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為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快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省推進,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現就做好非規模養殖場戶污染防治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非規模養殖場戶是我省畜牧業生產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為保障畜產品市場供給、促進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點多面廣的非規模養殖場戶由于生產管理水平總體較低,糞污處理設施配套不到位,糞便污水不當處理極易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已成為當前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難點。各地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鄉村振興的高度,深刻認識開展非規模養殖場戶整治的重要意義。要堅持問題導向,將非規模養殖場戶污染防治和資源化利用列入當前重點工作,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從嚴從實全面推進。
二、開展摸底排查,因場施策推進非規模養殖場戶整治。各地在抓好規模養殖場治理的同時,要同步統籌推進規模養殖場和非規模養殖場戶整治。各設區市要結合當地實際,明確不同畜種非規模養殖場戶統計標準,統一部署安排,全面開展摸底排查,摸清生產和糞污處理等基本情況,建立非規模養殖場戶清單。要對標找差,明確治理目標任務,制定工作方案,按時序推進,因場施策開展整治提升,對照清單做到完成一個銷號一個。督促指導非規模養殖場戶改進工藝,轉變生產方式,建設與飼養規模、飼養方式相匹配的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鼓勵經濟基礎較好、技術水平較高的非規模養殖場戶應用養殖新技術,提升裝備能力,或配套土地,向規模化和種養結合型家庭牧場轉化。借鑒“響水模式”,統一規劃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引導非規模養殖場戶移欄出村、有序退出。對多次治理仍不符合要求、無法治理或不配合治理的,堅決予以關閉。通過“關、改、轉、提”等方式,多措并舉,逐步減少非規模養殖場戶數量。每年年底,各設區市應將非規模養殖場戶治理進展報省農業農村廳。
三、以種養結合為主,推進畜禽糞污多元化利用。非規模養殖場戶糞污產生總量相對較少,種養結合是其最經濟、最有效的處理利用方式。要積極引導其利用自有田地、流轉土地,或對接周邊種植戶建立糞肥供應關系,實現糞污就地就近消納、生態循環利用。鼓勵非規模養殖場戶應用發酵床或墊料養殖模式,實現畜禽糞污零排放。配套建有戶用沼氣或沼氣工程的非規模養殖場戶,要進一步打通“畜+沼+糧/果/菜”等種養循環途徑,提高糞污利用效率。在非規模養殖場戶密集區,積極推廣“戶用蓄糞池+田間調節池+大田利用”種養結合模式,建立社會化集中收集處理體系,解決糞污還田利用“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強化指導服務,提高生產水平。要加強技術指導,開展調查研究,分析非規模養殖場戶技術需求和切合本地資源化利用主推模式。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圍繞清潔生產、健康養殖等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集成一批實用新技術。通過舉辦技術培訓、深入現場指導、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切實提升從業者技術水平。幫助建立養殖檔案,指導科學生產。參照《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試行)》要求,指導非規模養殖場戶配套完善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確保設施設備按需真正配套到位。注重經驗總結,典型培育,示范引領,宣傳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的生產氛圍。
五、加強日常監管,嚴格規范養殖行為。非規模養殖場戶的日常生產行為直接事關環境保護、產品質量、防疫安全等敏感問題,必須嚴格加以規范。各地要強化日常巡查,規范獸藥及飼料添加劑使用,嚴格泔水禁喂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保障糞污處理和利用設施配套到位并正常運行,確保各項生產行為規范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屬于部門業務范圍內的,要落實專人負責,及時督促整改,做到不整改不放過,不到位不放過;對屬于其他部門的,及時移交并跟蹤處理結果,做到件件有落實??梢越梃b鹽城、南通的做法,爭取地方立法將非規模養殖場戶污染防治一并納入法制化管理。各地要加強《畜牧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擴大教育普及面,提高非規模養殖場戶守法經營和生態環保意識。
以上通知,請認真貫徹落實。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19年5月21日
