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6年全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6〕24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將2006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安排如下:
一、突出抓好農村食品安全工作
?。ㄒ唬┻M一步加強農村地區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的監管,突出抓好農村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批發企業、送貨上門經營活動和小食品店、小攤點、小作坊、小集市、小養殖場、小餐館等的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重點打擊以降價促銷等名義向農村地區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遏制假冒偽劣食品流向農村的勢頭。
(二)逐步推進食品安全流通網、監管責任網和群眾監督網的建設,促進農村食品安全長效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設立12315維權聯絡站、消費者投訴站、食品安全監督站,積極發展義務監督員。
(三)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食品安全執法能力,執法資源要向農村傾斜,堅決把假冒偽劣食品逐出農村市場。同時,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宣傳和監督,正確引導農民消費,增強廣大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御能力。
二、加強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
?。ㄒ唬┥钊腴_展農業生產環境、投入品、生產過程專項整治。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等六部門關于開展清理高毒高殘留和假冒偽劣農(獸)藥專項整治行動意見的通知》(黔府辦發電〔2005〕158號)要求,進一步加強對農藥、獸藥市場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獸藥的行為,杜絕污染源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加大農產品生產基地、重點城市和重點市場例行監測力度,并通過新聞發布會、通報等形式定期發布檢測結果。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逐步建立省地縣三級配套、互為補充、常規檢測與快速檢測相結合和以“菜籃子”生產基地、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點)為依托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繼續開展種植業產品農藥殘留、畜產品“瘦肉精”和水產品“氯霉素”等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開展水產品中“孔雀石綠”檢測和液態奶中復原乳相關檢測。
?。ㄈ┥钊胪七M“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加快農業行業標準制(修)訂步伐和農產品認證步伐,打造特色、精品農產品品牌。積極開展良好農業規范(GAP)和認證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鼓勵龍頭企業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力爭2006年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50個,申報認證無公害農產品50個、綠色食品25個。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專項檢測和認證的抽查工作。
三、強化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
?。ㄒ唬﹪栏袷称焚|量安全監管。重點組織實施好28類食品的生產許可證發證工作,建立定期抽查、通報、突擊檢查和獲證企業年度報告制度,嚴格無證查處和證后監管。認真組織開展強制檢驗和專項監督抽查,督促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出廠檢驗。加快實施食品包裝材料、食品添加劑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備案制度。以扶優治劣為目標,扶持一批名優企業,幫助一批中小企業,關閉一批不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懲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分子。
?。ǘ┙M織開展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及時調查摸清本區域內食品生產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基本情況,監督生產企業嚴格按規定使用添加劑,督促企業建立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建立食品添加劑生產情況動態監管制度,以防腐劑、色素和甜味劑為重點,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生產單位執行《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衛生規范》情況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規范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
?。ㄈ┥钊腴_展食品執法打假工作。大力整頓食品小作坊的安全衛生。規范食品標簽標識,加強對非食品用原料的風險監測,嚴厲打擊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繼續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積極推定食品標準建設,提高企業標準化意識。
四、深入整頓和規范食品流通環節秩序
(一)嚴格規范食品市場主體準入行為。以核查證照是否齊全有效、經營事項與登記事項是否一致、年檢與驗照是否通過等為重點,按照先證后照的原則,對涉及食品生產、銷售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資格進行全面清理,堅決依法取締無照經營,確保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合法有效。
(二)加強市場食品質量監管。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各項自律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質量準入體系。按照企業自檢、消費者送檢和執法部門抽檢的辦法,完善流通環節食品質量監測體系。積極推行食品質量分類監管,對包裝、散裝、裸裝、冷凍、現場制作等食品,根據其不同特點進行分類監管。建立健全行政監管強制退市和經營者主動退市相結合的管理機制。
?。ㄈ┘虚_展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針對季節性、節日性、區域性消費特點及消費者申訴舉報多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品種,集中開展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的區域專項執法檢查,以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重點的專項執法檢查,以“黃果樹瀑布節”、中秋、“十一”黃金周等為重點的節假日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
?。ㄋ模┥钊腴_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建立保健食品生產情況動態監管制度,加大對保健食品生產單位執行《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公告保健食品生產單位的衛生許可情況,嚴肅查處未取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違法生產保健食品的行為。對持有調節血糖類、減肥類、抗疲勞類等3類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企業逐一進行檢查,對生產記錄、原料采購和使用、產品檢驗及合格情況進行重點檢查。開展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專項監督抽查,嚴肅查處違法添加藥物的生產經營行為。
