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關于印發《2018年“三品一標”工作要點》的通知(中綠辦〔2018〕23號)

   2018-03-12 396
核心提示:各省級三品一標工作機構:2017年,三品一標工作在整個工作系統的共同努力下,數量規模穩步增長,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可靠,品牌影響
各省級“三品一標”工作機構:
 
    2017年,“三品一標”工作在整個工作系統的共同努力下,數量規模穩步增長,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可靠,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質量興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部“農業質量年”工作部署,在認真總結2017年工作的基礎上,中心研究制定了《2018年“三品一標”工作要點》,現予印發,望各工作機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2018年3月2日
 
    2018年“三品一標”工作要點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2018年是“三品一標”工作職能整合、整體推進元年,“三品一標”工作系統要在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1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質量興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和“農業質量年”的總體部署,以“提質量、樹品牌、增效益、促發展”為工作目標,堅持質量第一,堅持統籌協調,堅持改革創新,同心協力,真抓實干,努力開創“三品一標”事業發展新局面,為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積極作用。
 
    一、精準發力,統籌協調,推進“三品一標”高質量發展
 
    (一)提升綠色食品發展質量。保持綠色食品總量穩中有增,續展率穩定在65%以上。著力優化產業結構,鼓勵龍頭企業申報綠色食品。調整產品結構,鼓勵發展深加工產品、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優化區域布局,優先在“三區三園”、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重點區域發展綠色食品,支持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強質量監督檢查,確保綠色食品產品質量安全。督促指導獲證企業積極用標、規范用標,提升綠色食品品牌形象。
 
    (二)擴大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競爭優勢。積極利用農業系統資源條件,充分發揮工作體系優勢,推進有機農業發展,實現認證總量持續增長,再認證率保持在85%以上,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擴大境外認證,增強為獲證企業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品牌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三)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修訂《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和相關配套制度,提高登記保護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立足獨特產地環境和人文歷史,著力保持地標產品的獨特品質。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打造知名的地理標志品牌,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做好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加強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密切跟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籌備第二批中歐互認產品清單,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國際貿易。
 
    (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制度改革。主動加強溝通,積極爭取支持,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及配套制度規范文件的修訂發布工作。及時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全面宣貫新的技術規范和制度安排。協調有序地做好職能轉接有關工作,推進轉接工作平穩過渡。指導協調地方開展無公害農產品認定,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五) 樹立“三品一標”品牌整體形象。突出各自特色,樹立綠色食品精品形象,打造農產品地理標志知名品牌,提升中綠華夏有機食品品牌忠誠度。抓住“品牌提升年”契機,利用農交會、茶博會、綠博會、有機博覽會、農業品牌目錄等平臺和渠道,充分展示“三品一標”品牌形象。深入挖掘示范典型,重點打造一批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提升“三品一標”知名度和美譽度。積極探索農產品地理標志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融合發展、共享發展,實現品牌疊加效應。
 
    二、從嚴審查,強化監管,維護“三品一標”品牌公信力
 
    (六)提高準入門檻。研究提高綠色食品種植類產品產地面積、養殖類產品養殖規模申報門檻。對審核中發現的風險高、問題多的申報主體及產品,加大現場核查力度。將企業內檢員作為綠色食品申報主體資質條件,在現有基礎上加快推進。對有機蔬菜等高風險項目進行認證前評估調研,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受理。
 
    (七)從嚴審查把關。突出綠色食品審查重點,嚴格現場檢查,探索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以及第三方監督等措施,確?,F場檢查真實有效;加大省級續展工作的抽查和核查力度。建立健全一審通過率、專家評審會發現問題、續展核查情況等通報反饋制度。繼續規范有機農產品認證,優化再認證項目計劃管理,組織跨省交流檢查、集中綜合審核。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現場核查工作,切實把好材料審核關口。
 
    (八)強化證后監管。嚴格落實綠色食品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風險預警、產品公告等監管制度。開展綠色食品質量安全示范企業創建試點,帶動質量管控水平整體提升。研究采取產品包裝標簽變更備案制度等措施,主動防范和應對市場監管風險。全年抽檢綠色食品產品2300個。強化中綠華夏認證有機農產品質量監督,全年抽檢有機產品200個,開展對55家獲證企業不通知檢查。對有機產品重點銷售城市開展市場監察,督促企業規范用標,做好防偽標簽和銷售證發放管理工作。加強地理標志證書持有人和標志使用人管理,開展30個產品的安全指標和品質指標監測抽檢。建立完善應急工作制度、輿情監測制度,研究制定“三品一標”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九)推進質量追溯。按照部里統一部署,積極配合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納入質量追溯管理,推動獲證產品信息、證后監管信息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對接,逐步實現獲證產品源頭可追溯、信息可查詢。
 
    三、加強宣傳,拓展市場,提升“三品一標”品牌影響力
 
    (十)全面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重點加強綠色食品宣傳,提升綠色食品知名度、美譽度,使標志形象深入人心,發展理念廣為傳播,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力爭讓綠色食品品牌家喻戶曉。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發展”為主題,舉辦“綠色食品宣傳月”活動,組織開展綠色食品進社區、進學校、進超市等集中宣傳活動。指導、鼓勵、支持各地以電視臺、電臺、報刊、互聯網為平臺,以車站、港口、機場、高速公路廣告牌為節點,開展綠色食品品牌形象宣傳,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和有機農產品宣傳活動。開展大型紀錄片《源味中國》、“世界知識產權日”農產品地理標志宣傳活動,講好中綠華夏有機品牌故事。完善制作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宣講模板和專題片。
 
