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3758號建議的答復|關于扶持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議

   2018-07-31 553
核心提示:盧玉勝代表:您提出的關于扶持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
盧玉勝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扶持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大力培育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事宜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將其作為我國農業農村工作中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來抓。一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93號),明確指出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大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集成應用力度,開展精深加工技術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裝備研發;推進加工園區建設,加強農產品加工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產業〔2017〕19號),提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創新服務體系等意見。二是由農業農村部組織成立了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先后認定了200余家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其中60%以上依托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設,主要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引進、集成和示范推廣等工作,通過項目合作、政策支持和科企合作等方式,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三是“十三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增補了一批企業重點實驗室,其中農產品加工學科群新增7個企業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應用基礎和共性技術研究,重點突破一批制約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四是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食品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國科發農〔2017〕143號),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參與科技項目實施,切實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截至2017年底,共計建設246家,引進農業企業總數達8700多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555家。
 
    二、關于加大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調研事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農產品加工企業等產業主體一直以來都是各部門調研和支持的重點。一是農業農村部連續多年組織青年干部參加“百鄉萬戶”“接地氣察民情”等基層調研活動,每年的調研訪談對象中,都有很多農產品加工企業。參加調研的干部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企業走訪、政策宣講等方式,了解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困難和需求,對加強工作指導、完善政策措施,促進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從2002年起,中央財政在農業農村部部門預算中設立農業產業化專項,每年安排項目資金近3000萬元,用于支持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開展生產基地建設和農民培訓等。目前,全國大部分省(區、市)也安排了省級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河北、河南、甘肅、寧夏、新疆等地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均超過1億元。從2014年起,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開始轉向對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貸款擔保等服務進行補貼。三是支持科技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證監會自2016年以來,共計支持1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合計融資73億元,29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資,融資金額超過318億元,并支持創新型、創業型和成長型中小微企業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新三板)開展多層次融資,截至2017年底,新三板農產品加工領域共計掛牌188家,2017年全年共有40家農產品加工掛牌公司完成發行45次,融資17億元。近年來,證監會持續深化境外上市行政許可制度改革,先后取消境外上市財務審核、發行定價限制等,進一步便利境外上市公司利用境外資本促進企業發展,有境外融資需求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也將從中受益。
 
    三、關于制定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的扶持資金、貸款的優惠政策事宜
 
    近年來,中央財政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包括農產品加工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一是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帶一促三”,提升價值鏈、延長產業鏈、重組供應鏈,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2018年,農業農村部將支持全國260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重點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支持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培育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開展涉農資金整合。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意見》(國發〔2017〕54號),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的管理方式,各省(區、市)可在完成績效指標約束性任務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統籌利用財政資金支持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壯大。三是制定企業貸款優惠政策。2014年,原銀監會與原農業部共同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農業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14〕38號),提出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多元化、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18年3月末,包括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內的農村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7.1萬億元,同比增長4.7%。中央財政設立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和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2013-2017年,已累計撥付專項資金700億元。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推進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通過股權投資、再擔保等方式,帶動和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
 
    四、關于加大科技創新型農產品的宣傳力度及引導企業運用“互聯網+”提升商標品牌影響力事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有關部門扎實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強農業農村與信息技術融合,不斷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一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8號)、《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等系列文件。農業農村部印發了《“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農市發〔2016〕2號),提出了“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全面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建設運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新型經營主體信息直報平臺等。商務部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農業農村部組織實施農產品電商出村工程,推動建立農業農村電商發展服務體系和新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帶動農民脫貧增收。二是完善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商務部、財政部積極推動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線下基礎和支撐。2014-2015年,支持山西、內蒙古、安徽等15個省(區)開展跨區域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產地集配中心、農產品交易倉儲設施和冷鏈物流集散中心等建設。2016-2017年,支持山東、河南等10個省(區)發展冷鏈物流,重點推進冷鏈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三是推進各地區農業品牌創建工作。開展農業品牌推選和營銷。依托農交會等高端平臺,強力推介優秀農業品牌。原農業部印發了《關于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的通知》(農市發〔2017〕3號)等文件,鼓勵各地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爭創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17年,9部門聯合公布了首批62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下一步,我部將聯合相關部委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壯大。一是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發展,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設立科技研發中心,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新建一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支持園區企業自主承擔或聯合參與國家科研項目,打造科技創業苗圃、企業孵化器、星創天地等“雙創”載體,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鼓勵地方設立專項資金,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精深加工、技術改造等給予支持。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三農”領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創業擔保貸款對象范圍,放寬擔保和貼息條件,鼓勵出臺適合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貸款需求的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融資,建立更加高效的審批機制,簡化審核流程,提高企業融資效率,豐富新三板金融產品。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政策體系,加強農產品流通、產地初加工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農產品流通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水平。加強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政策的宣傳力度,開展經常性的企業實地調研,進一步完善支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
 
    感謝您對農產品加工事業發展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 010-59192790
 
    農業農村部
 
    2018年07月30日
 
    附件:
 
       農辦議〔2018〕160號.CEB




 
標簽: 農產品加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