運輸、貯存的管理,保證大豆原料質量。質監部門要采取措施,支持豆制品企業做大做強,加強對小作坊的整治,發現違法行為,及時予以糾正,確保產品質量。工商部門要強化對流通環節市場主體行為的監管,逐步建立豆制品經營質量和監管信用體系,對沒有生產許可證的豆制品不能進入超市和農貿市場銷售。衛生部門要加大對豆制品生產企業、學校食堂、建筑工地、賓館酒店以及小商小販的監管力度,嚴格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的發放,嚴格豆制品原料索證管理,規范加工現場衛生管理,對不具有生產許可條件的豆制品不準進入學校食堂和餐飲業。同時,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消除監管盲區。
五、扶持龍頭企業實現規模化生產
按照“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原則,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豆制品生產企業,做為豆制品產業化的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扶持,促使其做大做強,實現規模化生產。城市區選擇3至5家、各縣(市、區)選擇2至3家固定投資100萬元以上的企業,作為重點企業在以下4個方面給予扶持:
1. 資金扶持。參照《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洛政〔2005〕36號),對重點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或從扶貧貸款中解決資金困難。
2. 政策扶持。大型超市、集貿市場、學校食堂、飲食餐館等單位須從具有認證資質的生產廠家購進豆制品,鼓勵從確定的重點扶持企業購進。實行“豆制品送貨單”制度,單隨貨行,對違犯規定的取消其扶持政策。食品藥品監管、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要加強對重點企業的幫扶指導,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3. 輿論扶持。大力實施豆制品放心工程,推選豆制品安全試點單位,定期組織對豆制品進行抽驗,在新聞媒體發布質量安全信息,正確引導消費。對證照齊全、經銷合格豆制品的銷售網點,統一頒發豆制品經營質量合格證,適時在新聞媒體上公布。
4. 稅收優惠。參照《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洛政〔2005〕36號),對重點企業實行相應的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
六、切實加強對豆制品產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
成立市豆制品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市長任組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民營、發展改革、衛生、農業、質監、工商、商務、市場發展、總工會、農業開發、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和單位組成,負責組織協調全市豆制品產業發展工作,制訂全市豆制品產業發展規劃,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全面實施豆制品放心工程。同時,成立豆制品行業協會,市民營局為業務主管部門,規模企業和證照齊全的豆制品生產經營單位為會員,實行行業自律。豆制品行業協會要制定協會規章,建立行業自律制度,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約束,公平競爭,協調發展。
洛陽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