    (十一)精心組織辦好專業展會。按照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信息化、國際化要求,辦好第十九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展示成果、推動交流、促進貿易,努力打造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專業展會。組織舉辦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農產品地理標志專展等活動。支持有關地區辦好區域性綠博會、推介會等活動。組織企業“走出去”參加“德國有機產品博覽會”、“日本國際食品飲料博覽會”、“新加坡亞洲國際食品與飲料展覽會”等活動,拓展貿易,促進交流。
 
    (十二)指導支持專業營銷平臺建設。指導支持經銷商建設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專營店、專柜,搭建專業營銷平臺。指導營銷企業按照《綠色食品標志營銷形象應用規范設計手冊》,規范使用綠色食品標志,提升品牌形象。積極開拓專業營銷網絡,搭建線上線下交易平臺。支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專業電商平臺建設,實現與獲證企業有效對接。引導建立一支“三品一標”專業營銷隊伍,拓展市場,服務企業。
 
    四、延伸產業鏈條,強化示范服務,增強“三品一標”品牌效應
 
    (十三)提升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管理水平。依托“三區三園”和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重點發展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嚴把創建審核,強化退出機制,嚴控超大規?;?、蔬菜水果基地創建。落實基地年度檢查和抽檢、中心督導及綠辦約談制度,強化基地屬地管理職責。切實推動基地原料與申報企業供需對接。
 
    (十四)穩步推進“三產”融合和有機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以首批示范園為范本,力爭在每個省份布局發展綠色食品或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使示范園區成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優勢發揮的平臺、文化與形象展示的窗口、標準化生產的樣板。修訂完善《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有效提升基地管理水平。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建設。
 
    (十五)擴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推廣應用。支持協會加快綠色生資發展,推動綠色生資在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中的推廣應用,促進綠色食品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與綠色生資對接,保障基地原料和獲證產品質量。
 
    (十六)做好產業扶貧工作。按照部里扶貧工作統一部署要求,充分發揮“三品一標”在產業扶貧、品牌扶貧、市場扶貧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和重要作用,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三品一標”,促進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積極落實對國家級貧困縣及相關地區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收費減免政策。支持貧困地區創建標準化生產基地。組織和幫助貧困地區“三品一標”獲證企業開展品牌宣傳、市場推介等活動。支持重點貧困地區舉辦“三品一標”培訓班。
 
    五、強化技術支撐,提升保障能力,夯實“三品一標”事業發展基礎
 
    (十七)完善標準體系。保持綠色食品標準先進性,啟動綠色食品品質、營養功能評價標準課題研究,組織完成部里有關標準課題跟蹤評價、風險評估、標準梳理等研究工作。制定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制修訂技術規范,組織完成綠色食品17項標準制修訂和100項生產操作規程編制工作,組織完成58類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檢測目錄跟蹤評價及修訂工作。探索制定農產品地理標志特征特性描述規范。
 
    (十八)做好標識與商標保護與管理。積極開展綠色食品商標境內外注冊、續展工作,委托專業機構加強商標保護與維權工作。修訂《綠色食品商標標志設計使用規范手冊》。推進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以及有機博覽會服務商標的注冊和保護。
 
    (十九)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按照部里統一部署,做好“三品一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工作。加快頂層設計,研究制定“三品一標”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做好現有業務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優化、擴展功能,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加強中心網站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功能作用。推廣應用部政務外網辦公系統,提高中心辦公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平臺做好統計工作,開展統計分析,為事業發展提供決策信息支持。
 
    (二十)加強理論政策與技術研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動員各方力量,組織開展“三品一標”重大專題研究。圍繞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和重要工作,深入開展專題調研,推動事業發展與工作機制改革創新。加強合作,開展研究,啟動華夏有機農業研究院和研究試驗站工作,開展有機農業技術相關研究推廣工作。加強“三品一標”智庫建設,發揮專家學者在科研、咨詢、決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發布“三品一標”年度發展報告。
 
    (二十一)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做好部里交辦的農產品地理標志、有機農業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通過學術研討、產品推介、交流互訪、技術合作等方式,提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組織開展綠色食品境外檢查,擴大中綠華夏有機農產品境外認證,加強與境外有機認證機構的合作,實現多標認證同步進行,一次審查、多方有效。
 
    六、強化責任意識,提升能力水平,加強“三品一標”體系隊伍建設
 
    (二十二)加強工作隊伍建設。明確各級工作機構職責,壓實申請受理、材料審核、現場檢查、證后監管等工作責任,嚴格把關,防范風險。加強檢查員、監管員、內檢員、核查員等專業人員工作考評,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約束激勵機制。加大培訓力度,提升“三品一標”工作隊伍能力水平,重點強化綠色食品市縣級工作隊伍能力建設。加強中心與各地“三品一標”工作機構溝通聯系,引導發揮整體優勢,增強工作合力。
 
    (二十三)加強檢測體系建設。修訂發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檢測機構管理辦法》,整合現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檢測業務,提高檢測體系整體服務能力。組織開展檢測機構飛行檢查活動。統籌做好新增機構遴選考核工作。配合做好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工作。嚴格督促落實抽樣檢測相關規定。
 
    (二十四)充分發揮協會作用。支持綠色食品協會開展綠色食品生產資料推廣應用、綠色有機農業理論技術研究、誠信體系建設、信息咨詢服務、地標專業委員會成立等工作。支持優農協會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產銷對接等工作。協助做好協會換屆工作。
 
    2018年,“三品一標”事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整個工作系統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推動“三品一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滿足城鄉人民對優質化、特色化、綠色化、品牌化農產品需求做出積極貢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