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市食品安全監督所:
2013年元旦、春節(以下簡稱“雙節”)臨近,為保證全市人民歡度佳節,確保“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預防和控制餐飲服務環節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落實監管責任
“雙節”期間人員流動量大、聚餐活動增多、餐飲消費旺盛,是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集中、食品安全事故易發的敏感時段,切實做好“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堅決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對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把“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在縣、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克服麻痹思想,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制定方案,迅速行動,開展“雙節”期間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消除本地、本轄區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隱患,堅決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對發生重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的,追究相關領導人責任。
二、督促自查,嚴格主體責任
餐飲服務單位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組織督促餐飲服務單位進一步樹立依法經營、誠信自律的理念,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切實把“雙節”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實處。要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內部食品安全管理,認真檢查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強化風險自查,及時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要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做好臨時用工人員的崗前健康體檢和食品安全培訓,落實從業人員晨檢制度,指導餐飲服務單位規范采購、貯存、加工制作行為,嚴禁超范圍經營,嚴禁違規采購、貯存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劑,嚴禁采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
三、突出重點,強化監督檢查
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組織人力、物力,針對本轄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品種等監管薄弱環節,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對可能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苗頭性問題,要追根溯源、查深查透、有效控制、及早解決,將食品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對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的餐飲單位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對納入不良信用記錄名單的餐飲單位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必要時降低量化分級等級,并及時向社會曝光。特別要加大對學校食堂(含學校食堂供應的學生營養餐)、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餐飲連鎖企業、集中配送單位等餐飲服務企業的監管力度,重點檢查食品原料、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的采購管理,食品貯存、加工制作、餐飲具消毒、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等,進一步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行為。要督促餐飲提供者認真執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和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規范,杜絕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要加強對廟會、集會、游園會等活動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承辦團圓飯、年夜飯、婚宴等群體性聚餐行為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實施重點監管,堅決杜絕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要加強對“雙節”期間農村群體聚餐等活動的指導,嚴防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
四、健全預案,加強應急處置
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意識,健全應急管理制度。要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緊急處置機制,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響應,迅速采取控制措施,組織事故調查,最大限度減少事故危害。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群眾反映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問題,應迅速核實、立即查處、及時反饋。對輿情反映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問題,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時妥善處理。要進一步暢通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系統,對未按規定及時上報的,將予以通報批評;對因遲報、漏報、瞞報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要嚴格執行節日期間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確保通訊暢通。
五、大力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各級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充分利用“雙節”的有利時機,采取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力度,增強公眾健康消費意識。要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加強正面宣傳力度,維護社會穩定。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與當地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共同開設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欄或專題節目,宣傳餐飲安全科普知識、監管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發布食品安全消費警示,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各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市食品安全監督所請于2013年2月15日前將“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總結上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科。
聯 系 人:周 莉
聯系電話:5987013
電子郵箱:kfsyjuspk@163.com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2013年元旦、春節(以下簡稱“雙節”)臨近,為保證全市人民歡度佳節,確保“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預防和控制餐飲服務環節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落實監管責任
“雙節”期間人員流動量大、聚餐活動增多、餐飲消費旺盛,是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集中、食品安全事故易發的敏感時段,切實做好“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堅決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對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把“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在縣、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克服麻痹思想,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制定方案,迅速行動,開展“雙節”期間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消除本地、本轄區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隱患,堅決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對發生重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的,追究相關領導人責任。
二、督促自查,嚴格主體責任
餐飲服務單位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組織督促餐飲服務單位進一步樹立依法經營、誠信自律的理念,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切實把“雙節”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實處。要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內部食品安全管理,認真檢查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強化風險自查,及時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要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做好臨時用工人員的崗前健康體檢和食品安全培訓,落實從業人員晨檢制度,指導餐飲服務單位規范采購、貯存、加工制作行為,嚴禁超范圍經營,嚴禁違規采購、貯存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劑,嚴禁采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
三、突出重點,強化監督檢查
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組織人力、物力,針對本轄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品種等監管薄弱環節,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對可能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苗頭性問題,要追根溯源、查深查透、有效控制、及早解決,將食品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對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的餐飲單位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對納入不良信用記錄名單的餐飲單位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必要時降低量化分級等級,并及時向社會曝光。特別要加大對學校食堂(含學校食堂供應的學生營養餐)、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餐飲連鎖企業、集中配送單位等餐飲服務企業的監管力度,重點檢查食品原料、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的采購管理,食品貯存、加工制作、餐飲具消毒、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等,進一步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行為。要督促餐飲提供者認真執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和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規范,杜絕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要加強對廟會、集會、游園會等活動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承辦團圓飯、年夜飯、婚宴等群體性聚餐行為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實施重點監管,堅決杜絕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要加強對“雙節”期間農村群體聚餐等活動的指導,嚴防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
四、健全預案,加強應急處置
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意識,健全應急管理制度。要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緊急處置機制,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響應,迅速采取控制措施,組織事故調查,最大限度減少事故危害。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群眾反映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問題,應迅速核實、立即查處、及時反饋。對輿情反映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問題,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時妥善處理。要進一步暢通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系統,對未按規定及時上報的,將予以通報批評;對因遲報、漏報、瞞報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要嚴格執行節日期間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確保通訊暢通。
五、大力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各級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充分利用“雙節”的有利時機,采取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力度,增強公眾健康消費意識。要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加強正面宣傳力度,維護社會穩定。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與當地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共同開設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欄或專題節目,宣傳餐飲安全科普知識、監管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發布食品安全消費警示,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各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市食品安全監督所請于2013年2月15日前將“雙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總結上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科。
聯 系 人:周 莉
聯系電話:5987013
電子郵箱:kfsyjuspk@163.com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