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管委會,經開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屬有關單位:
《張家口市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3月14日
張家口市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規劃
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是冬奧會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切實做好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冬奧會期間不發生食品藥品安全和興奮劑管理問題,根據《張家口市承辦2022年冬奧會總體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和要求,特制定本規劃,提出奧運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的主要任務、工作重點和基本要求。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把2022年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總體要求,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在鞏固省級食藥安全縣區創建成果、全面推進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整體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和完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組織和裝備保障、應急管理、信息化監控、技術支撐“五個體系”,著力實施食品業態綜合治理提升、奧運食品藥品生產與物流配送、人才隊伍建設“三項工程”,確保到2022年建成統一權威高效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全面達到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要求。
(二)基本原則
1.奧運思維、國際標準。冬奧會期間的食品藥品安全,事關參賽人員的身體健康、賽事公平公正,事關國際形象。必須以奧運精神為引領,以通行的國際標準為基礎,以主要發達國家的食品藥品安全標準為參照,結合本地實際,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全力做好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
2.加強合作、協同發展。北京攜手張家口共同承辦2022年冬奧會。對我市來說,第一次承辦這樣的國際體育盛會,經驗不足,且不具備獨立制定相關食品藥品安全標準規程的條件。必須強化協同發展理念,主動與北京有關方面加強協作合作,在合力開展相關研究的同時,重點借鑒北京制定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相關標準、操作規程,采取堅實舉措確保供奧食品藥品質量安全。
3.重點突破、整體提升。“十二五”期間特別是創建食品安全城市、食藥安全縣區以來,我市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整體有了一定提升,但現代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尚未形成,與保障奧運食品藥品安全的國際化標準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許多方面亟需治理提升。必須抓住薄弱環節、突出重點領域,加大投入,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加快提升步伐。
4.提前謀劃、分步實施。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高、任務重、難度大,必須及早謀劃,做好任務規劃、制度設計、規程制定、標準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在此基礎上,提前3-4年制定具體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行動綱要、保障方案、監控方案、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一系列保障方案和制度,并根據工作需要分步驟、分層次組織實施,在冬奧會正式開幕前要通過測試預演,確保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扎實有序開展,不留死角、不出紕漏。
二、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在推進“四城同創”、加快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整體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和完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五個體系”,實施“三項工程”。
(一)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體系
在完善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體系的基礎上,以崇禮區、橋東區、橋西區、經開區、宣化區及賽區周邊張北、赤城、沽源等區域為重點,強化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體系建設。
1.加強基層監管執法機構建設。著力完善市縣鄉三級機構、市縣鄉村四級網絡的食品藥品監管執法體系,加快推進全市基層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重點提升崇禮區、主城區及周邊縣區90多個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執法機構建設水平。按照國際標準,全面加強基層執法機構的執法裝備、檢測設備、辦公條件和執法隊伍建設,建立起與保障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相適應的基層監管執法機構,建成覆蓋各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訓練場館和奧運相關人員住宿飯店、餐飲服務單位以及奧運食品的生產企業、基地的執法監管網絡。
2.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在全面貫徹國家食品藥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和操作規程,實施最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充分發揮政府綜合協調、部門實施監管的職能作用,動員全民參與,推進社會共治,形成監管合力。加強與北京的協同合作,在技術裝備、信息溝通、風險研判、應急處置等方面形成協調聯動機制。
3.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強化農產品生產質量管控,確保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面加強全市食品加工、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環節質量安全監管,確保全市不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故。在供奧食用農產品生產領域,落實農產品種植、養殖履歷制度,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違禁獸藥、非法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強化疫情監控,做好動物防疫檢疫,嚴防畜禽和畜禽產品疫病,確保我市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杜絕傳染性疾病發生。在供奧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嚴格落實原輔材料把關、成品出廠檢驗等重點環節監管,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確保食品批批檢驗,嚴格準出;在供奧食品運輸、物流配送環節,運用冬奧會食品安全監控和追溯系統,將所有運輸車輛型號、牌號、駕駛員姓名、健康證逐一備案,實時監控食品運輸車輛的行駛軌跡、車門開啟狀況及車廂內的食品溫度,確保運輸途中食品的安全;在供奧食品餐飲服務環節,對送餐和現場加工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崗前培訓,建立冬奧會餐譜和原材料備案制度、食品留樣制度,堅持做到原材料進貨全程追溯、食物烹調燒熟煮透、餐具消毒規范徹底、冷葷加工“五專”、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同時對奧運場館、奧運村以及奧運場館周邊的旅游景點、繁華地帶、賓館、交通樞紐等區域,加大食品、餐飲檢查力度,實施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監管。
4.加強藥械質量安全監管。全面實施藥品GMP、GSP認證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規范藥械生產經營使用行為。監督藥械生產經營企業嚴格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管理規范》組織藥械生產經營,全力做好藥械批發(配送)企業藥械質量安全保障工作。對定點冬奧會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實行嚴格審查,監督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儲存和配送藥械;加大對全市藥械零售企業的監管力度,重點加強對賽區周邊和市主城區零售藥店的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含興奮劑藥品和體外診斷試劑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對含興奮劑藥品和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的管理,嚴禁零售藥店銷售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胰島素除外)藥品,對零售藥店銷售處方藥特別是含興奮劑藥品實行嚴格管控;加強對定點醫院、賽區周邊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社區門診、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藥械質量安全監管。