附件:蘇農辦牧〔2019〕25號-關于加強非規模畜禽養殖場戶污染防治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doc
為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快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省推進,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現就做好非規模養殖場戶污染防治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非規模養殖場戶是我省畜牧業生產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為保障畜產品市場供給、促進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點多面廣的非規模養殖場戶由于生產管理水平總體較低,糞污處理設施配套不到位,糞便污水不當處理極易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已成為當前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難點。各地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鄉村振興的高度,深刻認識開展非規模養殖場戶整治的重要意義。要堅持問題導向,將非規模養殖場戶污染防治和資源化利用列入當前重點工作,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從嚴從實全面推進。
二、開展摸底排查,因場施策推進非規模養殖場戶整治。各地在抓好規模養殖場治理的同時,要同步統籌推進規模養殖場和非規模養殖場戶整治。各設區市要結合當地實際,明確不同畜種非規模養殖場戶統計標準,統一部署安排,全面開展摸底排查,摸清生產和糞污處理等基本情況,建立非規模養殖場戶清單。要對標找差,明確治理目標任務,制定工作方案,按時序推進,因場施策開展整治提升,對照清單做到完成一個銷號一個。督促指導非規模養殖場戶改進工藝,轉變生產方式,建設與飼養規模、飼養方式相匹配的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鼓勵經濟基礎較好、技術水平較高的非規模養殖場戶應用養殖新技術,提升裝備能力,或配套土地,向規模化和種養結合型家庭牧場轉化。借鑒“響水模式”,統一規劃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引導非規模養殖場戶移欄出村、有序退出。對多次治理仍不符合要求、無法治理或不配合治理的,堅決予以關閉。通過“關、改、轉、提”等方式,多措并舉,逐步減少非規模養殖場戶數量。每年年底,各設區市應將非規模養殖場戶治理進展報省農業農村廳。
三、以種養結合為主,推進畜禽糞污多元化利用。非規模養殖場戶糞污產生總量相對較少,種養結合是其最經濟、最有效的處理利用方式。要積極引導其利用自有田地、流轉土地,或對接周邊種植戶建立糞肥供應關系,實現糞污就地就近消納、生態循環利用。鼓勵非規模養殖場戶應用發酵床或墊料養殖模式,實現畜禽糞污零排放。配套建有戶用沼氣或沼氣工程的非規模養殖場戶,要進一步打通“畜+沼+糧/果/菜”等種養循環途徑,提高糞污利用效率。在非規模養殖場戶密集區,積極推廣“戶用蓄糞池+田間調節池+大田利用”種養結合模式,建立社會化集中收集處理體系,解決糞污還田利用“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強化指導服務,提高生產水平。要加強技術指導,開展調查研究,分析非規模養殖場戶技術需求和切合本地資源化利用主推模式。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圍繞清潔生產、健康養殖等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集成一批實用新技術。通過舉辦技術培訓、深入現場指導、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切實提升從業者技術水平。幫助建立養殖檔案,指導科學生產。參照《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試行)》要求,指導非規模養殖場戶配套完善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確保設施設備按需真正配套到位。注重經驗總結,典型培育,示范引領,宣傳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的生產氛圍。
五、加強日常監管,嚴格規范養殖行為。非規模養殖場戶的日常生產行為直接事關環境保護、產品質量、防疫安全等敏感問題,必須嚴格加以規范。各地要強化日常巡查,規范獸藥及飼料添加劑使用,嚴格泔水禁喂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保障糞污處理和利用設施配套到位并正常運行,確保各項生產行為規范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屬于部門業務范圍內的,要落實專人負責,及時督促整改,做到不整改不放過,不到位不放過;對屬于其他部門的,及時移交并跟蹤處理結果,做到件件有落實??梢越梃b鹽城、南通的做法,爭取地方立法將非規模養殖場戶污染防治一并納入法制化管理。各地要加強《畜牧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擴大教育普及面,提高非規模養殖場戶守法經營和生態環保意識。
以上通知,請認真貫徹落實。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19年5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