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農藥登記資料要求 (農業部公告第2569號)

   2019-09-18 310
核心提示: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登記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我部制定了《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現予公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登記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我部制定了《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現予公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農  業  部
 
    2017年9月13日
 
    農藥登記資料要求
 
    第一章 總 則
 
    1.1為科學評價申請登記的農藥產品,規范農藥登記申請資料,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和《農藥登記管理辦法》,制定本要求。
 
    1.2農藥登記申請資料包括登記試驗資料及評估報告、農藥產品質量標準及其檢測方法、標簽和說明書樣張、綜述報告、與登記相關的其他證明文件、產品安全數據單、申請表、申請人證明文件、申請人聲明、參考文獻等。
 
    申請資料引用的文獻或者數據應當注明著作名稱、刊物名稱及卷、期、頁等;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應當提供資料所有者許可使用的證明文件。外文資料應當按照要求提供中文譯本。
 
    1.3登記試驗資料包括產品化學、毒理學、藥效、殘留和環境影響等試驗報告及評估報告。因安全性、穩定性等原因在使用時添加指定助劑的農藥產品,應當提交添加該助劑的農藥樣品完成的登記試驗資料。
 
    本要求第三章至第七章明確了化學農藥、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衛生用農藥的登記試驗資料要求。
 
    1.4農藥原藥(母藥)、制劑、衛生用農藥、殺鼠劑、登記變更和用于特色小宗作物的農藥等登記資料要求見附件1~6。
 
    藥效試驗區域選擇應當符合附件7的有關規定。殘留試驗的作物分類和試驗點數應當符合附件8和附件9的有關規定。
 
    1.5申請人應提供1份紙質文件原件,按附件中的資料分類和項目排序,編排目錄和頁碼,中文字號不小于宋體4號字,英文字號不小于11號,用A4紙以單冊或分冊裝訂。同時提交電子文檔,電子文檔應當與紙質文件的內容一致。
 
    1.6申請新農藥登記,應提供有效成分標準品2克,主要代謝物和相關雜質標準品0.5克,原藥(母藥)樣品100克(毫升),制劑樣品250克(毫升)。
 
    1.7 申請相同農藥登記應進行相同農藥認定,相同農藥認定規范見附件10。
 
    1.8農藥名稱應當使用中文通用名或簡化通用名,不得使用商品名稱。新農藥登記應當提供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稱命名依據。農藥名稱命名原則見附件11。
 
    1.9 農藥產品有效成分含量和劑型的設定應當符合提高產品質量、保護環境、方便質量檢測和有效使用的原則。農藥產品有效成分含量設定原則見附件12;農藥制劑不同劑型產品質量規格及其理化性質項目見附件13。國家標準中未規定的劑型,應當提交劑型確定依據或說明。
 
    1.10農藥產品毒性按急性毒性分級,農藥產品毒性分級標準見附件14。
 
    1.11本要求未涉及的特殊情形,按照《農藥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可以要求申請人提供補充資料。
 
    1.12農藥登記資料由農業部所屬的負責農藥檢定工作的機構保存。農業部批準登記的新農藥登記資料永久保存;其他產品的登記資料應當保存至農藥退市后5年,退市后申請人可以申請取回,未取回的予以銷毀。
 
    農業部未批準登記的登記資料,自做出不予批準決定之日起保存5年,期滿后1年內可申請取回,未取回的予以銷毀。申請人在5年內重新申請登記的,登記試驗報告可使用副本。
 
    農藥登記申請的審查和評審意見與相應登記資料保存期限相同。
 
    1.13農藥登記證號格式為:產品類別代碼+年號+順序號。產品類別代碼為PD,衛生用農藥的產品類別代碼為WP。年號為核發農藥登記證時的年份,用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順序號用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二章 術語和定義
 
    2.1 新農藥,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中國批準登記的農藥,包括新農藥原藥(母藥)和新農藥制劑。
 
    2.2 有效成分,是指農藥產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定化學結構成分或生物體。
 
    2.3原藥,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得到的由有效成分及有關雜質組成的產品,必要時可加入少量的添加劑。
 
    2.4母藥,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得到的由有效成分及有關雜質組成的產品,可能含有少量必需的添加劑和適當的稀釋劑。
 
    2.5制劑,是指由農藥原藥(母藥)和適宜的助劑加工成的,或由生物發酵、植物提取等方法加工而成的狀態穩定的產品。
 
    2.6助劑,是指除有效成分以外,任何被添加在農藥產品中,本身不具有農藥活性和有效成分功能,但能夠或者有助于提高、改善農藥產品理化性能的單一組分或者多個組分的物質。
 
    2.7雜質和相關雜質,雜質是指農藥在生產和儲存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相關雜質是指與農藥有效成分相比,農藥在生產和儲存過程中所含有或產生的對人類和環境具有明顯毒害、對使用作物產生藥害、引起農產品污染、影響農藥產品質量穩定性或引起其他不良影響的雜質。
 
    2.8相同原藥,是指申請登記的原藥與已取得登記的原藥相比,有效成分含量和其他主要質量規格不低于已登記的原藥,且含有的雜質產生的不良影響與已登記的原藥基本一致或小于已登記的原藥。
 
    2.9相同制劑,是指申請登記的制劑與已取得登記的制劑相比,產品中有效成分含量、其他限制性組分的種類和含量、產品劑型與登記產品相同,其他助劑未顯著增加產品毒性和環境風險,主要質量規格不低于已登記產品,且所使用的原藥為相同原藥的制劑。
 
    2.10相似制劑,是指申請登記的制劑與已取得登記的制劑相比,有效成分、含量和劑型相同,其他組成成分不同的制劑。
 
    2.11新劑型制劑,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與已登記過的有效成分相同,而劑型尚未登記的制劑。
 