(二)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和執法裝備保障體系,形成統一協調、責任明確、齊抓共管、運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
1.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組織保障體系。圍繞確保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統一指揮、運轉有序、反應迅速、保障有力,提前3-2年成立張家口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指揮中心,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各有關部門參加,在奧組委、冬奧會安保指揮中心的領導下,對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集中統一指揮,強化綜合協調、督導檢查、風險預警、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中心下設專項工作組,制定奧運食品藥品保障工作流程,分解任務,明確職責,責任到人,確保落實。在指揮中心領導下成立食品、藥品、應急等專門的指揮機構,具體組織實施冬奧會食藥安全保障相關工作。
2.建立健全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積極與北京有關部門合作,確立完備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化制度體系和操作規程。研究制定冬奧會食品生產加工、包裝貯運、物流采購等各項執行標準、適用原則、使用管理規范等,建立起從農產品的種養殖、農產品初加工、食品生產、包裝、貯存、運輸、物流配送、標示標注、檢驗檢測和追溯等環節的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和技術規程。按照冬奧會藥械安全標準,完善藥品、醫療器械生產、流通和使用的系列規范與制度要求。
3.加強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裝備保障。一是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化指揮平臺。在指揮調度中心配置各種先進的視頻通訊、GPS衛星定位等指揮系統,與奧運安保視頻監控系統聯接,集成食藥內網、政務專網、互聯網及冬奧會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冬奧會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等信息,確保所有信息在中心匯集。二是加強基層監管執法裝備配備。一線監管執法人員在配備快檢設備的同時,配備執法記錄儀等監管執法裝備。全市配備25輛防雪防滑高性能越野監管執法車、配備1臺食品檢驗移動實驗室、20輛流動食品檢測車、25輛藥品執法抽檢車及配套設備。三是統一配置奧運食品(食材)運輸專用冷藏車。根據選定供奧食品企業或單位情況,統一配置一批專用車輛,實行統一標識、統一管理,安裝GPS實時監控、電子簽封系統和溫度傳感實時記錄裝置。四是改善基層監管工作條件。崇禮區及周邊90多個基層所各建設150平方米業務用房,市局稽查局購置1500平方米業務用房。
(三)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體系
在加強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專門機構,完善應急制度和措施,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的快速妥善處置。
1.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指揮系統。成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指揮部,在食品藥品安全指揮中心的領導下對冬奧會期間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實施統一領導。依托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信息化平臺,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信息與應急平臺,配備視頻系統、GPS衛星定位系統、應急指揮車等應急保障裝備。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建立風險會商、隱患排查、信息發布和督導檢查等制度,提升應急管理處置能力。
2.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保障體系。制定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總體應急預案、分環節應急預案,成立專門應急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應急培訓演練,全面提升快速響應、應急處置和綜合保障能力。按照國家總局監管執法裝備配備目錄,結合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實際需要,在配備檢測設備的基礎上,高標準配備應急裝備,市局、崇禮局配置應急辦公通信、應急車輛、現場檢查采樣取證等應急設備設施。建設適當數量的冬奧會特種成品糧油應急儲備及低溫倉庫,建設集儲存、加工、包裝、配送為一體的成品糧油熟食品、即食品、副食品等糧油制成品配送中心,形成符合國際標準的糧油應急配送體系。建設常用藥品藥械、急救藥品藥械專庫,建立應對突發傳染病、生化恐怖襲擊和其他突發事件的醫藥物資儲備,確保冬奧會所需藥品藥械隨時通過“綠色通道”配送。
3.加強應急管理與風險監控。全市食品藥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環節的重點區域和場所設置食品藥品安全監控點,確定監控聯絡人,加大監控力度,及時發現、果斷處置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加強對食品、飲用水中化學毒物、放射性物質和致命生物制劑的檢測工作。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專項預案體系、食品藥品安全情報信息預報預警體系,一旦發生食品藥品恐怖事件,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各項工作。
(四)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化監控體系
對現有食藥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建立冬奧會食藥安全信息化監控平臺,全天候實時全面掌控奧運食品藥品安全狀況。
1.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數據庫。奧運食品藥品安全數據庫包括奧運食品藥品生產基地(企業)、生產加工企業、進口食品藥品企業、餐飲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倉儲及其相關人員等備案數據,對奧運食品藥品生產基地(企業)及其產品、奧運食品藥品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等進行動態監測的數據和對奧運場館內外現場巡查的數據,同時要納入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日常巡查檢查及檢驗檢測數據、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企業或單位自檢數據。
2.建立健全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信息化平臺。提前3-2年啟動建設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信息化平臺,全面覆蓋主城區、賽區及賽區周邊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在供奧食品基地、加工企業、食品配送中心、奧運場館內的廚房(餐廳)、各種飲食供應點以及供奧藥品生產、運輸、倉儲等節點合理設置24小時網絡監控點,采集相關信息,實現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從生產運輸到餐飲消費的全程監控。把食品藥品安全數據庫數據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并與北京管理部門信息共享。
3.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追溯系統。在大力推進全市食品藥品生產經營領域食品藥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的基礎上,以崇禮區及賽區周邊為重點區域,以供奧食品(食材)藥械為重點品種,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追溯數據中心,對各類食品藥品的安全追溯信息進行歸集、查詢、分析、評估、跟蹤、預警;運用RFID電子標簽的智能讀寫、加密通信等功能,結合對運輸車輛的GPS定位系統和溫度、濕度自動記錄裝置,對供奧從生產基地、加工企業、物流配送到餐桌實現全程準確追溯;對藥品的運輸過程嚴格進行登記和記載,尤其對運動員專用品種要建立檔案,做到質量的可追溯性;著力強化動物產品追溯系統建設,通過對養殖基地畜禽產品佩戴耳標、腳標等手段,在屠宰和流通環節應用IC卡、RFID等技術,實現對畜禽產品養殖、收購、屠宰、分割、運輸、銷售等信息的全程追溯。
(五)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
