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我省認真實施建設“海上遼寧”戰略,使全省各涉海產業取得明顯進步,海洋管理工作扎實推進,海洋經濟已成為全省經濟新的增長點。隨著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海洋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構筑和諧社會的基礎作用將進一步增強。為保持我省海洋經濟協調快速健康發展,逐步實現海洋管理的統一、有序、有力,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海洋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發〔2004〕24號)精神,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一、進一步加強海域管理工作?
?。ㄒ唬┮婪▽嵤┖S蚴褂脵鄬俟芾?。沿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簡稱《海域法》),依法審批海域。實行涉海工程項目立項前海域使用預審制度。沿海地區漁業、增養殖用海要依法全部納入管理,辦理海域使用權證書。沿海鄉鎮違法對外承包海域行為要立即停止。港口、碼頭、電廠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未辦理海域使用手續不得開工興建,對未取得海域使用權證書擅自開工建設的要依法嚴肅查處。海域使用審批中要充分征求相關利益者的意見。?
(二)認真執行海洋功能區劃制度。海洋功能區劃制度是《海域法》確定的基本制度之一。沿海各級政府和海洋管理部門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要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協調各海洋產業之間、地區之間在海洋開發利用和海洋環境保護中的關系,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充分發揮海洋資源的最佳效益。海域使用的審核、審批要以海洋功能區劃為依據,保證海洋合理開發利用,保障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對不符合海洋功能區劃的項目用海,一律不得審批。沿海各級政府要根據《海域法》的規定,抓緊編制本地區海洋功能區劃,報省政府審批。從2005年起,海洋功能區劃未經省政府審批的地區,原則上停止海域使用審批工作。各地要依據海洋功能區劃,制定計劃,對不符合海洋功能區劃的項目用海要及時予以調整。?
?。ㄈ﹪栏窨刂茋L詈;顒?。海域屬不可再生資源,沿海各級政府和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控制完全改變海域屬性嚴重改變海域屬性的圍、填海行為。嚴格控制開發區建設中大范圍填海造地活動和建設項目用海,圍海、填海項目建設要按照規定進行海域使用論證,并確保海域使用手續完備,嚴禁邊報批邊施工,甚至不申報即施工。對沒有環境影響報告書,計劃部門沒有立項,不考慮投入產出比,盲目圈占海域的用海項目,一律不予審批。?
(四)切實加強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沿海各級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切實有效的海域管理辦法,嚴格規范并加強海洋功能區劃的監督管理,限期清理非法捕撈養殖占用錨地、阻礙進港航道和擾亂碼頭作業。沿海各級政府和海洋與漁業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海洋管理工作,把海域使用管理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海域審批中,要依法行政,除征收海域使用金外,嚴禁違規收取其他費用。各地要對建設項目用海實施跟蹤管理,對于擅自改變海域用途、變更海域使用權人的要依法處理。
二、進一步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一)進一步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放入海,建立總量控制制度。要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一批污水處理廠,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產業化進程,逐年削減污水入海量。“十五”末期沿海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要達到45%以上,人口在50萬以上的沿海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要達到60%以上。要重視農業污染源的治理,逐年減少農業的面源污染,發展生態高效農業,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要加快地方海洋環境保護管理立法,沿海各級政府要建立海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把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遏制陸源污染物排放入海。要建立總量控制制度,嚴格審批沿岸入海排污口,減少入海直排口的數量,對不符合海洋功能區劃和環境保護規定要求,污染嚴重的排污口要限期整改。沿海各級政府要對沿海陸域內的排污企業進行清理整頓,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對污染嚴重,造成近岸海域生態惡化,又無力整改的企業,要限期關閉。沿海各市要盡快制定近岸海域污染應急計劃,建立和完善海上污染應急體系。?
?。ǘ┘訌姾Q蠊こ獭⒑0豆こ汰h境評價工作。各類涉海工程項目必須符合海洋功能區劃,必須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按法定程序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海洋工程項目必須經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并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接受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海洋工程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核準,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海岸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須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不得在依法建立的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濱風景名勝區、重要漁業水域及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建設污染環境、破壞景觀的海岸工程。禁止在沿海陸域內新建不具備有效治理的化學制漿造紙、化工、印染、制革、電鍍、釀造、煉油、岸邊沖灘拆船等嚴重污染海洋環境的工業生產項目。
?。ㄈ┘哟蠛Q蟓h境監測力度。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海洋環境監測實施方案,按照國家海洋環境監測規范和標準開展近岸海域趨勢性監測、養殖功能區監測、江河入海污染物總量監測、海水浴場環境監測。海洋環境監測要逐步向海洋生態監測轉變,建立我省海洋生態監控區。海洋環境監測的重點要放在入海排污口、濱海旅游度假區、典型海洋生態脆弱區等重要海域。省、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要定期發布海洋環境質量信息。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代表省政府發布《遼寧省環境狀況公報》。進一步提高遼寧省海洋預報節目質量。要進一步加強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的能力建設,合理布局,避免重復建設,實現監測數據和信息資源共享。近一時期要重點加強市級海洋環境監測站的能力建設,明確監測職能,配備監測技術力量,增添必備的監測儀器設備,完善監測工作規范,盡快提升監測資質。各級財政部門對監測機構能力建設要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ㄋ模┳龊贸喑钡姆乐魏蜏p災工作。沿海各市要結合實際建立赤潮監控區,發現赤潮及時發布預報。沿海各級政府要制定赤潮應急響應預案,并向社會公布。建立由海洋與漁業、環保、質檢、衛生、工商等部門組成的赤潮災害應急反應機制。質檢、衛生、工商等部門要嚴格控制赤潮毒素污染的水產品進入市場,防止對消費者人身健康帶來危害。要加強對赤潮防災減災的科學研究,組織科研單位對赤潮發生機制及防治開展科技攻關,掌握赤潮發生、蔓延的規律和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赤潮治理方案。
?。ㄎ澹╅_展好海洋生態保護工作。要加強省、市、縣各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做好已經選劃、申報的自然保護區的審批驗收工作。要在監控典型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強化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的組織協調。對全省的保護區要做到資金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規章制度到位。?