    2.12 新含量制劑,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和劑型與已登記過的相同,而含量(混配制劑配比不變)尚未登記的制劑。
 
    2.13 新混配制劑,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和劑型與已登記過的相同,而首次混配兩種以上農藥有效成分的制劑,或雖已有相同有效成分混配產品登記,但配比不同的制劑。
 
    2.14 新使用范圍,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與已登記過的相同,而使用范圍尚未登記過的。
 
    2.15 新使用方法,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和使用范圍與已登記過的相同,而使用方法尚未登記過的。
 
    2.16 化學農藥,是指利用化學物質人工合成的農藥。
 
    2.17 生物化學農藥,是指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的農藥:一是對防治對象沒有直接毒性,而只有調節生長、干擾交配或引誘等特殊作用;二是天然化合物,如果是人工合成的,其結構應與天然化合物相同(允許異構體比例的差異)。主要包括以下類別:
 
    2.17.1化學信息物質,是指由動植物分泌的,能改變同種或不同種受體生物行為的化學物質。
 
    2.17.2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指由植物或微生物產生的,對同種或不同種植物的生長發育(包括萌發、生長、開花、受精、座果、成熟及脫落的過程)具有抑制、刺激等作用或調節植物抗逆境(寒、熱、旱、濕、風、病蟲害)的化學物質。
 
    2.17.3天然昆蟲生長調節劑,是指由昆蟲產生的對昆蟲生長過程具有抑制、刺激等作用的化學物質。
 
    2.17.4天然植物誘抗劑,是指能夠誘導植物對有害生物侵染產生防衛反應,提高其抗性的天然源物質。
 
    2.17.5其他生物化學農藥,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滿足生物化學農藥定義的物質。
 
    2.18 微生物農藥,是指以細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動物或基因修飾的微生物等活體為有效成分的農藥。
 
    2.19 植物源農藥,是指有效成分直接來源于植物體的農藥。
 
    2.20 衛生用農藥,是指用于預防、控制人生活環境和農林業中養殖業動物生活環境的蚊、蠅、蜚蠊、螞蟻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農藥。按其使用場所和使用方式分為家用衛生殺蟲劑和環境衛生殺蟲劑兩類。家用衛生殺蟲劑主要是指使用者不需要做稀釋等處理在居室直接使用的衛生用農藥;環境衛生殺蟲劑主要是指經稀釋等處理在室內外環境中使用的衛生用農藥。
 
    2.21 殺鼠劑,是指用于預防、控制鼠類等有害嚙齒類動物的農藥。
 
    2.22 農藥主要代謝物,是指農藥使用后,在作物中、動物體內、環境(土壤、水和沉積物)中的,摩爾分數或放射性強度比例大于10%的代謝物。
 
    第三章 化學農藥
 
    3.1化學農藥原藥(母藥)
 
    3.1.1產品化學
 
    3.1.1.1有效成分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3.1.1.2生產工藝
 
    3.1.1.2.1原材料描述
 
    3.1.1.2.2化學反應方程式
 
    3.1.1.2.3生產工藝說明
 
    3.1.1.2.4生產工藝流程圖
 
    3.1.1.2.5生產裝置工藝流程圖及描述
 
    3.1.1.2.6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3.1.1.3理化性質
 
    3.1.1.3.1有效成分理化性質
 
    3.1.1.3.2原藥(母藥)理化性質
 
    3.1.1.4全組分分析
 
    3.1.1.4.1全組分分析試驗報告
 
    3.1.1.4.2雜質形成分析
 
    3.1.1.4.3有效成分含量及雜質限量
 
    3.1.1.5產品質量規格
 
    3.1.1.5.1外觀
 
    3.1.1.5.2有效成分含量
 
    3.1.1.5.3相關雜質含量
 
    3.1.1.5.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3.1.1.5.5酸度、堿度或pH范圍
 
    3.1.1.5.6不溶物
 
    3.1.1.5.7水分或加熱減量
 
    3.1.1.6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3.1.1.6.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3.1.1.6.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3.1.1.6.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3.1.1.7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3.1.1.8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3.1.1.9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等
 
    3.1.2毒理學
 
    3.1.2.1急性毒性試驗
 
    3.1.2.1.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3.1.2.1.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3.1.2.1.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3.1.2.1.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3.1.2.1.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3.1.2.1.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3.1.2.2急性神經毒性試驗資料
 
    3.1.2.3 遲發性神經毒性試驗資料
 
    3.1.2.4 亞慢(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1.2.4.1 亞慢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3.1.2.4.2亞慢(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3.1.2.4.3 亞慢(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3.1.2.5 致突變性試驗資料
 
    3.1.2.6 生殖毒性試驗資料
 
    3.1.2.7致畸性試驗資料
 
    3.1.2.8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試驗資料
 
    3.1.2.9代謝和毒物動力學試驗資料
 
    3.1.2.10內分泌干擾作用試驗資料
 
    3.1.2.11 人群接觸情況調查資料
 
    3.1.2.12 相關雜質和主要代謝/降解物毒性資料
 
    3.1.2.13 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和急性參考劑量(ARfD)資料
 
    3.1.2.14 中毒癥狀、急救及治療措施資料
 
    3.1.3 環境影響
 
    3.1.3.1實驗室降解試驗資料
 
    3.1.3.1.1水解試驗資料
 
    3.1.3.1.2水中光解試驗資料
 
    3.1.3.1.3土壤表面光解試驗資料
 
    3.1.3.2實驗室代謝試驗資料
 
    3.1.3.2.1土壤好氧代謝試驗資料
 
    3.1.3.2.2土壤厭氧代謝試驗資料
 
    3.1.3.2.3水-沉積物系統好氧代謝試驗資料
 
    3.1.3.3土壤吸附(淋溶)試驗資料
 
    3.1.3.4環境分析方法
 
    3.1.3.4.1在水中的分析方法及驗證
 
    3.1.3.4.2在土壤中的分析方法及驗證
 
    3.1.3.5鳥類毒性試驗資料
 
    3.1.3.5.1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3.1.3.5.2鳥類短期飼喂毒性試驗資料
 
