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林州市大力整頓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施方案(林政辦[2005]68號)

   2011-04-10 497
核心提示: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精神,按照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精神,按照“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要求,為進一步加大我市食品生產加工業整頓力度,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質量關,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關系我市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加強食品企業源頭整頓是全面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需要,全市各職能部門要聯合行動,通過專項整治達到以下目標:進一步摸清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底數,建立健全監管檔案;扶持一批食品質量長期穩定、知名度高的名優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爭創國家、省名牌產品和免檢產品;幫助一批不完全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盡快完善生產條件,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取得市場準入資格,合法生產;關閉一批不具備質量安全必備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嚴厲懲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使食品質量及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較大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消費安全感明顯增強。

  二、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林州市大力整頓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領導小組。主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主管副秘書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任副組長,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相關部門的主管領導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名單附后)。

  三、主要工作內容

  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小作坊和無證照黑窩點為重點對象,以農村食品和兒童食品為重點產品,對全市所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全面整頓。

  1、重點食品:以米、面、油、熟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調味品、白酒、葡萄酒、飲料、兒童食品、營養類食品、在當地有加工傳統的特色、特產食品以及在當地有較多生產企業或較大規模的食品為重點整頓產品。

  2、重點企業:以非法加工窩點、小作坊、有生產假冒偽劣食品違法劣跡的企業為重點整頓企業。

  3、重點區域:以農村、鄉鎮和城鄉結合部等食品質量意識比較薄弱的區域、長期存在制售假冒行為的區域、食品生產集散地為重點整頓區域。

  4、重點整頓的違法行為:一是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二是非法使用和過量添加食品添加劑;三是以非食用原料、有毒有害物質、發霉變質原料等生產加工食品;四是生產加工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和無合格證的“三無食品”;五是生產加工有效成份或主要營養成份含量低于產品標準或標稱值,食品標簽標注不符合強制性標準或名實不符;六是無產品標準、無食品生產許可證從事生產;七是假冒或以聯營的名義假冒他人廠名、廠址、質量標識;八是不經檢驗而出具虛假食品質量合格證。

  四、整頓時間安排

  整頓時間為一年,從2005年10月到2006年9月。

  (一)動員部署階段(2005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各有關單位結合本部門職責制定具體整頓方案,進行動員部署。

  (二)實施階段(2005年12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各有關部門按照制定方案要求,圍繞整頓的重點開展全面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懲處違法犯罪分子。

  (三)總結階段(2006年9月1日至30日),各有關部門對本次整頓工作進行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探索食品監管新思路、新方法。

  五、整頓要求

  (一)強化地方政府的責任,理順有關監管部門的職責。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中,第一項措施就是要在全國大力整頓食品加工業,并且明確規定,整頓工作由各地政府組織實施。各級人民政府對本地食品安全負總責,統一領導、協調本地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和整頓工作。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明確責任。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當好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參謀和助手,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負責收集匯總、及時傳遞、分析整理、定期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綜合信息。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的日常監管,嚴格實行生產許可、強制檢驗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組織實施食品生產領域執法打假工作,嚴厲查處生產加工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質量違法行為。

  工商部門要認真做好食品生產企業的登記注冊工作,取締無證生產食品行為,查處食品虛假廣告、商標侵權的違法行為,查處流通環節食品質量違法行為。

  衛生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衛生許可,衛生許可的主要內容是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防護和從業人員健康衛生狀況的評價與審核;加強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新的食品包裝材料等產品安全性評估基礎上的審查及監督,嚴厲查處上述范圍內的違法行為。

  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副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通過與菜農和養殖業主簽定合同,推廣、建立和培養無公害種植和養殖生產基地,從源頭上加強農藥使用和濫用有害添加劑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工業原料摻入飼料、從事種植和養殖行為的監管,切實開辟綠色食品通道。

  商務、公安、畜牧、監察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履行和落實監管職能。各職能部門既要各司其職,又要加強協調。要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整合執法力量,推進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