為滿足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檢測的需要,建立由冬奧會場館內外的實驗室檢測體系、冬奧會場館內及周邊快速檢測體系、冬奧會食品備選供應基地和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企業自檢體系組成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檢測體系,承擔冬奧會食品藥品檢測工作。
1.冬奧會場館內外的實驗室檢測體系。一是分兩期對張家口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進行擴建改造。一期工程計劃在原有基礎上,購置檢驗技術用房6000平方米,完成室內裝修、實驗室臺柜配套設施建設,檢驗能力基本滿足全市日常飲食用藥質量檢驗需要;二期工程規劃在一期擴建改造的基礎上,建設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項目檢驗專門實驗室,新購置實驗室2000平米,配置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高靈敏度離子色譜儀、同位素質譜儀等23臺套專業檢驗儀器設備,滿足冬奧會食品安全技術監控需要。二是新建崇禮區食品檢驗中心。規劃在崇禮區建設具備奧運標準資質的食品實驗室,配置國際一流檢測設備,增加專業技術人員,建成檢測功能齊全、檢測設備完善、檢驗技術手段先進、具備奧運標準的國際一流的檢測機構,2020年底建成,就近承擔冬奧會食品安全檢驗,為風險防控提供技術支撐。三是配套建設壩上生態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中心。規劃在康保縣城建設食用農產品(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實驗室面積3025平方米,購置100多臺套食品、農產品檢驗檢測儀器設備,達到農產品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制品、食品添加劑等20個大類91個項目的檢驗能力,項目檢驗技術、檢驗手段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成為壩上地區最大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同時,對現有張家口糧油質量檢測中心和張北、宣化、懷來、蔚縣4個縣級食品藥品檢測檢驗中心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擴建實驗室、添置更新檢測檢驗儀器設備、充實技術人員等措施,全面提升檢驗能力。
2.建立冬奧會場館內及周邊快速檢測體系。一是配置冬奧會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移動實驗室。規劃配置一臺高標準食品檢驗移動實驗室,配備食品前處理和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液相色譜-串聯質譜等常規檢驗手段,具有固定實驗室的實用功能,能夠自供電源、氣源、水源等,同時配置氣制、液制等尖端分析設備,專門用于冬奧村、競賽場館食品現場檢測,以滿足突發事件處理的需要。二是配備食品藥品檢測車輛。規劃配備食品安全流動檢測車20輛;規劃配備藥品檢測車25輛,裝備國際領先的藥品快速鑒別儀器設備,滿足冬奧會期間藥品快速檢測需要。三是監管部門配備快檢設備。規劃為基層監管人員配備快速檢測設備100套,滿足日常巡查檢查監管執法需要。
3.建設食品供應企業自檢體系。在食品生產銷售企業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檢驗室、快檢室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高標準的食品檢驗中心。冬奧會食品供應生產企業必須建設高標準的食品檢驗中心,對出廠產品實行批批自檢,確保產品全部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冬奧會食品供應種植養殖基地、食品經銷單位、餐飲服務單位必須配備食品檢測室,配備高質量、高標準的檢測設備,嚴格質量檢測。
(六)食品業態綜合治理提升工程
結合食品安全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創建,以崇禮區、橋東區、橋西區、經開區、宣化區及賽區周邊張北縣、赤誠縣、沽源縣等區域為重點,對目前食品生產經營業態進行全面整治提升。
1.規模以上企業規范提升。現有50多家種植和養殖企業、獲證的45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2萬多家食品銷售單位、8000多家餐飲服務單位,要在完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加大監管力度,嚴格落實各項質量管控措施、達到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標準的基礎上,按照冬奧會食品安全標準和規程,進一步提升食品質量管控水平。重點打造一批國際化示范企業,為確定冬奧會食品供應單位奠定基礎。
2.食品交易市場改造提升。食品交易市場不僅是保障供給、平抑物價和建設優質放心“菜籃子”的民生工程,也是展示政府公共事業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全面完成全市所有食用農產品市場改造提升、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監管規定的基礎上,對上述重點區域內9個農產品批發市場、28個食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進行重點改造,切實解決市場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實現場內場外環境同步改善、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同步提升,建設設施完善、環境舒適、管理規范的市場。一是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對破損地面進行修補,對操作臺進行改造,合理設置交易區域,實行分區經營。對垃圾處理設施進行改造,各市場內分段配備垃圾桶20個,增設1處集中統一封閉的垃圾點。規范設置市場內的標識標牌、店招店牌、信息公示欄、文明宣傳標識標語,對市場內破損的制度宣傳欄、標識牌進行更換;對供排水設施及排水管道進行改造,確保排水暢通。對供電設施進行改造,鋪設管線,禁止經營者私拉亂接電線。統一制作各店面字號標牌、店招店牌,達到樣式、顏色、大小一致;統一制作分區標識牌、管理制度及監管信息公示牌。配備防鼠、防蚊、防蠅、防蟑設施和藥物,定期對市場及周邊進行消毒。二是建立或改造食品檢測室。購置適用市場檢測設備、配備必要的檢測試劑,購置用于檢測報告存儲傳送的計算機、打印機及網絡聯結設備等,配備檢測操作平臺及配套設備、冷藏柜。市場內部檢測室全部達到對主要蔬菜等食用農產品日常快檢能力,滿足市場開展快速檢測工作需要。三是設立市場信息公示電子顯示屏。在標準化菜市場醒目位置懸掛一塊電子顯示屏,及時向公眾公示場內食品銷售信息、食品檢測信息、監管工作情況及舉報電話、食品安全警示等,落實市場開辦者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督促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和義務,信守食品安全承諾,誠信規范經營,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創建食品安全城市試點工作。四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嚴格分區管理,規范市場銷售食品擺放,做到各類食品有序陳列。嚴格落實進貨查驗、食品退市、市場準入、環境衛生、文明經商等各項市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購銷臺賬、服務臺賬、顧客投訴處理臺賬、從業人員健康登記臺賬,確保場內經銷的食品全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3.“三小”食品業態整治提升。嚴格落實《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小攤點管理條例》,加強全市“三小”食品業態登記備案管理,建立監管檔案,全面提升全市“三小”食品業態經營管理水平。按照方便群眾、分類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則,規劃重點加大崇禮區、主城區及賽區周邊等區域的集中整治力度。一是治理提升小作坊小餐飲。對上述區域內有固定場所的肉制品、豆制品、面食品、豆芽、鹽漬菜等3350多家地方特色小食品生產小作坊及小餐飲,通過建設集中生產經營區,引導生產經營者進入集中生產區,實現集中管理、規模經營,逐步向企業發展;通過就地改造生產廠房、改進生產制作設備設施等方式,全面提升生產經營水平。二是治理食品流動攤販。通過規劃新建標準化交易市場、統一配置經營設施等措施,對上述區域內15342家小攤販進行集中整治,規范提升經營水平。崇禮區規劃新建5個標準化市場,其他區縣規劃新建10家集中交易標準化市場,使流動攤販退路進市、退路進廳。崇禮城區要力爭流動攤販全部進入市場集中交易經營,取消流動攤販;其他縣區要盡可能多地使流動攤販進市進廳交易,力爭現有流動攤販減少80%。對崇禮區鄉村、上述區域因群眾需要等因素無法進入室內集中交易市場或經營場所的流動攤販,統一制作移動式銷貨車、現場制售餐車、食品經銷柜臺,統一制作工作服裝,在劃定區域、規定時間進行食品制作與銷售。三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在嚴格落實“三小”登記備案管理的基礎上,對上述區域食品生產小作坊、小餐飲、流動攤販嚴格實行“兩證一書一著裝”規范化管理,經營戶穿戴統一制作的服裝衣帽手套,必須公示備案卡、健康證、食品安全承諾書,公開電話,接受監管和社會監督。
4.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重點是加快推進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項目,建設處理廠,購置配套設施及全密閉自動卸載的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車輛,在各類餐館、食堂等安裝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設施設備,對主城區餐廚廢棄物實行統一收集、運輸和處置,力爭2018年底前建成餐廚廢棄物一體化處置體系,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七)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單位選育工程