    3.1.3.5.3鳥類繁殖試驗資料
 
    3.1.3.6 水生生物毒性試驗資料
 
    3.1.3.6.1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1.3.6.2魚類早期階段毒性試驗資料
 
    3.1.3.6.3魚類生命周期試驗資料
 
    3.1.3.6.4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3.1.3.6.5大型溞繁殖試驗資料
 
    3.1.3.6.6綠藻生長抑制試驗資料
 
    3.1.3.6.7水生植物毒性試驗資料
 
    3.1.3.6.8魚類生物富集試驗資料
 
    3.1.3.6.9水生生態模擬系統(中宇宙)試驗資料
 
    3.1.3.7陸生非靶標節肢動物毒性試驗資料
 
    3.1.3.7.1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3.1.3.7.2蜜蜂急性接觸毒性試驗資料
 
    3.1.3.7.3蜜蜂幼蟲發育毒性試驗資料
 
    3.1.3.7.4蜜蜂半田間試驗資料
 
    3.1.3.7.5家蠶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1.3.7.6家蠶慢性毒性試驗資料
 
    3.1.3.7.7寄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1.3.7.8捕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1.3.8土壤生物毒性試驗資料
 
    3.1.3.8.1蚯蚓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1.3.8.2蚯蚓繁殖毒性試驗資料
 
    3.1.3.8.3土壤微生物影響(氮轉化法)試驗資料
 
    3.1.3.9肉食性動物二次中毒資料
 
    3.1.3.10內分泌干擾作用資料
 
    3.1.3.11環境風險評估需要的其他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3.2 化學農藥制劑
 
    3.2.1產品化學
 
    3.2.1.1有效成分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3.2.1.2原藥(母藥)基本信息
 
    3.2.1.3產品組成
 
    3.2.1.4加工方法描述
 
    3.2.1.4.1工藝流程圖
 
    3.2.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3.2.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3.2.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3.2.1.5理化性質
 
    3.2.1.6產品質量規格
 
    3.2.1.6.1外觀
 
    3.2.1.6.2有效成分含量
 
    3.2.1.6.3相關雜質含量
 
    3.2.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3.2.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3.2.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3.2.1.7.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3.2.1.7.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3.2.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3.2.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3.2.1.9常溫儲存穩定性試驗資料
 
    3.2.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3.2.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3.2.2 毒理學
 
    3.2.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3.2.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3.2.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3.2.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3.2.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3.2.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3.2.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3.2.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3.2.3 藥效
 
    3.2.3.1效益分析
 
    3.2.3.1.1申請登記作物及靶標生物概況
 
    3.2.3.1.2 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3.2.3.2藥效試驗資料
 
    3.2.3.2.1 室內生物活性試驗資料
 
    3.2.3.2.2 室內作物安全性試驗資料
 
    3.2.3.2.3 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3.2.3.2.4大區藥效試驗資料
 
    3.2.3.3抗性風險評估資料
 
    3.2.3.3.1室內抗性風險試驗資料
 
    3.2.3.3.2田間抗性風險監測方法
 
    3.2.3.4其他資料
 
    3.2.3.4.1對田間主要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的影響
 
    3.2.3.4.2對鄰近作物的影響
 
    3.2.3.4.3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3.2.3.4.4境外在該作物或防治對象的登記使用情況
 
    3.2.3.4.5其他與該農藥品種和使用范圍有關的資料
 
    3.2.3.5 綜合評估報告
 
    3.2.4 殘留
 
    3.2.4.1植物中代謝試驗資料
 
    3.2.4.2 動物中代謝試驗資料
 
    3.2.4.3環境中代謝試驗資料
 
    3.2.4.4農藥殘留儲藏穩定性試驗資料
 
    3.2.4.5殘留分析方法
 
    3.2.4.6農作物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3.2.4.7加工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3.2.4.8其他國家登記作物及殘留限量資料
 
    3.2.4.9膳食風險評估報告
 
    3.2.5 環境影響
 
    3.2.5.1原藥(母藥)環境試驗摘要
 
    3.2.5.2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3.2.5.3水生生物毒性試驗資料
 
    3.2.5.3.1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2.5.3.2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3.2.5.3.3綠藻生長抑制試驗資料
 
    3.2.5.4 陸生非靶標節肢動物毒性試驗
 
    3.2.5.4.1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3.2.5.4.2蜜蜂急性接觸毒性試驗資料
 
    3.2.5.4.3家蠶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2.5.4.4家蠶慢性毒性試驗資料
 
    3.2.5.4.5寄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2.5.4.6捕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2.5.5桑葉最終殘留試驗資料
 
    3.2.5.6蚯蚓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3.2.5.7環境風險評估需要的其他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3.2.5.8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第四章 生物化學農藥
 
    4.1 生物化學農藥原藥(母藥)
 
