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實施方案(豫政辦〔2008〕87號)【2014-08-29失效】

   2010-12-04 262
核心提示: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八年十一月五日


    食用植物油是城鄉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近年來,食用植物油生產比較效益偏低,農民種植油料作物的積極性下降,種植面積持續下滑,產量徘徊不前,產需缺口不斷擴大。抓好食用植物油生產,對穩定市場供給、滿足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促進食用植物油產業發展,省政府決定2008至2010年實施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以下簡稱倍增計劃)。為確保倍增計劃順利完成,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倍增計劃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目標

  (一)基本原則。充分調動市、縣級政府和農民種植油料作物的積極性,發揮區域優勢,避免與糧食爭地,把重點放在主攻單產上,結合農業結構調整,適當調整油料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著力培育高油花生、油菜和芝麻等優勢產業帶,重點扶持油脂加工龍頭企業。(二)主要任務和目標。在確保糧食穩定增產的基礎上,適當恢復或擴大油料作物種植面積。沙質土壤較多的縣(市、區)要適當擴大花生種植面積,傳統芝麻產區適當恢復芝麻種植面積,其他縣(市、區)在不與小麥種植爭地的前提下擴大油菜種植面積。加強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推廣,抓好高產高油新品種的推廣和技術服務,全面推行測土配方施肥、防治病蟲害、地膜覆蓋等措施,努力提高單產。支持基礎條件好、市場潛力大的油脂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到2010年,力爭全省油料作物種植面積比2007年增長6%左右,單產提高20%,總產量超過700萬噸,含油率提高3—5個百分點;油脂加工能力達到180萬噸,再打造2—3個知名品牌,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把油料生產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二、實施倍增計劃的范圍和品種

  (一)實施范圍。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年均花生、油菜和芝麻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并且折算油脂總產量1000萬公斤以上的縣(市、區),以及年加工油脂能力達到2500萬公斤以上的加工企業。

  (二)實施品種。花生、油菜和芝麻。

  三、實施倍增計劃的具體措施

  (一)制訂規劃。要加快“黃淮優質花生產業帶”、“長江中游優質油菜產業帶”、“淮河流域優質芝麻產業帶”建設,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生產。在黃淮大花生區和豫西南小花生區分別發展高油型大果花生和出口型小花生品種,引導產區對優質專用花生的種植進行合理布局;在南陽、駐馬店、周口、商丘芝麻區域帶推廣優質純白芝麻新品種;在信陽、南陽、駐馬店油菜集中產區大力推廣“雙低”油菜新品種。

  (二)財政扶持。2008至2010年,省財政集中安排使用中央財政撥付的產油大縣獎勵資金,專項用于花生、油菜和芝麻等油料作物新品種研發、新技術推廣、規模化種植,提高生產環節機械化水平和加工轉化能力。專項資金使用要按照“統籌規劃、效率優先、重點扶持、項目實施、規范透明、動態監管”的原則,突出重點品種,獎勵重點產區,扶持重點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實現產量倍增。  專項資金使用采取項目補助、貸款貼息、保險保費補貼等形式,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財政廳另行制定。

  (三)金融支持。金融機構對納入倍增計劃項目的貸款要給予支持,確保適度的貸款規模;要開發適應食用植物油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搞好金融服務。對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因非主觀因素發生還貸困難的油料作物種植農戶和油脂加工企業,其到期貸款視情況可予以展期,具體期限由貸款銀行決定。農業發展銀行對納入倍增計劃的油脂加工企業,要比照糧食加工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提供貸款支持。對納入倍增計劃的油料品種,要全面實行農業政策性保險,政府給予保費補貼,鼓勵和引導農戶投保,提高油料生產災后恢復生產能力,穩定農民種植收益。開展倍增計劃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解決油料作物種植農戶貸款難問題。市、縣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要向納入倍增計劃項目的油脂加工企業傾斜,及時解決融資難問題。

  (四)市場培育。充分發揮鄭州商品交易所的發現價格、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功能,穩定企業和農民生產經營收益,促進食用植物油產業健康發展。在已有食用植物油品種掛牌上市的基礎上,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開發上市更多食用植物油品種的期貨交易品種,支持納入倍增計劃的油料和油脂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參與期貨交易。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到倍增計劃項目區設立期貨交割倉庫。支持加工企業加強市場開發,提高市場占有率。

  (五)科技推廣。要把推廣食用植物油生產先進技術放在突出位置,抓實抓好。一是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增加油料作物“種子工程”等項目資金投入,擇優支持油料品種培育與產業化,推動優質油料新品種繁育及其產業化示范工程建設。加快培育高產、優質、高效、多抗的新品種,加強相關配套技術集成創新,加快建設油料作物育種技術平臺和新品種產業化基地。二是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加大農業科技入戶項目對油料主產區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廣油料重大技術和優良新品種。重點推廣高產花生、“雙低”油菜、芝麻新品種,加快推廣應用油菜輕簡化栽培、統防統治、花生地膜覆蓋栽培等技術,分品種建設高產示范展示區,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實現良種良法相配套,充分發揮綜合技術應用的增產潛力。各級農業部門要制訂工作方案,加強技術培訓,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巡回指導,幫助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三是提高生產機械化水平。堅持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積極支持油料播種、收獲機械研究和開發,結合機械作業調整油料品種選育目標,推進油料生產機械化,切實解決油料生產勞動強度大、費工費時問題。進一步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資金規模,支持推動油料生產機械化,開展納入倍增計劃花生和油菜籽產區全程機械化試點工作。四是增強油料精深加工轉化能力。加大油脂企業整合和技術改造力度,努力擴大規模,改進工藝,不斷開發生產適合消費者口味的品種;篩選和扶持前景好、有信譽的龍頭企業,使其把握市場需求,拓寬加工途徑,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產品質量,拉長加工鏈條,建立和開拓市場營銷網絡,培育名牌,提高核心競爭力,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實施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市、縣(市、區)政府要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全面落實促進油料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抓好食用植物油的生產發展工作。省政府成立省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協調小組,由省政府領導任組長,省財政廳、農業廳、農機局、農業發展銀行、農科院為成員單位。省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財政廳,具體負責倍增計劃實施工作。

  (二)搞好協調。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由各級財政、農業、農機等部門和金融保險機構共同組織實施。財政部門重點抓好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加強監督,追蹤問效,確保專款專用;農業部門抓好油料種植項目計劃的安排和落實,做好生產管理和指導,確保種植面積穩定和產量增長;金融保險機構重點做好資金供應工作,開展保險業務;農機部門抓好油料機械化推廣項目的安排和落實;農業科研機構抓好油料優良品種的推廣,加強技術指導,為農民搞好服務,切實提高品質和單產。

  (三)定期考核。要建立對產油大縣的動態監測制度,及時跟蹤基礎數據變化。省食用植物油生產倍增計劃協調小組要對納入倍增計劃的縣(市、區)進行考核,對完成任務好的縣(市、區)予以表彰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



 
地區: 河南
標簽: 食用植物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