根據冬奧會食品藥品保障需要和相應食品安全標準,提前3-2年選擇確定冬奧會食品(食材)供應基地、供應單位、藥品藥械供應單位,實行備案管理。制定嚴格的冬奧會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生產加工企業、物流配送單位的資質、操作規程、工作規范;簽訂奧運食品藥品安保責任書,指導制定規范規程及處置突發事件預案,組織開展培訓并投入運行,確保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和質量安全。
1.選育種植、養殖基地。選定的蔬菜、肉食、果品等各類基地必須嚴格按相關標準組織生產,確保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和產品質量安全。蔬菜生產基地要堅決控制農藥的使用和采摘前的管理;畜禽養殖基地要嚴格控制激素、抗生素等獸藥的使用,不得使用含有興奮劑類物質或能夠產生相似效用的其他物質,推廣畜禽產品無抗控制技術。供應基地要按照奧運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對產品實行批批自檢,同時做好記錄,確保產品全部合格。從2020年開始定期對備選基地環境(包括空氣、土壤和水環境)進行動態監測,建立安全狀況數據庫,監測合格的,方可向奧運會供應食品。基地產品要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同時對備選基地產品實施動態監測,由各相關部門建立產品安全狀況信息庫,連續檢測合格的產品方可供應奧運會。
2.選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制定或參照相關冬奧會食品加工企業入圍標準、定點供應奧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管辦法,嚴格資質審核,選定我市冬奧會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冬奧會食品供應企業要在實行HACCP管理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冬奧會食品加工標準組織生產,封閉管理,接受有關部門的檢查。企業要按照奧運食品安全標準對出廠產品實行批批自檢,同時做好記錄,確保產品全部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經連續1年以上動態抽樣檢測合格的產品,方可供應奧運會。對選定的企業,有關監管部門要派員駐點、現場監管,確保供應奧運的食品質量安全萬無一失。
3.建立食品采購供應中心。堅持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原則,提前2年按照冬奧會標準,遴選確定奧運食品采購商,建立冬奧會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冬奧會食品物流配送中心,要設立專門的食品倉儲中心,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并嚴格按照相關規程管理;運輸車輛要實行專車專用,封閉運輸,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一配送,設置必要的技術防范和防爆安檢設施;要指定固定人員駕駛,嚴格按照規定路線運送食品;車輛裝載的食品須經安檢合格后,由專人簽封、開封;所有采購食品實行“點對點”運輸,倉儲運輸實行GPS定位,確保全程監控。對冬奧會進口食品,食品供應企業在獲得準入資格的基礎上,要提供符合奧運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產品檢測報告,經復檢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方可進口。
4.選育餐飲服務單位。提前確定冬奧會餐飲服務單位并簽訂協議。為冬奧會提供餐飲服務的廚房、餐廳、各種飲食供應點都要嚴格按照冬奧會餐飲操作規程制作,嚴格對原料采購、貯藏、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關鍵點的控制,從嚴管理食品從業人員,嚴格落實進貨備案登記、檢測檢驗等各項制度。嚴格執行冬奧會餐飲食品衛生設施、環境、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的相關標準,嚴格食品原料、食品溫度、衛生狀況、用餐環境等各方面的管控措施。強化對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因素進行分析評估,加大控制力度,嚴防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各餐飲服務單位必須設置電子監控設備,實時采集信息,實現24小時全程監控。
5.審定藥械供應單位。按照冬奧組委會要求,配合北京市對定點冬奧會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實行嚴格審查,重點審核其資質的合法性、藥械配送供應能力和藥械質量保障能力;監督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嚴格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醫療器械經營管理規范》規定儲存和配送藥械,重點強化對競賽場館、訓練場地、非競賽場館醫療站點、流動救護車和定點醫院以及奧運會新聞媒體中心、奧運村等區域內藥械經營使用單位的安全監管;完善各環節藥械追溯體系建設,實現藥械全品種可追溯。
(八)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人才隊伍建設工程
在配備執法裝備、檢測設備、改善辦公業務條件的同時,對全市目前2600多名食藥監管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監管人員素質,新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建立起與保障冬奧會食品安全相適應的基層監管執法機構,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裝備精良、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勤于職守、廉潔高效的監管隊伍。
1.增加人員和編制,充實監管執法、檢測人才隊伍。根據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以及目前監管執法人員整體年齡老化、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實際,規劃在市局、崇禮區及相關區縣增加300名食品藥品監管執法、檢驗檢測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如增加編制確有困難,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引進一批高層次的檢驗檢測人才,建立食品藥品檢驗檢測專業人才庫。進一步充實加強市食品藥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提高食藥安全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2.開展全方位培訓工作,提升食品藥品監管隊伍能力和素質。在對全市食藥監管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監管人員素質的基礎上,重點對市局、崇禮區、主城區及賽區周邊等縣區局的監管執法人員、檢測人員、食品藥品從業人員、志愿者進行重點培訓。在培訓食品藥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重點培訓奧運食品藥品安全標準體系、衛生操作規范、奧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裝備及檢驗檢測設備使用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確保能夠圓滿承擔起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各項任務。按照國際標準、奧運思維,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在市內組織培訓班、聘請專家來我市授課的同時,選派政治過硬、綜合素質較強的業務骨干,到國內外相關機構學習研修,特別是要加強與北京相關部門合作,派員到北京進行學習培訓,切實造就一支適應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要求的監管執法、檢測檢驗、工作保障、應急管理隊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是重大的政治任務。各級政府和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把食品藥品安全作為冬奧會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工作日程。從現在開始,各縣區各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研究,明確專門科室、專門人員,著手規劃任務的落實。在著力構建統一權威的食藥監管體制、完善監管執法機制的基礎上,把規劃任務分解到部門科室,明確任務分工、工作進度,落實責任,穩步扎實推進。
(二)開展專題研究。奧運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各職能部門、各科研院校要就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標準、操作規程、保障方案、監管制度、管理措施、技術要求等專題,獨立或聯合北京、秦皇島等地的相關單位,提前開展課題研究。各部門、各縣區、各企業要加強溝通交流,圍繞保障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關鍵技術標準開展聯合攻關,確保各項工作和保障措施提前謀劃、保障到位。
(三)推進項目建設。我市食品藥品安全基礎差、欠賬多,必須積極謀劃、爭取資金,抓緊推進實施一批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重點保障項目。各有關單位要對規劃提出的項目,抓緊做好進一步謀劃與論證,條件成熟的,抓緊推進,爭取及早組織實施;根據實際需要積極謀劃和實施新的冬奧會食品安全保障項目,確保到2022年前達到冬奧會食品安全保障要求。