    4.1.1產品化學
 
    4.1.1.1有效成分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4.1.1.2生產工藝
 
    4.1.1.2.1原材料描述
 
    4.1.1.2.2化學反應方程式或生物學反應描述
 
    4.1.1.2.3生產工藝說明
 
    4.1.1.2.4生產工藝流程圖
 
    4.1.1.2.5生產裝置工藝流程圖及描述
 
    4.1.1.2.6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4.1.1.3理化性質
 
    4.1.1.3.1有效成分理化性質
 
    4.1.1.3.2原藥(母藥)理化性質
 
    4.1.1.4全組分分析
 
    4.1.1.4.1全組分分析試驗報告
 
    4.1.1.4.2雜質形成分析
 
    4.1.1.4.3有效成分含量及雜質限量
 
    4.1.1.5產品質量規格
 
    4.1.1.5.1外觀
 
    4.1.1.5.2有效成分含量
 
    4.1.1.5.3相關雜質含量
 
    4.1.1.5.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4.1.1.5.5酸度、堿度或pH范圍
 
    4.1.1.5.6不溶物
 
    4.1.1.5.7水分或加熱減量
 
    4.1.1.6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4.1.1.6.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4.1.1.6.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4.1.1.6.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4.1.1.7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4.1.1.8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4.1.1.9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等
 
    4.1.2毒理學
 
    4.1.2.1基本毒理學資料
 
    4.1.2.1.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4.1.2.1.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4.1.2.1.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4.1.2.1.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4.1.2.1.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4.1.2.1.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4.1.2.1.7亞慢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4.1.2.1.8 致突變性試驗資料
 
    4.1.2.2補充毒理學試驗資料
 
    4.1.2.3人群接觸情況調查資料
 
    4.1.2.4 相關雜質和主要代謝/降解物毒性資料
 
    4.1.2.5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和急性參考劑量(ARfD)資料
 
    4.1.2.6中毒癥狀、急救及治療措施資料
 
    4.1.3環境影響
 
    4.1.3.1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4.1.3.2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4.1.3.3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4.1.3.4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4.2 生物化學農藥制劑
 
    4.2.1產品化學
 
    4.2.1.1有效成分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4.2.1.2原藥(母藥)基本信息
 
    4.2.1.3產品組成
 
    4.2.1.4加工方法描述
 
    4.2.1.4.1工藝流程圖
 
    4.2.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4.2.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4.2.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4.2.1.5理化性質
 
    4.2.1.6產品質量規格
 
    4.2.1.6.1外觀
 
    4.2.1.6.2有效成分含量
 
    4.2.1.6.3相關雜質含量
 
    4.2.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4.2.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4.2.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4.2.1.7.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4.2.1.7.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4.2.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4.2.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4.2.1.9常溫儲存穩定性試驗資料
 
    4.2.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4.2.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4.2.2毒理學
 
    4.2.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4.2.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4.2.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4.2.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4.2.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4.2.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4.2.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4.2.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4.2.3藥效
 
    4.2.3.1效益分析
 
    4.2.3.1.1申請登記作物及靶標生物概況
 
    4.2.3.1.2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4.2.3.2藥效試驗資料
 
    4.2.3.2.1 室內生物活性試驗資料
 
    4.2.3.2.2 室內作物安全性試驗資料
 
    4.2.3.2.3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4.2.3.2.4大區藥效試驗資料
 
    4.2.3.3其他資料
 
    4.2.3.3.1對田間主要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的影響
 
    4.2.3.3.2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4.2.3.4 綜合評估報告
 
    4.2.4殘留
 
    4.2.4.1植物中代謝試驗資料
 
    4.2.4.2 動物中代謝試驗資料
 
    4.2.4.3環境中代謝試驗資料
 
    4.2.4.4農藥殘留儲藏穩定性試驗資料
 
    4.2.4.5殘留分析方法
 
    4.2.4.6農作物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4.2.4.7加工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4.2.4.8其他國家登記作物及殘留限量資料
 
    4.2.4.9膳食風險評估報告
 
    4.2.5環境影響
 
    4.2.5.1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4.2.5.2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4.2.5.3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4.2.5.4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第五章 微生物農藥
 
    5.1 微生物農藥母藥
 
    5.1.1產品化學及生物學特性
 
    5.1.1.1有效成分識別、生物學特性及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5.1.1.2菌種描述
 
    5.1.1.2.1菌種來源
 
    5.1.1.2.2寄主范圍
 
    5.1.1.2.3傳播擴散能力
 
    5.1.1.2.4歷史及應用情況
 
    5.1.1.2.5菌種保藏情況
 
    5.1.1.3生產工藝
 
    5.1.1.3.1原材料描述
 
    5.1.1.3.2生產工藝說明
 
    5.1.1.3.3生產工藝流程圖
 
    5.1.1.3.4生產裝置工藝流程圖及描述
 
    5.1.1.3.5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5.1.1.4理化性質
 
    5.1.1.5產品組分分析報告
 
    5.1.1.6產品質量規格
 
    5.1.1.6.1外觀
 
    5.1.1.6.2有效成分含量
 
    5.1.1.6.3微生物污染物及有害雜質含量
 
    5.1.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5.1.1.6.5酸度、堿度或pH范圍
 
    5.1.1.6.6不溶物
 
    5.1.1.6.7水分或加熱減量
 
    5.1.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5.1.1.7.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5.1.1.7.2有效成分、微生物污染物及有害雜質、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5.1.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5.1.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5.1.1.9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5.1.1.10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等
 
    5.1.2毒理學
 
    5.1.2.1有關確認有效成分不是人或其他哺乳動物的已知病原體的證明資料
 
    5.1.2.2基本毒理學資料
 
    5.1.2.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5.1.2.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5.1.2.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5.1.2.2.4眼睛刺激性試驗/感染性試驗資料
 