?。ㄎ澹┘哟笫称愤`法案件查辦力度。重點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經銷不合格和有毒有害食品、使用非食品添加劑、虛假食品廣告、商標侵權、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印制品等違法案件,尤其要抓好對大要案件的查處工作,對涉嫌犯罪的案件,要依法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續推進“三綠”工程,確保上市銷售食品的渠道正、品質好、手續全。加強屠宰管理,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屠宰及肉類制品市場秩序。認真貫徹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劣質肉等違法行為,加大對大中城市周邊等私屠濫宰高發區域的巡查打擊力度。
五、嚴格食品衛生許可和監管
?。ㄒ唬├^續扎實推進“食品安全行動計劃”,貫徹執行《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嚴格食品生產經營和餐飲單位衛生許可方面的規范和要求,加大食品衛生監督抽檢力度,加強對兒童食品、保健食品和餐飲業的衛生監督檢查。
?。ǘ﹪栏褚幏缎l生許可證的發放審核和監督,根據國家要求,2006年8月底前,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瓶(桶)裝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等生產企業和學生營養餐配送單位的衛生許可情況開展專項整治,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依法予以查處。
?。ㄈ╅_展農村食品衛生專項整治,強化對農村集貿市場和餐飲單位的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嚴厲查處無衛生許可證生產、經營食品和餐飲服務的違法行為。
六、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啟動省地縣三級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和重點企業食品安全監測網絡的建設,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基本信息、監管信息、監測信息等信息庫,進一步整合信息資源。加強部門間食品安全信息的互聯互通,抓好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和貴州省食品安全網的管理及維護工作,把貴州省食品安全網建設成我省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窗口。認真落實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國家有關部門下發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發布暫行管理辦法》,加快構建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適時召開食品安全信息聯合發布會,通過新聞媒體統一向社會發布我省近期食品安全總體趨勢和食品安全檢測評估、監督檢查(含抽檢)等方面的信息。
?。ǘ┘訌姂惫芾?。各級政府要按照《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貴州省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規定,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應急管理機構,配備應急裝備、車輛和監測儀器。要加強應急救援人員培訓,積極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指揮和應急處置水平,增強有關部門的協同作戰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完善事故處理機制。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事件情況,啟動相應應急預案,有關領導和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調配應急資源,開展應急處置,確保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將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同時,要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回訪督查制度。
(三)加強對食品安全隱患和危害因素的監 【注:官網內容不全】
一、突出抓好農村食品安全工作
?。ㄒ唬┻M一步加強農村地區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的監管,突出抓好農村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批發企業、送貨上門經營活動和小食品店、小攤點、小作坊、小集市、小養殖場、小餐館等的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重點打擊以降價促銷等名義向農村地區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遏制假冒偽劣食品流向農村的勢頭。
(二)逐步推進食品安全流通網、監管責任網和群眾監督網的建設,促進農村食品安全長效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設立12315維權聯絡站、消費者投訴站、食品安全監督站,積極發展義務監督員。
(三)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食品安全執法能力,執法資源要向農村傾斜,堅決把假冒偽劣食品逐出農村市場。同時,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宣傳和監督,正確引導農民消費,增強廣大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御能力。
二、加強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
?。ㄒ唬┥钊腴_展農業生產環境、投入品、生產過程專項整治。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等六部門關于開展清理高毒高殘留和假冒偽劣農(獸)藥專項整治行動意見的通知》(黔府辦發電〔2005〕158號)要求,進一步加強對農藥、獸藥市場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獸藥的行為,杜絕污染源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加大農產品生產基地、重點城市和重點市場例行監測力度,并通過新聞發布會、通報等形式定期發布檢測結果。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逐步建立省地縣三級配套、互為補充、常規檢測與快速檢測相結合和以“菜籃子”生產基地、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點)為依托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繼續開展種植業產品農藥殘留、畜產品“瘦肉精”和水產品“氯霉素”等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開展水產品中“孔雀石綠”檢測和液態奶中復原乳相關檢測。
?。ㄈ┥钊胪七M“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加快農業行業標準制(修)訂步伐和農產品認證步伐,打造特色、精品農產品品牌。積極開展良好農業規范(GAP)和認證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鼓勵龍頭企業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力爭2006年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50個,申報認證無公害農產品50個、綠色食品25個。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專項檢測和認證的抽查工作。
三、強化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
?。ㄒ唬﹪栏袷称焚|量安全監管。重點組織實施好28類食品的生產許可證發證工作,建立定期抽查、通報、突擊檢查和獲證企業年度報告制度,嚴格無證查處和證后監管。認真組織開展強制檢驗和專項監督抽查,督促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出廠檢驗。加快實施食品包裝材料、食品添加劑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備案制度。以扶優治劣為目標,扶持一批名優企業,幫助一批中小企業,關閉一批不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懲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分子。