附件:
張家口市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規劃項目表
《張家口市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3月14日
張家口市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規劃
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是冬奧會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切實做好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冬奧會期間不發生食品藥品安全和興奮劑管理問題,根據《張家口市承辦2022年冬奧會總體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和要求,特制定本規劃,提出奧運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的主要任務、工作重點和基本要求。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把2022年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總體要求,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在鞏固省級食藥安全縣區創建成果、全面推進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整體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和完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組織和裝備保障、應急管理、信息化監控、技術支撐“五個體系”,著力實施食品業態綜合治理提升、奧運食品藥品生產與物流配送、人才隊伍建設“三項工程”,確保到2022年建成統一權威高效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全面達到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要求。
(二)基本原則
1.奧運思維、國際標準。冬奧會期間的食品藥品安全,事關參賽人員的身體健康、賽事公平公正,事關國際形象。必須以奧運精神為引領,以通行的國際標準為基礎,以主要發達國家的食品藥品安全標準為參照,結合本地實際,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全力做好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
2.加強合作、協同發展。北京攜手張家口共同承辦2022年冬奧會。對我市來說,第一次承辦這樣的國際體育盛會,經驗不足,且不具備獨立制定相關食品藥品安全標準規程的條件。必須強化協同發展理念,主動與北京有關方面加強協作合作,在合力開展相關研究的同時,重點借鑒北京制定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相關標準、操作規程,采取堅實舉措確保供奧食品藥品質量安全。
3.重點突破、整體提升。“十二五”期間特別是創建食品安全城市、食藥安全縣區以來,我市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整體有了一定提升,但現代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尚未形成,與保障奧運食品藥品安全的國際化標準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許多方面亟需治理提升。必須抓住薄弱環節、突出重點領域,加大投入,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加快提升步伐。
4.提前謀劃、分步實施。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高、任務重、難度大,必須及早謀劃,做好任務規劃、制度設計、規程制定、標準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在此基礎上,提前3-4年制定具體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行動綱要、保障方案、監控方案、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一系列保障方案和制度,并根據工作需要分步驟、分層次組織實施,在冬奧會正式開幕前要通過測試預演,確保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扎實有序開展,不留死角、不出紕漏。
二、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在推進“四城同創”、加快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整體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和完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五個體系”,實施“三項工程”。
(一)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體系
在完善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體系的基礎上,以崇禮區、橋東區、橋西區、經開區、宣化區及賽區周邊張北、赤城、沽源等區域為重點,強化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體系建設。
1.加強基層監管執法機構建設。著力完善市縣鄉三級機構、市縣鄉村四級網絡的食品藥品監管執法體系,加快推進全市基層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重點提升崇禮區、主城區及周邊縣區90多個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執法機構建設水平。按照國際標準,全面加強基層執法機構的執法裝備、檢測設備、辦公條件和執法隊伍建設,建立起與保障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相適應的基層監管執法機構,建成覆蓋各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訓練場館和奧運相關人員住宿飯店、餐飲服務單位以及奧運食品的生產企業、基地的執法監管網絡。
2.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在全面貫徹國家食品藥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和操作規程,實施最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充分發揮政府綜合協調、部門實施監管的職能作用,動員全民參與,推進社會共治,形成監管合力。加強與北京的協同合作,在技術裝備、信息溝通、風險研判、應急處置等方面形成協調聯動機制。
3.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強化農產品生產質量管控,確保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面加強全市食品加工、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環節質量安全監管,確保全市不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故。在供奧食用農產品生產領域,落實農產品種植、養殖履歷制度,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違禁獸藥、非法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強化疫情監控,做好動物防疫檢疫,嚴防畜禽和畜禽產品疫病,確保我市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杜絕傳染性疾病發生。在供奧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嚴格落實原輔材料把關、成品出廠檢驗等重點環節監管,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確保食品批批檢驗,嚴格準出;在供奧食品運輸、物流配送環節,運用冬奧會食品安全監控和追溯系統,將所有運輸車輛型號、牌號、駕駛員姓名、健康證逐一備案,實時監控食品運輸車輛的行駛軌跡、車門開啟狀況及車廂內的食品溫度,確保運輸途中食品的安全;在供奧食品餐飲服務環節,對送餐和現場加工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崗前培訓,建立冬奧會餐譜和原材料備案制度、食品留樣制度,堅持做到原材料進貨全程追溯、食物烹調燒熟煮透、餐具消毒規范徹底、冷葷加工“五專”、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同時對奧運場館、奧運村以及奧運場館周邊的旅游景點、繁華地帶、賓館、交通樞紐等區域,加大食品、餐飲檢查力度,實施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監管。
4.加強藥械質量安全監管。全面實施藥品GMP、GSP認證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規范藥械生產經營使用行為。監督藥械生產經營企業嚴格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管理規范》組織藥械生產經營,全力做好藥械批發(配送)企業藥械質量安全保障工作。對定點冬奧會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實行嚴格審查,監督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儲存和配送藥械;加大對全市藥械零售企業的監管力度,重點加強對賽區周邊和市主城區零售藥店的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含興奮劑藥品和體外診斷試劑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對含興奮劑藥品和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的管理,嚴禁零售藥店銷售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胰島素除外)藥品,對零售藥店銷售處方藥特別是含興奮劑藥品實行嚴格管控;加強對定點醫院、賽區周邊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社區門診、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藥械質量安全監管。
