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大連市商務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2021-02-04 900
核心提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遼委發〔2020〕10號)精神,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結
    為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遼委發〔2020〕10號)精神,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大連實際,現就落實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圍繞構建“一體兩翼”對外開放新格局、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為重點,優化貿易結構,提升貿易水平,實現貿易高質量發展。
 
    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占比較2020年分別提高2%以上,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占比超過35%,對東北亞5國進出口占比超過27%,貿易發展在推進大連率先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作用更加凸顯。
 
    二、重點工作
 
    (一)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1.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提高企業復工復產率,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快打通制約大連外貿發展的“堵點”、補上“斷點”,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搭建防疫物質出口平臺,支持生產企業取得國外資質認證,助力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出口。用足用好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合規的外貿政策工具,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金融發展局、市稅務局、大連銀保監局、中國信保遼寧分公司,各區市縣政府、開放先導區管委會)
 
    2.深度研判全球疫情走勢。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科學謀劃后疫情時期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方向,加強國際市場分析研判,指導外貿企業應對危機,提高大連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稅務局、中國信保遼寧分公司、大連海關)
 
    3.多元化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圍繞鞏固歐美洲、深耕日韓俄、狠抓中東歐、做大港澳臺、拓展東南亞和輻射亞非拉,調整優化年度貿易促進計劃。加大對RCEP成員國市場開拓,借助貿易便利化有利條件,加強經貿合作,搶抓市場機遇,為大連對外貿易注入新活力。聚焦中日韓自貿區未來發展方向布局,持續改善出口產品結構,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帶動貿易增長。組織參加遼寧出口商品展覽會、遼寧省跨國采購洽談會、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暨特色產品采購洽談會,高質量辦好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積極申辦籌辦中日博覽會,依托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知名展會平臺,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鼓勵企業線上開拓國際市場,搶抓訂單,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鼓勵企業利用提單報告、海外國別風險分析報告、行業研究報告等定制化報告進行市場開發。(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旅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外辦、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貿促會、市經濟合作服務中心,中國信保遼寧分公司)
 
    (二)強力推動貿易可持續發展
 
    4.發揮平臺支撐作用。發揮大連在遼寧沿海經濟帶核心作用,加快沿海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申建東北亞現代產業合作示范區等重大對外開放平臺。編制完成推動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的相關實施方案,推動我市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鼓勵上海企業參與中英(大連)先進制造產業示范園、中日(大連)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建設。積極參與遼寧省 “17+1”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擴大與中東歐國家的貿易往來和雙向投資。發揮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輻射帶動作用,探索在大連建設自由貿易港。爭取國家二手車出口第二批試點城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政府經合辦,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5.暢通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加強大連國際空港建設,打造對外開放空中物流大通道。發揮我市港口與資源優勢,加強與俄羅斯、蒙古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提升大連至歐洲 “遼滿歐”跨境通道運輸效率,適時完善中俄國際道路大連—新西伯利亞通道建設。積極推動海鐵聯運和中歐班列發展,出臺推動中歐班列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繼續推進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依托旅順港“班輪+班列”跨渤海滾裝通道建設,開通旅順港至長春榆樹市的定制班列。(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政府口岸辦)
 
    6.推動貿易與雙向投資有效互動。進一步深耕日韓市場,在日本、韓國主要城市舉辦產業鏈精準招商活動。舉辦 “大連-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對接會”、俄羅斯遠東地區經貿合作洽談會等活動, 鼓勵和引導企業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擴大對外合作,積極創新嘗試,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加大面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承接高端產業轉移、創新要素輻射,推動重點領域合作,重點開展外商內招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經合辦,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7.培育外貿集聚區。推動3家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加快發展,發揮在優化貿易結構、提升貿易發展質量的示范帶動作用。支持大窯灣保稅港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打造國內二手車出口、國際二手車中轉基地。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加工貿易,提升區域加工貿易水平。(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大連海關,有關區市縣政府、開放先導區管委會)
 
    (三)持續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
 
    8.夯實貿易發展產業基礎。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引導資金、技術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強化貿易與產業互動,在重大技術裝備、國家新型原材料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等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骨干外貿企業,推動出口產品邁上國際產業鏈的中高端。推進機床、石化、船舶海洋工程、核電、軌道交通等裝備制造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深入合作。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貿易數字化和數字貿易發展,支持數字化供應鏈平臺、企業數字化平臺建設,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形成新的競爭力。(責任單位:市工業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9.培育新型國際貿易方式。鼓勵大宗商品現貨貿易發展,建立面向東北亞的大宗原油天然氣商品信息、貿易、物流、結算中心。打造進口水果、進口肉類、毛皮、林產品、進口橡膠、油品、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金融發展局、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
 