?。ǘ┙M織開展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及時調查摸清本區域內食品生產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基本情況,監督生產企業嚴格按規定使用添加劑,督促企業建立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建立食品添加劑生產情況動態監管制度,以防腐劑、色素和甜味劑為重點,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生產單位執行《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衛生規范》情況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規范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
?。ㄈ┥钊腴_展食品執法打假工作。大力整頓食品小作坊的安全衛生。規范食品標簽標識,加強對非食品用原料的風險監測,嚴厲打擊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繼續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積極推定食品標準建設,提高企業標準化意識。
四、深入整頓和規范食品流通環節秩序
(一)嚴格規范食品市場主體準入行為。以核查證照是否齊全有效、經營事項與登記事項是否一致、年檢與驗照是否通過等為重點,按照先證后照的原則,對涉及食品生產、銷售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資格進行全面清理,堅決依法取締無照經營,確保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合法有效。
(二)加強市場食品質量監管。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各項自律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質量準入體系。按照企業自檢、消費者送檢和執法部門抽檢的辦法,完善流通環節食品質量監測體系。積極推行食品質量分類監管,對包裝、散裝、裸裝、冷凍、現場制作等食品,根據其不同特點進行分類監管。建立健全行政監管強制退市和經營者主動退市相結合的管理機制。
?。ㄈ┘虚_展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針對季節性、節日性、區域性消費特點及消費者申訴舉報多和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品種,集中開展以城市社區、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的區域專項執法檢查,以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重點的專項執法檢查,以“黃果樹瀑布節”、中秋、“十一”黃金周等為重點的節假日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
?。ㄋ模┥钊腴_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建立保健食品生產情況動態監管制度,加大對保健食品生產單位執行《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公告保健食品生產單位的衛生許可情況,嚴肅查處未取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違法生產保健食品的行為。對持有調節血糖類、減肥類、抗疲勞類等3類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企業逐一進行檢查,對生產記錄、原料采購和使用、產品檢驗及合格情況進行重點檢查。開展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專項監督抽查,嚴肅查處違法添加藥物的生產經營行為。
?。ㄎ澹┘哟笫称愤`法案件查辦力度。重點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經銷不合格和有毒有害食品、使用非食品添加劑、虛假食品廣告、商標侵權、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印制品等違法案件,尤其要抓好對大要案件的查處工作,對涉嫌犯罪的案件,要依法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續推進“三綠”工程,確保上市銷售食品的渠道正、品質好、手續全。加強屠宰管理,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屠宰及肉類制品市場秩序。認真貫徹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劣質肉等違法行為,加大對大中城市周邊等私屠濫宰高發區域的巡查打擊力度。
五、嚴格食品衛生許可和監管
?。ㄒ唬├^續扎實推進“食品安全行動計劃”,貫徹執行《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嚴格食品生產經營和餐飲單位衛生許可方面的規范和要求,加大食品衛生監督抽檢力度,加強對兒童食品、保健食品和餐飲業的衛生監督檢查。
?。ǘ﹪栏褚幏缎l生許可證的發放審核和監督,根據國家要求,2006年8月底前,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瓶(桶)裝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等生產企業和學生營養餐配送單位的衛生許可情況開展專項整治,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依法予以查處。
?。ㄈ╅_展農村食品衛生專項整治,強化對農村集貿市場和餐飲單位的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嚴厲查處無衛生許可證生產、經營食品和餐飲服務的違法行為。
六、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啟動省地縣三級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和重點企業食品安全監測網絡的建設,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基本信息、監管信息、監測信息等信息庫,進一步整合信息資源。加強部門間食品安全信息的互聯互通,抓好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和貴州省食品安全網的管理及維護工作,把貴州省食品安全網建設成我省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窗口。認真落實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國家有關部門下發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發布暫行管理辦法》,加快構建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適時召開食品安全信息聯合發布會,通過新聞媒體統一向社會發布我省近期食品安全總體趨勢和食品安全檢測評估、監督檢查(含抽檢)等方面的信息。
?。ǘ┘訌姂惫芾?。各級政府要按照《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貴州省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規定,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應急管理機構,配備應急裝備、車輛和監測儀器。要加強應急救援人員培訓,積極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指揮和應急處置水平,增強有關部門的協同作戰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完善事故處理機制。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事件情況,啟動相應應急預案,有關領導和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調配應急資源,開展應急處置,確保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將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同時,要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回訪督查制度。
(三)加強對食品安全隱患和危害因素的監 【注:官網內容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