(二)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和執法裝備保障體系,形成統一協調、責任明確、齊抓共管、運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
1.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組織保障體系。圍繞確保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統一指揮、運轉有序、反應迅速、保障有力,提前3-2年成立張家口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指揮中心,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各有關部門參加,在奧組委、冬奧會安保指揮中心的領導下,對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集中統一指揮,強化綜合協調、督導檢查、風險預警、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中心下設專項工作組,制定奧運食品藥品保障工作流程,分解任務,明確職責,責任到人,確保落實。在指揮中心領導下成立食品、藥品、應急等專門的指揮機構,具體組織實施冬奧會食藥安全保障相關工作。
2.建立健全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積極與北京有關部門合作,確立完備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化制度體系和操作規程。研究制定冬奧會食品生產加工、包裝貯運、物流采購等各項執行標準、適用原則、使用管理規范等,建立起從農產品的種養殖、農產品初加工、食品生產、包裝、貯存、運輸、物流配送、標示標注、檢驗檢測和追溯等環節的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和技術規程。按照冬奧會藥械安全標準,完善藥品、醫療器械生產、流通和使用的系列規范與制度要求。
3.加強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裝備保障。一是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化指揮平臺。在指揮調度中心配置各種先進的視頻通訊、GPS衛星定位等指揮系統,與奧運安保視頻監控系統聯接,集成食藥內網、政務專網、互聯網及冬奧會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冬奧會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等信息,確保所有信息在中心匯集。二是加強基層監管執法裝備配備。一線監管執法人員在配備快檢設備的同時,配備執法記錄儀等監管執法裝備。全市配備25輛防雪防滑高性能越野監管執法車、配備1臺食品檢驗移動實驗室、20輛流動食品檢測車、25輛藥品執法抽檢車及配套設備。三是統一配置奧運食品(食材)運輸專用冷藏車。根據選定供奧食品企業或單位情況,統一配置一批專用車輛,實行統一標識、統一管理,安裝GPS實時監控、電子簽封系統和溫度傳感實時記錄裝置。四是改善基層監管工作條件。崇禮區及周邊90多個基層所各建設150平方米業務用房,市局稽查局購置1500平方米業務用房。
(三)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體系
在加強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專門機構,完善應急制度和措施,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的快速妥善處置。
1.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指揮系統。成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指揮部,在食品藥品安全指揮中心的領導下對冬奧會期間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實施統一領導。依托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信息化平臺,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信息與應急平臺,配備視頻系統、GPS衛星定位系統、應急指揮車等應急保障裝備。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建立風險會商、隱患排查、信息發布和督導檢查等制度,提升應急管理處置能力。
2.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保障體系。制定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總體應急預案、分環節應急預案,成立專門應急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應急培訓演練,全面提升快速響應、應急處置和綜合保障能力。按照國家總局監管執法裝備配備目錄,結合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實際需要,在配備檢測設備的基礎上,高標準配備應急裝備,市局、崇禮局配置應急辦公通信、應急車輛、現場檢查采樣取證等應急設備設施。建設適當數量的冬奧會特種成品糧油應急儲備及低溫倉庫,建設集儲存、加工、包裝、配送為一體的成品糧油熟食品、即食品、副食品等糧油制成品配送中心,形成符合國際標準的糧油應急配送體系。建設常用藥品藥械、急救藥品藥械專庫,建立應對突發傳染病、生化恐怖襲擊和其他突發事件的醫藥物資儲備,確保冬奧會所需藥品藥械隨時通過“綠色通道”配送。
3.加強應急管理與風險監控。全市食品藥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環節的重點區域和場所設置食品藥品安全監控點,確定監控聯絡人,加大監控力度,及時發現、果斷處置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加強對食品、飲用水中化學毒物、放射性物質和致命生物制劑的檢測工作。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專項預案體系、食品藥品安全情報信息預報預警體系,一旦發生食品藥品恐怖事件,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各項工作。
(四)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化監控體系
對現有食藥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建立冬奧會食藥安全信息化監控平臺,全天候實時全面掌控奧運食品藥品安全狀況。
1.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數據庫。奧運食品藥品安全數據庫包括奧運食品藥品生產基地(企業)、生產加工企業、進口食品藥品企業、餐飲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倉儲及其相關人員等備案數據,對奧運食品藥品生產基地(企業)及其產品、奧運食品藥品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等進行動態監測的數據和對奧運場館內外現場巡查的數據,同時要納入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日常巡查檢查及檢驗檢測數據、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企業或單位自檢數據。
2.建立健全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信息化平臺。提前3-2年啟動建設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信息化平臺,全面覆蓋主城區、賽區及賽區周邊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在供奧食品基地、加工企業、食品配送中心、奧運場館內的廚房(餐廳)、各種飲食供應點以及供奧藥品生產、運輸、倉儲等節點合理設置24小時網絡監控點,采集相關信息,實現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從生產運輸到餐飲消費的全程監控。把食品藥品安全數據庫數據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并與北京管理部門信息共享。
3.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追溯系統。在大力推進全市食品藥品生產經營領域食品藥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的基礎上,以崇禮區及賽區周邊為重點區域,以供奧食品(食材)藥械為重點品種,建立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追溯數據中心,對各類食品藥品的安全追溯信息進行歸集、查詢、分析、評估、跟蹤、預警;運用RFID電子標簽的智能讀寫、加密通信等功能,結合對運輸車輛的GPS定位系統和溫度、濕度自動記錄裝置,對供奧從生產基地、加工企業、物流配送到餐桌實現全程準確追溯;對藥品的運輸過程嚴格進行登記和記載,尤其對運動員專用品種要建立檔案,做到質量的可追溯性;著力強化動物產品追溯系統建設,通過對養殖基地畜禽產品佩戴耳標、腳標等手段,在屠宰和流通環節應用IC卡、RFID等技術,實現對畜禽產品養殖、收購、屠宰、分割、運輸、銷售等信息的全程追溯。
(五)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