  (二)嚴格責任追究,確保工作實效。各單位要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切實解決執法中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問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搞好責任分解,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做到任務明確,措施到位,責權一致,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給當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損害的,要追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負貴人的責任。

  (三)加彈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各有關部門要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使人民群眾獲得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識和依法維權的法律知識,提高防范意識和能力。同時,要大力宣傳市委、市政府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精神,及時報道各有關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所做的工作,大力宣傳優質食品、優良的品牌和優秀企業,及時、準確、客觀地曝光制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案件,震懾犯罪分子。

  (四)嚴厲查處違法生產行為,嚴厲打擊生產加工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的的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非食用原料生產加工食品和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作到早發現、早打擊、早控制。要堅決克服地方保護主義,打破為不法企業提供的保護傘,對發現非法生產加工食品的黑窩點或企業,必須堅決做到“四徹底”(即徹底沒收加工成品;徹底沒收原料、半成品;徹底沒收違禁品;徹底搗毀生產加工設施、設備),堅決鏟除制假源頭;對涉及面廣、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食品質量安全大案要案,不論案件涉及到什么單位、什么人都要依法懲處,堅決做到“五不放過”(即案情沒有搞清的不放過,假冒偽劣商品的源頭沒有查清的不放過,制假售假責任人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對涉案人員該移交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支持和參與制假售假的機關工作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該移交司法部門的及時移交,禁止和杜絕以罰代刑的行為。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舉報制度,充分發揮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舉報電話、信箱和電子郵件等形式,受理群眾舉報,落實舉報獎勵,將食品企業整頓工作置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下。

  (五)強化企業法人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一是加強培訓教育,增強質量責任意識。特別要對中小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開展以《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市場準入制度和質量管理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培訓教育,增強其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法律意識,使其明確作為食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其生產的食品質量安全承擔法律責任。二是加強幫扶力度,提高產品質量保證能力。要對轄區內的食品加工企業,特別是小作坊,從必備生產條件的10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使企業明確應具備的質量安全控制能力和產品應達到的質量安全水平。

  (六)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信息溝通“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要適時召開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及時對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并對各個監管環節的運行狀況進行研究分析,并視情況組織實施專項治理。各職能部門在工作中要加強信息溝通和反饋,嚴防遲報、瞞報、漏報,嚴防推諉扯皮、耽誤時機。

  二○○五年九月三十日

  林州市大力整頓食品生產加工企業

  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常慧芹  副市長

  副組長:路海林  市政府副秘書長、法制辦主任

  付懷望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成 員:路海中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李懷生  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張海軍  市工商局副局長

  張春山  市衛生局副局長

  張富全  市農業局副局長

  王俊生  市商務局副局長

  曹海江  市公安局副局長

  趙興林  市畜牧局副局長

  蔡惠寶  市監察局副局長幾

  牛玉增  城郊鄉副鄉長

  徐俊喜  合澗鎮副鎮長

  郭慶利  原康鎮紀檢書記

  秦福根  茶店鄉人大副主席

  劉富周  臨淇鎮副鎮長

  王常周  五龍鎮副鎮長

  王靜桂  林鎮黨委委員

  紀軍發  采桑鎮副鎮長

  董寶玉  東姚鎮黨委委員、人大副主席

  王合梅  橫水鎮人大副主席

  王永強  河順鎮副鎮長

  張廣慶  姚村鎮副鎮長

  常永平  任村鎮黨委委員

  郝德生  東崗鎮紀檢書記

  郝志軍  石板巖鄉副鄉長

  陳書平  陵陽鎮副鎮長

  王相書  桂園辦事處人大工委副主任

  駱海清  振林街道黨委副書記

  萬春林  開元辦事處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長

  楊 麗  龍山辦事處副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辦公室主任由付懷望兼任,副主任由路海中、李懷生、張海軍、張春山兼任。



 
地區: 河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