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督管理,切實解決食品生產加工環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進食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的建立,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根據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專項行動的通知》(吉政辦明電[2010]66號)要求,結合敦化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州有關要求,積極開展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專項行動,堅持檢查與整改相結合,集中整頓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全面清查食品小作坊和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企業,取締無證無照的非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同時,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建立保障生產加工食品質量安全的長效機制,促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整治重點及工作目標
重點區域: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集中的區域、城鄉結合部、農村等為重點區域。
重點品種: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糧油制品、調味品(豆瓣醬、醬油、醋)、飲料、方便食品、糕點制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蜂產品等。
重點對象:以中小食品生產企業,以及由質監部門牽頭負責監管的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外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并有固定場所的小作坊(包括前店后廠)為此次專項行動的重點對象。
工作目標: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監督企業建立落實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深入排查隱患漏洞,建立健全風險監測、快速反應和工作協調機制。突出重點,務求實效,切實履行職責,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為群眾創造放心、安心的生活環境。
三、時間安排
這次食品安全整頓集中專項行動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6月12日—6月16日為準備階段,本階段將開展宣傳活動,并與各鄉鎮街道食品協管人員取得聯系,了解各鄉鎮及街道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分布情況,落實任務職責,安排車輛及人員,確保任務開展順暢。
第二階段:6月17日—7月25日為監督排查階段,本階段將按照前階段的職責分工在全市鄉鎮及街道進行全面排查,建立企業、小作坊監管檔案,摸清底數,對發現問題的企業、小作坊,限期整改,對無證無照的小作坊要求其限期辦理相關證件,逾期不辦理的或達不到辦理要求的,報市政府予以取締。
第三階段:8月1日—8月25日為整改驗收階段,本階段將對第二階段中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檢查、抽查發現的問題和由此反映出的自身監管機制方面的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同時準備好檢查記錄、企業自查報告等相關材料和總結報告,完善企業、小作坊監管檔案,迎接9月份省政府組織的全面檢查驗收。
第四階段:9月起為全面驗收階段,對本次專項監督檢查進行總結性驗收,并做好準備迎接省政府組織的全面檢查驗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各鄉鎮、各街道、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本次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成立由一把手牽頭的集中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將全市分為15個監管排查區域,將工作落實到個人,由專人負責定點區域的生產加工食品安全整頓集中專項行動工作,制訂具體落實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專項行動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強食品質量安全及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制度的宣傳工作監督。通過宣傳和監督相結合的方式,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對違反《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同時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規,進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定期發布預警信息,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
(三)開展幫扶活動,加大懲處力度。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相關問題,要求企業及小作坊進行限期整改,對有要求、有能力的企業、小作坊,、提供相關的技術幫扶,幫組企業、小作坊達到 整改要求、做大、做強。對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制假售價、非法使用非食品原料及濫用添加劑等嚴重違法行為,做到從重從快處理,嚴厲打擊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
(四)做好專項整治工作信息報送工作,實行日報、周報制。自6月17日起,各鄉鎮、各街道、各部門要安排指定人員將每日工作情況進行上報,上報時間為每日16時15分之前,上報內容為《全省生產加工食品安全整頓集中專項行動工作進展情況日報表》。6月17日上報自接到文件之日起的整頓進展情況;每周五下午16時15分前,匯總上一周本市集中專項行動實質工作,上報《全省生產加工食品安全整頓集中專項行動信息專報》。7月20日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將我市自檢情況和對重點目標的排查情況進行總結,并將總結報告上報省、州。
附件: 敦化市關于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名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