    5.1.2.2.5致敏性試驗、有關接觸人員的致敏性病例情況調查資料和境內外相關致敏性病例報道
 
    5.1.2.2.6急性經口致病性試驗資料
 
    5.1.2.2.7 急性經呼吸道致病性試驗資料
 
    5.1.2.2.8急性注射致病性試驗資料
 
    5.1.2.2.9細胞培養試驗資料
 
    5.1.2.3補充毒理學資料
 
    5.1.2.4人群接觸情況調查資料
 
    5.1.2.5 中毒癥狀、急救及治療措施資料
 
    5.1.3環境影響
 
    5.1.3.1鳥類毒性試驗資料
 
    5.1.3.2蜜蜂毒性試驗資料
 
    5.1.3.3 家蠶毒性試驗資料
 
    5.1.3.4魚類毒性試驗資料
 
    5.1.3.5大型溞毒性試驗資料
 
    5.1.3.6微生物增殖試驗資料
 
    5.2 微生物農藥制劑
 
    5.2.1產品化學及生物學特性
 
    5.2.1.1有效成分識別、生物學特性及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5.2.1.2母藥基本信息
 
    5.2.1.3產品組成
 
    5.2.1.4加工方法描述
 
    5.2.1.4.1工藝流程圖
 
    5.2.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5.2.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5.2.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5.2.1.5理化性質
 
    5.2.1.6產品質量規格
 
    5.2.1.6.1外觀
 
    5.2.1.6.2有效成分含量
 
    5.2.1.6.3微生物污染物及有害雜質含量
 
    5.2.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5.2.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5.2.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5.2.1.7.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5.2.1.7.2有效成分、微生物污染物及有害雜質、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5.2.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5.2.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5.2.1.9儲存穩定性
 
    5.2.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5.2.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5.2.2毒理學
 
    5.2.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5.2.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5.2.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5.2.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5.2.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5.2.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5.2.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5.2.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5.2.3藥效
 
    5.2.3.1效益分析
 
    5.2.3.1.1申請登記作物及靶標生物概況
 
    5.2.3.1.2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5.2.3.2藥效試驗資料
 
    5.2.3.2.1 室內生物活性試驗資料
 
    5.2.3.2.2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5.2.3.2.3大區藥效試驗資料
 
    5.2.3.3其他資料
 
    5.2.3.3.1對田間主要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的影響
 
    5.2.3.3.2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5.2.3.4 綜合評估報告
 
    5.2.4殘留
 
    經毒理學測定表明存在毒理學意義的,應根據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要求,提交農產品中該類物質的殘留資料。
 
    5.2.5環境影響
 
    5.2.5.1鳥類毒性試驗資料
 
    5.2.5.2蜜蜂毒性試驗資料
 
    5.2.5.3 家蠶毒性試驗資料
 
    5.2.5.4魚類毒性試驗資料
 
    5.2.5.5大型溞毒性試驗資料
 
    第六章 植物源農藥
 
    6.1 植物源農藥母藥(原藥)
 
    6.1.1產品化學
 
    6.1.1.1產品識別
 
    6.1.1.1.1產品名稱
 
    6.1.1.1.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6.1.1.2生產工藝
 
    6.1.1.2.1原材料描述
 
    6.1.1.2.2生產工藝說明
 
    6.1.1.2.3生產工藝流程圖
 
    6.1.1.2.4生產裝置工藝流程圖及描述
 
    6.1.1.2.5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6.1.1.3理化性質
 
    6.1.1.3.1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理化性質
 
    6.1.1.3.2母藥理化性質
 
    6.1.1.4組分分析
 
    6.1.1.4.1組分分析試驗報告
 
    6.1.1.4.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含量及相關雜質限量
 
    6.1.1.5產品質量規格
 
    6.1.1.5.1外觀
 
    6.1.1.5.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含量
 
    6.1.1.5.3相關雜質含量
 
    6.1.1.5.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6.1.1.5.5酸度、堿度或pH范圍
 
    6.1.1.5.6不溶物
 
    6.1.1.6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6.1.1.6.1產品鑒別試驗方法
 
    6.1.1.6.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6.1.1.6.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6.1.1.7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6.1.1.8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6.1.1.9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等
 
    6.1.2毒理學
 
    同一般新農藥。但對已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作為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藥品成分登記使用的,在提供有關部門批準證明和試驗的文獻資料并經評審能符合農藥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不提供生殖毒性、致畸性、慢性和致癌性、代謝和毒物動力學及內分泌干擾作用試驗等資料。
 
    6.1.2.1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1.2.1.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6.1.2.1.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6.1.2.1.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6.1.2.1.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6.1.2.1.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6.1.2.1.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6.1.2.2急性神經毒性試驗資料
 
    6.1.2.3 遲發性神經毒性試驗資料
 
    6.1.2.4 亞慢(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1.2.4.1 亞慢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6.1.2.4.2 亞慢(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6.1.2.4.3 亞慢(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6.1.2.5 致突變性試驗資料
 
    6.1.2.6 生殖毒性試驗資料
 
    6.1.2.7 致畸性試驗資料
 
    6.1.2.8 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試驗資料
 
    6.1.2.9 代謝和毒物動力學試驗資料
 
    6.1.2.10 內分泌干擾作用試驗資料
 
    6.1.2.11 人群接觸情況調查資料
 
    6.1.2.12 相關雜質和主要代謝/降解物毒性資料
 
    6.1.2.13 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和急性參考劑量(ARfD)資料
 
    6.1.2.14 中毒癥狀、急救及治療措施資料
 
    6.1.3環境影響
 
    6.1.3.1水解試驗資料
 
    6.1.3.2水中光解試驗資料
 
    6.1.3.3土壤好氧降解試驗資料
 
    6.1.3.4土壤吸附(淋溶)試驗資料
 
    6.1.3.5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6.1.3.6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1.3.7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6.1.3.8陸生非靶標節肢動物毒性試驗資料
 