為滿足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檢測的需要,建立由冬奧會場館內外的實驗室檢測體系、冬奧會場館內及周邊快速檢測體系、冬奧會食品備選供應基地和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企業自檢體系組成的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檢測體系,承擔冬奧會食品藥品檢測工作。
1.冬奧會場館內外的實驗室檢測體系。一是分兩期對張家口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進行擴建改造。一期工程計劃在原有基礎上,購置檢驗技術用房6000平方米,完成室內裝修、實驗室臺柜配套設施建設,檢驗能力基本滿足全市日常飲食用藥質量檢驗需要;二期工程規劃在一期擴建改造的基礎上,建設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項目檢驗專門實驗室,新購置實驗室2000平米,配置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高靈敏度離子色譜儀、同位素質譜儀等23臺套專業檢驗儀器設備,滿足冬奧會食品安全技術監控需要。二是新建崇禮區食品檢驗中心。規劃在崇禮區建設具備奧運標準資質的食品實驗室,配置國際一流檢測設備,增加專業技術人員,建成檢測功能齊全、檢測設備完善、檢驗技術手段先進、具備奧運標準的國際一流的檢測機構,2020年底建成,就近承擔冬奧會食品安全檢驗,為風險防控提供技術支撐。三是配套建設壩上生態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中心。規劃在康保縣城建設食用農產品(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實驗室面積3025平方米,購置100多臺套食品、農產品檢驗檢測儀器設備,達到農產品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制品、食品添加劑等20個大類91個項目的檢驗能力,項目檢驗技術、檢驗手段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成為壩上地區最大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同時,對現有張家口糧油質量檢測中心和張北、宣化、懷來、蔚縣4個縣級食品藥品檢測檢驗中心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擴建實驗室、添置更新檢測檢驗儀器設備、充實技術人員等措施,全面提升檢驗能力。
2.建立冬奧會場館內及周邊快速檢測體系。一是配置冬奧會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移動實驗室。規劃配置一臺高標準食品檢驗移動實驗室,配備食品前處理和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液相色譜-串聯質譜等常規檢驗手段,具有固定實驗室的實用功能,能夠自供電源、氣源、水源等,同時配置氣制、液制等尖端分析設備,專門用于冬奧村、競賽場館食品現場檢測,以滿足突發事件處理的需要。二是配備食品藥品檢測車輛。規劃配備食品安全流動檢測車20輛;規劃配備藥品檢測車25輛,裝備國際領先的藥品快速鑒別儀器設備,滿足冬奧會期間藥品快速檢測需要。三是監管部門配備快檢設備。規劃為基層監管人員配備快速檢測設備100套,滿足日常巡查檢查監管執法需要。
3.建設食品供應企業自檢體系。在食品生產銷售企業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檢驗室、快檢室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高標準的食品檢驗中心。冬奧會食品供應生產企業必須建設高標準的食品檢驗中心,對出廠產品實行批批自檢,確保產品全部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冬奧會食品供應種植養殖基地、食品經銷單位、餐飲服務單位必須配備食品檢測室,配備高質量、高標準的檢測設備,嚴格質量檢測。
(六)食品業態綜合治理提升工程
結合食品安全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創建,以崇禮區、橋東區、橋西區、經開區、宣化區及賽區周邊張北縣、赤誠縣、沽源縣等區域為重點,對目前食品生產經營業態進行全面整治提升。
1.規模以上企業規范提升。現有50多家種植和養殖企業、獲證的45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2萬多家食品銷售單位、8000多家餐飲服務單位,要在完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加大監管力度,嚴格落實各項質量管控措施、達到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標準的基礎上,按照冬奧會食品安全標準和規程,進一步提升食品質量管控水平。重點打造一批國際化示范企業,為確定冬奧會食品供應單位奠定基礎。
2.食品交易市場改造提升。食品交易市場不僅是保障供給、平抑物價和建設優質放心“菜籃子”的民生工程,也是展示政府公共事業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全面完成全市所有食用農產品市場改造提升、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監管規定的基礎上,對上述重點區域內9個農產品批發市場、28個食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進行重點改造,切實解決市場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實現場內場外環境同步改善、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同步提升,建設設施完善、環境舒適、管理規范的市場。一是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對破損地面進行修補,對操作臺進行改造,合理設置交易區域,實行分區經營。對垃圾處理設施進行改造,各市場內分段配備垃圾桶20個,增設1處集中統一封閉的垃圾點。規范設置市場內的標識標牌、店招店牌、信息公示欄、文明宣傳標識標語,對市場內破損的制度宣傳欄、標識牌進行更換;對供排水設施及排水管道進行改造,確保排水暢通。對供電設施進行改造,鋪設管線,禁止經營者私拉亂接電線。統一制作各店面字號標牌、店招店牌,達到樣式、顏色、大小一致;統一制作分區標識牌、管理制度及監管信息公示牌。配備防鼠、防蚊、防蠅、防蟑設施和藥物,定期對市場及周邊進行消毒。二是建立或改造食品檢測室。購置適用市場檢測設備、配備必要的檢測試劑,購置用于檢測報告存儲傳送的計算機、打印機及網絡聯結設備等,配備檢測操作平臺及配套設備、冷藏柜。市場內部檢測室全部達到對主要蔬菜等食用農產品日常快檢能力,滿足市場開展快速檢測工作需要。三是設立市場信息公示電子顯示屏。在標準化菜市場醒目位置懸掛一塊電子顯示屏,及時向公眾公示場內食品銷售信息、食品檢測信息、監管工作情況及舉報電話、食品安全警示等,落實市場開辦者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督促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和義務,信守食品安全承諾,誠信規范經營,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創建食品安全城市試點工作。四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嚴格分區管理,規范市場銷售食品擺放,做到各類食品有序陳列。嚴格落實進貨查驗、食品退市、市場準入、環境衛生、文明經商等各項市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購銷臺賬、服務臺賬、顧客投訴處理臺賬、從業人員健康登記臺賬,確保場內經銷的食品全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3.“三小”食品業態整治提升。嚴格落實《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小攤點管理條例》,加強全市“三小”食品業態登記備案管理,建立監管檔案,全面提升全市“三小”食品業態經營管理水平。按照方便群眾、分類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則,規劃重點加大崇禮區、主城區及賽區周邊等區域的集中整治力度。一是治理提升小作坊小餐飲。對上述區域內有固定場所的肉制品、豆制品、面食品、豆芽、鹽漬菜等3350多家地方特色小食品生產小作坊及小餐飲,通過建設集中生產經營區,引導生產經營者進入集中生產區,實現集中管理、規模經營,逐步向企業發展;通過就地改造生產廠房、改進生產制作設備設施等方式,全面提升生產經營水平。二是治理食品流動攤販。通過規劃新建標準化交易市場、統一配置經營設施等措施,對上述區域內15342家小攤販進行集中整治,規范提升經營水平。崇禮區規劃新建5個標準化市場,其他區縣規劃新建10家集中交易標準化市場,使流動攤販退路進市、退路進廳。崇禮城區要力爭流動攤販全部進入市場集中交易經營,取消流動攤販;其他縣區要盡可能多地使流動攤販進市進廳交易,力爭現有流動攤販減少80%。對崇禮區鄉村、上述區域因群眾需要等因素無法進入室內集中交易市場或經營場所的流動攤販,統一制作移動式銷貨車、現場制售餐車、食品經銷柜臺,統一制作工作服裝,在劃定區域、規定時間進行食品制作與銷售。三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在嚴格落實“三小”登記備案管理的基礎上,對上述區域食品生產小作坊、小餐飲、流動攤販嚴格實行“兩證一書一著裝”規范化管理,經營戶穿戴統一制作的服裝衣帽手套,必須公示備案卡、健康證、食品安全承諾書,公開電話,接受監管和社會監督。
4.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重點是加快推進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項目,建設處理廠,購置配套設施及全密閉自動卸載的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車輛,在各類餐館、食堂等安裝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設施設備,對主城區餐廚廢棄物實行統一收集、運輸和處置,力爭2018年底前建成餐廚廢棄物一體化處置體系,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七)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單位選育工程
