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3077號建議的答復

   2018-08-17 548
核心提示:朝勒孟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出臺畜產品最低價格保障制度的建議收悉。經商發展改革委、銀保監會,現答復如下。一、關于在生態主體功
朝勒孟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出臺畜產品最低價格保障制度的建議收悉。經商發展改革委、銀保監會,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在生態主體功能區出臺畜產品最低價格政策
 
    穩定邊疆民族地區畜產品價格,對于繁榮牧區經濟、促進牧民增收具有積極意義。對于在生態主體功能區出臺畜產品最低價格政策的問題,發展改革委曾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當前實施這一政策面臨較大困難,主要考慮如下。
 
    一是從改革方向看,不符合價格市場化方向。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干預。當前,我國僅對稻谷、小麥等口糧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畜產品與口糧不同,不具有“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意義,若對其實行最低價格制度,不符合“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的改革方向。同時,畜產品是全國統一流通市場,將畜產品最低價格政策局限于“生態主體功能區”,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資源配置扭曲。
 
    二是畜產品供給價格彈性偏大,這一措施容易導致產能擴張的惡性循環。由于耕地數量有限、勞動生產率短期內相對穩定,稻谷、小麥等口糧供給價格彈性小,產能擴張慢,對其實行最低收購價不會導致糧食產量大幅增加,進而形成托市收購、產量增加、再托市收購的惡性循環。與口糧不同,畜產品擴張能力較強,如果出臺最低收購價政策,將使市場形成畜牧養殖不會虧損或不會明顯虧損的預期,刺激大量社會資本涌入畜牧養殖行業,使畜產品產能大幅擴張,極易形成托市收購、產量增加、再托市收購的惡性循環。
 
    三是畜產品儲備成本高、周期短,實施最低收購價格制度操作難度大。實施最低收購價制度,需要配套建立相應的儲備能力。豬牛羊肉等畜產品屬于鮮活農產品,儲備庫溫度必須穩定在-18℃以下,晝夜溫差不超過1℃,儲備成本高、周期短,操作難度大,不宜大規模、長時間儲備。
 
    四是畜產品最低價格水平難以合理制定,實踐上難以明確統一標準。由于畜產品價格波動幅度和供給價格彈性均較大,且各地畜牧養殖方式、規模、品種、成本、質量標準等存在較大差異,很難制定一個適當的、統一的最低收購價標準。如果最低收購價過高,可能導致畜產品供過于求,使得政府收儲或補貼負擔過重,也不利于通過市場機制淘汰落后產能、促進標準化規模飼養;如果最低收購價過低,則起不到最低收購價的托底作用;如果頻繁調整或各地制定不同最低收購價格,則將導致市場信號和流通秩序混亂,不利于穩定畜牧業發展。
 
    二、關于建立畜牧業養殖綜合保險政策
 
    國家高度重視畜牧養殖類保險的發展,鼓勵保險機構和地方探索開展相關業務,建立了多層次的農業保險體系。2017年,畜牧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127.8億元,同比增長26%;發生賠付92.3億元,同比增長29%;受益農戶762.5萬戶次,同比增長56%。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結合農業保險發展階段、各級財力狀況等因素,我國農業保險運行之初按照“中央保大宗、保成本,地方保特色、保產量”的原則運作。目前,中央財政補貼品種已經擴大至種、養、林三大類的15個品種,基本涵蓋了主要大宗農產品。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牧區畜牧業的政策支持,研究完善保費補貼政策和地方特色農畜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鼓勵保險公司豐富農業保險產品體系,滿足廣大畜牧養殖場戶的風險保障需求。
 
    三、關于在金融政策方面對牧民予以適度放寬
 
    強化面向農村牧區的金融服務,是近年來金融部門的主要工作方向。截至2018年3月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達到31.55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1萬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農戶貸款余額8.47萬億元,比年初增長0.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1%。下一步,我部將協調有關部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三農”金融服務工作總抓手,進一步擴大面向廣大牧區、牧民的金融支持。一是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針對不同主體的小額貸款產品,根據牧區生產的季節特點、貸款項目生產周期和綜合還款能力等,靈活確定牧區小額貸款期限,推廣“一次授信、隨借隨還、循環使用”。二是傾斜資源配置,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金融支持力度。督促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深度貧困地區特點,適當放寬貧困戶的貸款期限,實行更優惠的貸款利率。
 
    四、關于加大綠色、有機、無公害畜產品品牌建設扶持力度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質量興農之路,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品牌建設是助推畜牧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和持久動力。2018年6月,我部印發了《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農市發〔2018〕3號),提出重點培育一批全國影響力大、輻射帶動范圍廣、國際競爭力強、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級農業品牌。內蒙古具有發展成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自然資源和產業基礎,目前已有烏珠穆沁羊肉、蘇尼特羊肉、科爾沁牛肉、鹿王羊絨等多種畜產品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內蒙古特色農畜產品走向全國,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下一步,我部將加大對畜產品品牌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示范引領,完善公共服務。一是鼓勵地方整合涉農資金,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畜牧企業品牌和牧區特色畜產品品牌建設。二是加強畜產品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認證與管理,特別是強化牧區畜產品品牌原產地保護。三是鼓勵和引導牧區品牌主體進行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三品一標”認證等。
 
    感謝您對畜牧業發展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 010—59193245
 
    農業農村部
 
    2018年8月15日
 
    附件:
 
       農辦議〔2018〕230號.CEB



 
標簽: 價格 畜產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