    6.1.3.8.1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6.1.3.8.2蜜蜂急性接觸毒性試驗資料
 
    6.1.3.8.3家蠶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1.3.8.4寄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1.3.8.5捕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1.3.9環境風險評估需要的其他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6.2 植物源農藥制劑
 
    6.2.1產品化學
 
    6.2.1.1產品識別
 
    6.2.1.1.1產品名稱
 
    6.2.1.1.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6.2.1.2原藥(母藥)基本信息
 
    6.2.1.3產品組成
 
    6.2.1.4加工方法描述
 
    6.2.1.4.1工藝流程圖
 
    6.2.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6.2.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6.2.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6.2.1.5理化性質
 
    6.2.1.6產品質量規格
 
    6.2.1.6.1外觀
 
    6.2.1.6.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含量
 
    6.2.1.6.3相關雜質含量
 
    6.2.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6.2.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6.2.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6.2.1.7.1產品中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6.2.1.7.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6.2.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6.2.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6.2.1.9常溫儲存穩定性試驗資料
 
    6.2.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6.2.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6.2.2毒理學
 
    6.2.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6.2.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6.2.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6.2.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6.2.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6.2.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6.2.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6.2.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6.2.3藥效
 
    6.2.3.1效益分析
 
    6.2.3.1.1申請登記作物及靶標生物概況
 
    6.2.3.1.2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6.2.3.2藥效試驗資料
 
    6.2.3.2.1 室內生物活性試驗資料
 
    6.2.3.2.2 室內作物安全性試驗資料
 
    6.2.3.2.3 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6.2.3.2.4大區藥效試驗資料
 
    6.2.3.3其他資料
 
    6.2.3.3.1對田間主要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的影響
 
    6.2.3.3.2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6.2.3.4 綜合評估報告
 
    6.2.4殘留
 
    經毒理學測定表明存在毒理學意義的,應根據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要求,提交農產品中該類物質的殘留資料。
 
    6.2.5環境影響
 
    6.2.5.1母藥(原藥)環境試驗摘要
 
    6.2.5.2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6.2.5.3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2.5.4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6.2.5.5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6.2.5.6蜜蜂急性接觸毒性試驗資料
 
    6.2.5.7家蠶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2.5.8寄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6.2.5.9捕食性天敵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第七章 衛生用農藥制劑
 
    7.1 衛生用化學農藥制劑
 
    7.1.1產品化學
 
    7.1.1.1有效成分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7.1.1.2原藥(母藥)基本信息
 
    7.1.1.3產品組成
 
    7.1.1.4加工方法描述
 
    7.1.1.4.1工藝流程圖
 
    7.1.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7.1.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7.1.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7.1.1.5理化性質
 
    7.1.1.6產品質量規格
 
    7.1.1.6.1外觀
 
    7.1.1.6.2有效成分含量
 
    7.1.1.6.3相關雜質含量
 
    7.1.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7.1.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7.1.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1.1.7.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7.1.1.7.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1.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7.1.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7.1.1.9常溫儲存穩定性試驗資料
 
    7.1.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7.1.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7.1.2 毒理學
 
    7.1.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1.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7.1.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7.1.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7.1.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7.1.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7.1.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7.1.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7.1.3 藥效
 
    7.1.3.1 效益分析
 
    7.1.3.1.1 申請登記靶標生物情況
 
    7.1.3.1.2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7.1.3.2藥效試驗資料
 
    7.1.3.2.1 室內活性測定試驗資料
 
    7.1.3.2.2 室內藥效試驗資料
 
    7.1.3.2.3 模擬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1.3.2.4 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1.3.3抗性風險評估資料
 
    7.1.3.3.1室內抗性風險研究報告
 
    7.1.3.3.2田間抗性風險監測方法
 
    7.1.3.4 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7.1.3.5 綜合評估報告
 
    7.1.4環境影響
 
    7.1.4.1原藥(母藥)環境影響資料摘要
 
    7.1.4.2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1.4.3水生生物毒性試驗資料
 
    7.1.4.3.1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7.1.4.3.2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7.1.4.3.3綠藻生長抑制試驗資料
 
    7.1.4.4 陸生非靶標節肢動物毒性試驗資料
 
    7.1.4.4.1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1.4.4.2蜜蜂急性接觸毒性試驗資料
 
    7.1.4.4.3家蠶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7.1.4.5環境風險評估需要的其他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7.1.4.6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7.2 衛生用生物化學農藥制劑
 
    7.2.1產品化學
 
    7.2.1.1有效成分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7.2.1.2原藥(母藥)基本信息
 
    7.2.1.3產品組成
 
    7.2.1.4加工方法描述
 
    7.2.1.4.1工藝流程圖
 
    7.2.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7.2.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7.2.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7.2.1.5理化性質
 
    7.2.1.6產品質量規格
 
    7.2.1.6.1外觀
 
    7.2.1.6.2有效成分含量
 
    7.2.1.6.3相關雜質含量
 
    7.2.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7.2.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7.2.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2.1.7.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7.2.1.7.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2.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7.2.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7.2.1.9常溫儲存穩定性試驗資料
 
    7.2.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7.2.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7.2.2 毒理學
 
    7.2.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2.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7.2.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7.2.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7.2.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7.2.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7.2.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7.2.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7.2.3 藥效
 