根據冬奧會食品藥品保障需要和相應食品安全標準,提前3-2年選擇確定冬奧會食品(食材)供應基地、供應單位、藥品藥械供應單位,實行備案管理。制定嚴格的冬奧會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生產加工企業、物流配送單位的資質、操作規程、工作規范;簽訂奧運食品藥品安保責任書,指導制定規范規程及處置突發事件預案,組織開展培訓并投入運行,確保冬奧會食品藥品供應和質量安全。
1.選育種植、養殖基地。選定的蔬菜、肉食、果品等各類基地必須嚴格按相關標準組織生產,確保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和產品質量安全。蔬菜生產基地要堅決控制農藥的使用和采摘前的管理;畜禽養殖基地要嚴格控制激素、抗生素等獸藥的使用,不得使用含有興奮劑類物質或能夠產生相似效用的其他物質,推廣畜禽產品無抗控制技術。供應基地要按照奧運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對產品實行批批自檢,同時做好記錄,確保產品全部合格。從2020年開始定期對備選基地環境(包括空氣、土壤和水環境)進行動態監測,建立安全狀況數據庫,監測合格的,方可向奧運會供應食品。基地產品要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同時對備選基地產品實施動態監測,由各相關部門建立產品安全狀況信息庫,連續檢測合格的產品方可供應奧運會。
2.選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制定或參照相關冬奧會食品加工企業入圍標準、定點供應奧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管辦法,嚴格資質審核,選定我市冬奧會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冬奧會食品供應企業要在實行HACCP管理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冬奧會食品加工標準組織生產,封閉管理,接受有關部門的檢查。企業要按照奧運食品安全標準對出廠產品實行批批自檢,同時做好記錄,確保產品全部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經連續1年以上動態抽樣檢測合格的產品,方可供應奧運會。對選定的企業,有關監管部門要派員駐點、現場監管,確保供應奧運的食品質量安全萬無一失。
3.建立食品采購供應中心。堅持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原則,提前2年按照冬奧會標準,遴選確定奧運食品采購商,建立冬奧會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冬奧會食品物流配送中心,要設立專門的食品倉儲中心,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并嚴格按照相關規程管理;運輸車輛要實行專車專用,封閉運輸,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一配送,設置必要的技術防范和防爆安檢設施;要指定固定人員駕駛,嚴格按照規定路線運送食品;車輛裝載的食品須經安檢合格后,由專人簽封、開封;所有采購食品實行“點對點”運輸,倉儲運輸實行GPS定位,確保全程監控。對冬奧會進口食品,食品供應企業在獲得準入資格的基礎上,要提供符合奧運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產品檢測報告,經復檢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方可進口。
4.選育餐飲服務單位。提前確定冬奧會餐飲服務單位并簽訂協議。為冬奧會提供餐飲服務的廚房、餐廳、各種飲食供應點都要嚴格按照冬奧會餐飲操作規程制作,嚴格對原料采購、貯藏、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關鍵點的控制,從嚴管理食品從業人員,嚴格落實進貨備案登記、檢測檢驗等各項制度。嚴格執行冬奧會餐飲食品衛生設施、環境、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的相關標準,嚴格食品原料、食品溫度、衛生狀況、用餐環境等各方面的管控措施。強化對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因素進行分析評估,加大控制力度,嚴防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各餐飲服務單位必須設置電子監控設備,實時采集信息,實現24小時全程監控。
5.審定藥械供應單位。按照冬奧組委會要求,配合北京市對定點冬奧會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實行嚴格審查,重點審核其資質的合法性、藥械配送供應能力和藥械質量保障能力;監督藥械配送供應企業嚴格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醫療器械經營管理規范》規定儲存和配送藥械,重點強化對競賽場館、訓練場地、非競賽場館醫療站點、流動救護車和定點醫院以及奧運會新聞媒體中心、奧運村等區域內藥械經營使用單位的安全監管;完善各環節藥械追溯體系建設,實現藥械全品種可追溯。
(八)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人才隊伍建設工程
在配備執法裝備、檢測設備、改善辦公業務條件的同時,對全市目前2600多名食藥監管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監管人員素質,新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建立起與保障冬奧會食品安全相適應的基層監管執法機構,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裝備精良、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勤于職守、廉潔高效的監管隊伍。
1.增加人員和編制,充實監管執法、檢測人才隊伍。根據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以及目前監管執法人員整體年齡老化、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實際,規劃在市局、崇禮區及相關區縣增加300名食品藥品監管執法、檢驗檢測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如增加編制確有困難,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引進一批高層次的檢驗檢測人才,建立食品藥品檢驗檢測專業人才庫。進一步充實加強市食品藥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提高食藥安全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2.開展全方位培訓工作,提升食品藥品監管隊伍能力和素質。在對全市食藥監管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監管人員素質的基礎上,重點對市局、崇禮區、主城區及賽區周邊等縣區局的監管執法人員、檢測人員、食品藥品從業人員、志愿者進行重點培訓。在培訓食品藥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重點培訓奧運食品藥品安全標準體系、衛生操作規范、奧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執法裝備及檢驗檢測設備使用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確保能夠圓滿承擔起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各項任務。按照國際標準、奧運思維,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在市內組織培訓班、聘請專家來我市授課的同時,選派政治過硬、綜合素質較強的業務骨干,到國內外相關機構學習研修,特別是要加強與北京相關部門合作,派員到北京進行學習培訓,切實造就一支適應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要求的監管執法、檢測檢驗、工作保障、應急管理隊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是重大的政治任務。各級政府和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把食品藥品安全作為冬奧會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工作日程。從現在開始,各縣區各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研究,明確專門科室、專門人員,著手規劃任務的落實。在著力構建統一權威的食藥監管體制、完善監管執法機制的基礎上,把規劃任務分解到部門科室,明確任務分工、工作進度,落實責任,穩步扎實推進。
(二)開展專題研究。奧運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各職能部門、各科研院校要就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標準、操作規程、保障方案、監管制度、管理措施、技術要求等專題,獨立或聯合北京、秦皇島等地的相關單位,提前開展課題研究。各部門、各縣區、各企業要加強溝通交流,圍繞保障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關鍵技術標準開展聯合攻關,確保各項工作和保障措施提前謀劃、保障到位。
(三)推進項目建設。我市食品藥品安全基礎差、欠賬多,必須積極謀劃、爭取資金,抓緊推進實施一批冬奧會食品藥品安全重點保障項目。各有關單位要對規劃提出的項目,抓緊做好進一步謀劃與論證,條件成熟的,抓緊推進,爭取及早組織實施;根據實際需要積極謀劃和實施新的冬奧會食品安全保障項目,確保到2022年前達到冬奧會食品安全保障要求。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