    10.培育貿易品牌。完善品牌培育、評價和保護機制,積極培育大連禮物和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進大連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布局,提升大連品牌影響力。利用進口商品博覽會、國外重點展會舉辦大連禮物、大連品牌展覽推介,推動品牌產品走向世界,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時開展商標和專利境外注冊。加強知識產權系統誠信體系建設,指導企業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加強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假冒偽劣工作。(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大連海關)
 
    (四)加快補齊貿易發展短板
 
    11.加強國內區域合作。依托東北腹地,面向東北亞,利用港口優勢,堅持制造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融合發展,大力推進太平灣合作創新區發展新興產業,將太平灣打造成為融“港、產、城、創”于一體的東北亞“新蛇口”。發揮大連與上海對口合作機制作用,建立經貿合作交流平臺。(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政府經合辦、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12.培育外貿群體。實施“外貿雙量”增長計劃,鼓勵域外企業回歸大連,支持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民營企業依規依法自營進出口。充分發揮外貿孵化基地對中小微企業的吸引和聚集作用,激發市級外貿孵化基地活力,提升新增外貿市場主體總量。利用大連市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城市資格開展外貿招商,引進汽車產業重要供應鏈企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13.推進服務貿易聚集發展。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新型服務貿易,不斷培育壯大我市市場主體。積極推進大連高新園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推進神谷中醫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充分利用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中日經濟合作論壇等合作機制和平臺,進一步做強做大連數交會、大連服博會等國際性展會,推進人文交流合作。(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高新園區、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
 
    14.主動擴大進口。支持大連金普新區打造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培育大連進口增長點。對外貿企業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的,申報外經貿發展資金政策扶持。鼓勵煉化企業、冶金企業擴大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進口,支持原油、礦石等大宗商品開展轉口貿易。加強“一帶一路”農業國際經貿合作,拓展緊缺農產品多元化進口渠道。(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大連海關,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五)著力打造貿易發展新動能
 
    15.發展跨境電商。積極推進大連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進一步開拓和深耕日韓市場,形成和壯大一批面向日韓市場的線上與線下經營主體,進一步突出跨境電商的地域特點和主攻方向。進一步招大引強,促成跨境電商知名企業與我市企業合作或來連落戶,帶動行業發展。鼓勵企業建設出口產品“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支持開展保稅備貨、境內交付模式的跨境電商保稅展示業務。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郵政管理局,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16.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積極推進大連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物流信息化體系建設,提高冷鏈物流設施利用率和監管水平;加速標準制訂和推廣應用,提升冷鏈物流標準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冷鏈物流監管體系,提高監管水平,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積極構建“6+1”東北亞國際物流網絡體系。加快發展大窯灣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推進國際冷鏈物流等專業化物流基地和大連示范電子口岸網絡建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供銷社、大連海關,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17.促進商旅文融合發展。持續打響“大連購物節”品牌,推進餐飲、娛樂、文化、旅游、商業活動融合發展。推動“大連服博會”品牌與本地商業企業聯動,促進服裝類產品銷售,提振百姓購買熱情。推薦大連企業參評“遼寧老字號”認定工作。推動國家級、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18.培育外貿新業態。完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政策,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信息共享和聯合監管,帶動中小微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鼓勵企業針對不同市場、不同產品建設營銷保障支撐體系,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在境外建設一批展示中心、分撥中心和售后服務網點。(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大連市分局、大連海關,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19.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壓縮和鞏固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成效,進一步推動規范和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增加金融、電商、港口服務功能。開辟“一帶一路”建設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加快鮮活商品快速通關。創新個性化監管模式,全面提升保稅服務能級。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網站、口岸現場和收費大廳等場所推行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責任單位:市政府口岸辦、市商務局、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大連海關)
 
    20.加強貿易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經營主體信用記錄和企業信用檔案,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推動行業商協會、信用服務機構積極參與行業信用建設,推進商務、知識產權、海關、稅務、外匯等部門信息共享。(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大連市分局,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21.建立健全組織保障。實施黨對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的全面領導,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建立市級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整體推進全市貿易高質量發展,市級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各區市縣、先導區黨委和政府要建立健全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協調機制,為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市直相關部門,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
 
    2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國家及省相關資金,鼓勵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對小微企業下調信保費率,降低小微企業成本支出,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保障。實施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融資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金融發展局、市稅務局、大連銀保監局、中國信保遼寧分公司)
 
    23.完善中介組織和智力支撐體系。邀請港澳臺和海外工商界、專業協會團組來我市開展經貿洽談對接,尋求合作新空間。加強外貿人才培養,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貿人才積極申報人才工程、項目和獎勵,落實相關政策待遇,為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政府外辦、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此件公開發布)


 
地區: 遼寧 大連市
標簽: 工作方案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