    7.2.3.1 效益分析
 
    7.2.3.1.1 申請登記靶標生物情況
 
    7.2.3.1.2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7.2.3.2藥效試驗資料
 
    7.2.3.2.1 室內活性測定試驗資料
 
    7.2.3.2.2 室內藥效試驗資料
 
    7.2.3.2.3 模擬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2.3.2.4 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2.3.3 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7.2.3.4 綜合評估報告
 
    7.2.4環境影響
 
    7.2.4.1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2.4.2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2.4.3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7.2.4.4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7.3 衛生用微生物農藥制劑
 
    7.3.1產品化學及生物學特性
 
    7.3.1.1有效成分識別、生物學特性及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7.3.1.2母藥基本信息
 
    7.3.1.3產品組成
 
    7.3.1.4加工方法描述
 
    7.3.1.4.1工藝流程圖
 
    7.3.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7.3.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7.3.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7.3.1.5理化性質
 
    7.3.1.6產品質量規格
 
    7.3.1.6.1外觀
 
    7.3.1.6.2有效成分含量
 
    7.3.1.6.3微生物污染物及有害雜質含量
 
    7.3.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7.3.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7.3.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3.1.7.1產品中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7.3.1.7.2有效成分、微生物污染物及有害雜質、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3.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7.3.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7.3.1.9儲存穩定性
 
    7.3.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7.3.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7.3.2 毒理學
 
    7.3.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3.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7.3.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7.3.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7.3.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7.3.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7.3.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7.3.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7.3.3 藥效
 
    7.3.3.1 效益分析
 
    7.3.3.1.1 申請登記靶標生物情況
 
    7.3.3.1.2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7.3.3.2藥效試驗資料
 
    7.3.3.2.1 室內活性測定試驗資料
 
    7.3.3.2.2 室內藥效試驗資料
 
    7.3.3.2.3 模擬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3.3.2.4 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3.3.3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7.3.3.4綜合評估報告
 
    7.3.4環境影響
 
    7.3.4.1鳥類毒性試驗資料
 
    7.3.4.2蜜蜂毒性試驗資料
 
    7.3.4.3 家蠶毒性試驗資料
 
    7.3.4.4魚類毒性試驗資料
 
    7.3.4.5大型溞毒性試驗資料
 
    7.4衛生用植物源農藥制劑
 
    7.4.1產品化學
 
    7.4.1.1產品識別
 
    7.4.1.1.1產品名稱
 
    7.4.1.1.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識別
 
    7.4.1.2原藥(母藥)基本信息
 
    7.4.1.3產品組成
 
    7.4.1.4加工方法描述
 
    7.4.1.4.1工藝流程圖
 
    7.4.1.4.2各組分加入的量和順序
 
    7.4.1.4.3主要設備和操作條件
 
    7.4.1.4.4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描述
 
    7.4.1.5理化性質
 
    7.4.1.6產品質量規格
 
    7.4.1.6.1外觀
 
    7.4.1.6.2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含量
 
    7.4.1.6.3相關雜質含量
 
    7.4.1.6.4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7.4.1.6.5其他與劑型相關的控制項目及指標
 
    7.4.1.7與產品質量控制項目相對應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4.1.7.1產品中有效成分或標志性有效成分的鑒別試驗方法
 
    7.4.1.7.2有效成分、相關雜質和安全劑、穩定劑、增效劑等其他限制性組分的檢測方法和方法確認
 
    7.4.1.7.3其他技術指標檢測方法
 
    7.4.1.8產品質量規格確定說明
 
    7.4.1.9常溫儲存穩定性試驗資料
 
    7.4.1.10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檢測方法驗證報告
 
    7.4.1.11包裝(材料、形狀、尺寸、凈含量)、儲運(運輸和儲存)、安全警示、質量保證期等
 
    7.4.2 毒理學
 
    7.4.2.1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4.2.2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資料
 
    7.4.2.3急性吸入毒性試驗資料
 
    7.4.2.4眼睛刺激性試驗資料
 
    7.4.2.5皮膚刺激性試驗資料
 
    7.4.2.6皮膚致敏性試驗資料
 
    7.4.2.7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7.4.2.8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7.4.3 藥效
 
    7.4.3.1 效益分析
 
    7.4.3.1.1 申請登記靶標生物情況
 
    7.4.3.1.2對已登記產品的可替代性分析及效益分析報告
 
    7.4.3.2藥效試驗資料
 
    7.4.3.2.1 室內活性測定試驗資料
 
    7.4.3.2.2 室內藥效試驗資料
 
    7.4.3.2.3 模擬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4.3.2.4 現場藥效試驗資料
 
    7.4.3.3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7.4.3.4綜合評估報告
 
    7.4.4環境影響
 
    7.4.4.1母藥(原藥)環境影響資料摘要
 
    7.4.4.2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4.4.3魚類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7.4.4.4大型溞急性活動抑制試驗資料
 
    7.4.4.5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資料
 
    7.4.4.6蜜蜂急性接觸毒性試驗資料
 
    7.4.4.7家蠶急性毒性試驗資料
 
    第八章 登記變更
 
    8.1 擴大使用范圍
 
    8.1.1 登記證復印件
 
    8.1.2 標簽和說明書
 
    8.1.3 毒理學
 
    8.1.3.1 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8.1.3.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8.1.4藥效
 
    8.1.4.1藥效試驗資料
 
    8.1.4.1.1 室內生物活性試驗資料
 
    8.1.4.1.2 室內作物安全性試驗資料
 
    8.1.4.1.3 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8.1.4.2抗性風險評估資料
 
    8.1.4.3其他資料
 
    8.1.4.3.1對田間主要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的影響
 
    8.1.4.3.2對鄰近作物的影響
 
    8.1.4.3.3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8.1.4.3.4境外在該作物或防治對象的登記使用情況
 