三、進一步加強海洋與漁業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
?。ㄒ唬┻M一步加強近海漁業資源保護和增殖工作。為實現海洋捕撈業持續、穩定發展,沿海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強化近海漁業資源保護工作力度,落實國家伏季休漁制度,重點做好遼東灣海蜇等地方大宗品種的專項保護工作。省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近海漁業資源的增殖工作,有關部門要在資金、政策上給予扶持。?
?。ǘ﹪栏窨刂撇稉茝姸龋謇砣【?ldquo;三無漁船”。沿海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下達的2003年至2010年海洋捕撈漁船數量和功率控制指標,實現近海捕撈“負增長”。要組織海洋與漁業、公安、邊防、工商等部門認真清理、取締轄區內的“三無漁船”和“沙灘造船”,維護正常的海洋捕撈生產秩序。
?。ㄈ┘訌姖O業、港口水域環境污染監督管理。省海洋與漁業、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我省實際情況,盡快提出我省灘涂和淺海生態養殖標準、養殖污染物排放標準。各級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大力推廣生態和健康養殖技術,引導養殖戶合理投餌、施肥和用藥。海洋與漁業、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強對漁業水域和港口水域的環境監測及污染事故的查處,同時要加強對船舶溢油污染和港口污水達標排放的管理,提高船舶防污染設備安裝率。
?。ㄋ模┳龊脻O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鼓勵新建、擴建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重要水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區。要盡快建立我省近海海域海參、海膽、鮑魚等重要水生生物種質資源的保護區。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重要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及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對非法經營、馴養、運輸水生野生動物的行為要依法進行查處。
(五)加強涉外漁業管理和專屬經濟區漁政管理。涉外漁業要按照部門分工協作、地方政府分級管理、企業和漁船屬地政府負責的原則,實行綜合管理。省公安、邊防、海洋與漁業、外事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妥善處理漁業涉外事件,做好遠洋漁業的預警工作。沿海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涉外漁業工作的領導,有關部門要做好對漁業企業、漁船所有人及船員的教育和監督管理工作。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專屬經濟區漁政管理。要組織漁政船定期對專屬經濟區和敏感水域進行檢查,防止我漁船違法進入他國管轄海域及他國漁船違法進入我國管轄海域從事漁業活動。?
(六)做好海上安全工作。交通、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海上安全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規范船舶的航行、停泊和作業活動,加強船舶作業人員的資質管理和執業技能培訓。要加大對海上搜尋和救助隊伍及設施的投入,盡快建立和完善漁業安全通訊網和搶險救助體系,提高搜尋救助效率和搜尋救助機構的組織協調能力。?
?。ㄆ撸┘訌姾Q笈c漁業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要切實做好全省各級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行政執法機構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工作,要加強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堅持“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制度,對以權謀私等各種違法違紀行為要依法予以懲處。同時,要加大對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執法裝備水平,增強監視和應急反應能力。
(八)優化海洋漁業結構,加強近海捕撈和海水養殖管理。沿海各級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海洋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努力拓寬漁民增收渠道,保持漁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要認真貫徹國家關于沿海捕撈漁民轉產轉業的政策,落實減船轉產計劃,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引導漁民發展養殖、加工、流通和休閑漁業。嚴格控制捕撈強度,合理利用近海漁業資源,確保近海捕撈“負增長”。積極引導穩步推進遠洋漁業發展,大力發展海水增養殖業,擴大精品漁業、設施漁業、灘涂漁業、淺海增養殖漁業,拓展漁民就業途徑,積極推廣無公害生態養殖、健康養殖技術,全面推行水產養殖證和水產苗種生產許可制度,引導養殖戶合理使用養殖投入品。要加強漁業發展的科研和生產管理制度建設,積極開展水產品檢測檢驗和藥物殘留專項整治,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海洋漁業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
?。ň牛┘涌鞚O港建設步伐。沿海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漁港建設和管理,維護漁港功能,保護漁港設施,把漁港建設列入漁港所在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廣辟資金渠道,加大漁港建設的投入。漁港建設要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嚴格履行審批手續,避免亂建或重復建設。新建和改擴建漁港要堅持高標準、多功能、現代化的要求,集漁船停泊、銷售與服務、旅游與休閑于一體,使漁港建設成為加快我省沿海地區城鎮化步伐和重要載體,成為展現我省漁業現代化的重要窗口。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