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例》的出臺背景
2019年,中國(汕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近年來,以“互聯網+外貿”為特征的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快速發展,為我市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企業和外貿轉型升級,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相關的制度供給,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體制機制障礙:一是我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要素保障不夠充分,二是扶持保障跨境電商企業的制度措施不夠落實,三是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機制不夠完善,風險防控存在短板和不足。因此,有必要運用經濟特區立法權制定《條例》,為促進我市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制定出臺《條例》,是實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支持中國(汕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汕頭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重要新生動力的必然需求;是鞏固汕頭跨境電子商務改革實踐成效,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市場消費環境的法治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條例》的立法過程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高度重視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立法工作。經市委批準,市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條例》列入《汕頭市三年立法規劃(2020-2022年)》和2021年立法工作計劃。經市人民政府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對條例草案進行了三次審議。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條例制定工作,吳啟煌常務副主任多次聽取修改情況匯報,提出指導意見和明確要求。林平副主任參加相關調研和審議,對法規修改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市人大常委會其他領導同志和常委會委員、有關工委深入開展調研,提出審議、審查意見。
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常委會法工委就法規修改工作開展廣泛深入調研。一是召開多場座談會,聽取市商務局、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局等市直部門,汕頭海關、中國人民銀行汕頭支行等駐汕單位,綜保區、華僑試驗區等功能區,有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部分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咨詢顧問、市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二是通過汕頭人大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向社會公布廣泛征集修改意見建議,書面征求了各區(縣)人大常委會、市委法律顧問的修改意見建議;三是召開表決前評估會,就法規主要制度規范的可行性、出臺時機、實施后的社會效果及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聽取市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顧問、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的意見建議。在立法過程中,法制委員會、法工委對有關意見逐條認真研究,并就立法中的難點、焦點問題多次與市商務局等有關部門溝通研究,對法規稿進行反復修改,力求破解制約我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11月5日,市委常委會會議對法規稿進行了審議,原則同意按程序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11月22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條例》,同日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條例》的立法特點
市人大常委會在條例制定過程中,貫徹國家和省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決策部署,立足汕頭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立法,體現了三個鮮明特點:
一是堅持改革創新。《條例》著眼于構建符合汕頭實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措施,明確市政府及各有關單位的職責,圍繞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支持、發展環境等,作出創新性制度設計。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條例》聚焦于制約特區跨境電商發展痛點、堵點,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用地、財政資金、人才等要素需求作出立法回應。同時,《條例》致力于便利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將近年來我市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實踐經驗,如平臺建設、便利化通關等經驗上升為法規制度。
三是彰顯汕頭元素。《條例》立足于特區跨境電商的發展實際,突出我市區位、產業特色,明確跨境電商綜試區、綜保區、華僑試驗區多區聯動、優勢疊加、融合發展,促進華僑華人參與跨境電商,支持紡織服裝、化工塑料、工藝玩具、印刷包裝等傳統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四、《條例》的主要內容
(一)關于跨境電商特色發展。《條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部門、單位的工作職責,推動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高標準建設中國(汕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條例》要求跨境電商綜試區、綜保區、華僑試驗區復制推廣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子商務改革創新機制,實現聯動發展。
(二)關于跨境電商要素保障。一是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和用地保障,培育發展專業鎮(街)、專業村(居)。二是規定市商務部門應當制定跨境電商產業園區認定辦法,引導全球跨境電商優勢資源在產業園區集聚,對新引進達到市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跨境電子商務項目,按照特區招商引資有關優惠政策給予支持。三是鼓勵紡織服裝、化工塑料、工藝玩具、印刷包裝等傳統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推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間供應鏈深度融合,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四是加強財政資金、人才保障,明確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落戶、平臺搭建、載體建設、人才培訓、規劃制定、研究咨詢、技術研發和技術保障、通關物流、海外倉建設、海外營銷體系建設等方面,納入財政資金重點支持的范圍,扶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三)關于優化跨境電商發展環境。一是推動完善跨境電商平臺基礎設施與物流建設,優化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融入境外零售體系。二是支持海關落實海關監管方案,推動通關便利化,提升通關系統效率。三是推動跨境金融便利化,滿足跨境電商企業融資需求。四是提供退貨稅務便利,支持企業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四)關于跨境電商監督管理。一是優化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機制,建立標準化便利化監管流程。二是形成適應特區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數據統計制度,定期發布相關數據統計分析報告。三是建立風險防控體系,加強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技術保障。四是構建跨境電商信用體系,依法提供有關信用服務。五是發揮行業組織自治作用,完善糾紛解決和維權機制,依法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