    8.1.4.3.5其他與該農藥品種和使用范圍有關的資料
 
    8.1.4.4 綜合評估報告
 
    8.1.5殘留
 
    8.1.5.1農藥殘留儲藏穩定性資料
 
    8.1.5.2殘留分析方法資料
 
    8.1.5.3農作物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8.1.5.4加工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8.1.5.5 膳食風險評估報告
 
    8.1.6環境影響
 
    8.1.6.1 補充環境影響資料
 
    8.1.6.2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8.2 使用方法變更
 
    8.2.1 登記證復印件
 
    8.2.2 標簽和說明書
 
    8.2.3 毒理學
 
    8.2.3.1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8.2.3.2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8.2.4 藥效
 
    8.2.4.1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8.2.4.2其他資料
 
    8.2.4.2.1對田間主要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的影響
 
    8.2.4.2.2對鄰近作物的影響
 
    8.2.4.2.3產品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8.2.4.3 綜合評估報告
 
    8.2.5殘留
 
    8.2.5.1殘留分析方法資料
 
    8.2.5.2農作物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8.2.5.3膳食風險評估報告
 
    8.2.6 環境影響
 
    8.2.6.1 補充環境影響資料
 
    8.2.6.2 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8.3 增加使用劑量
 
    8.3.1 登記證復印件
 
    8.3.2 標簽和說明書
 
    8.3.3 毒理學
 
    8.3.3.1健康風險評估需要的高級階段試驗資料
 
    8.3.3.2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8.3.4藥效
 
    8.3.4.1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8.3.4.2 綜合評估報告
 
    8.3.5殘留
 
    8.3.5.1殘留分析方法資料
 
    8.3.5.2農作物中農藥殘留試驗資料
 
    8.3.5.3膳食風險評估報告
 
    8.3.6 環境影響
 
    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8.4 降低使用劑量
 
    8.4.1 登記證復印件
 
    8.4.2 標簽和說明書
 
    8.4.3 藥效
 
    8.4.3.1田間小區藥效試驗資料
 
    8.4.3.2 綜合評估報告
 
    8.5原藥(母藥)質量規格或組成變更
 
    8.5.1 登記證復印件
 
    8.5.2 標簽和說明書
 
    8.5.3 產品化學資料
 
    8.5.3.1原藥(母藥)理化性質
 
    8.5.3.2(全)組分分析
 
    8.5.3.3產品質量檢測報告
 
    8.5.3.4產品質量規格
 
    8.5.4 其他試驗資料與說明
 
    根據申請變更內容,提交相關試驗資料或說明。
 
    8.6制劑質量規格或組成變更
 
    8.6.1 登記證復印件
 
    8.6.2 標簽和說明書
 
    8.6.3 產品化學
 
    8.6.3.1產品組成
 
    8.6.3.2理化性質
 
    8.6.3.3產品質量規格
 
    8.6.3.4 儲存穩定性試驗資料
 
    8.6.3.5產品質量檢測報告
 
    8.6.4 其他試驗資料與說明
 
    根據申請變更內容,提交相關試驗資料或說明。
 
    8.7毒性級別變更
 
    8.7.1 登記證復印件
 
    8.7.2 標簽和說明書
 
    8.7.3 變更說明資料
 
    8.7.4 其他試驗資料與說明
 
    根據變更內容,提交毒理學試驗報告或說明。
 
    第九章 登記延續
 
    9.1 農藥登記延續申請表
 
    9.2加蓋申請人公章的農藥登記證復印件
 
    9.3最新備案的產品質量標準
 
    9.4農藥生產企業應提供加蓋申請人公章的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9.5綜合性報告
 
    9.5.1產品年生產量、銷售量(境內、出口)、銷售額(境內、出口)、銷售區域等
 
    9.5.2 產品使用引發的抗性、藥害、對天敵生物(或環境生物)影響、人畜安全事故、農藥殘留等情況
 
    9.5.3 產品生產、銷售和運輸中需關注的安全問題
 
    9.5.4產品最新研究成果、試驗報告等其他需要補充的情況說明
 
    9.5.5產品在監督抽查過程中整改落實情況
 
    9.5.6 制劑產品應提交有效成分最大殘留限量(MRL值)與使用方法、劑量和施用次數的匹配情況
 
    9.6 對需要開展周期性評價的品種,應根據周期性評價要求,補充相應試驗報告或查詢資料
 
    9.7 農業部規定的其他資料
 
    第十章 附 則
 
    10.1本要求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10.2本要求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農藥原藥(母藥)登記資料要求釋義與明細表
 
    2.農藥制劑登記資料要求釋義與明細表
 
    3.衛生用農藥制劑登記資料要求釋義與明細表
 
    4.殺鼠劑制劑登記資料要求釋義與明細表
 
    5.登記變更資料要求釋義與明細表
 
    6.用于特色小宗作物的農藥登記資料要求
 
    7.農藥登記田間藥效試驗區域指南
 
    8.農藥登記殘留試驗作物分類
 
    9.農藥登記殘留試驗點數要求
 
    10.相同農藥認定規范
 
    11.農藥名稱命名原則
 
    12.農藥產品有效成分含量設定原則
 
    13.農藥制劑不同劑型產品質量規格及其理化性質項目
 
    14.農藥產品毒性分級標準
 
        下載文件:
  公告2569附件1.xls    公告2569附件2.xls    公告2569附件3.xls    公告2569附件4.xls    公告2569附件5.xls    公告2569附件6.doc    公告2569附件7.doc    公告2569附件8.doc    公告2569附件9.doc    公告2569附件10.doc    公告2569附件11.doc    公告2569附件12.doc    公告2569附件13.doc    公告2569附件14.doc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