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
按照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通知》(環辦科財〔2020〕27號)等有關文件要求,我省制定了《黑龍江省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方案(2021-2023年)》?,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黑龍江省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方案(2021-2023年)》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 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1年12月14日
附件
黑龍江省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方案
(2021-2023年)
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精神,進一步強化清潔生產審核在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和產業升級改造中的支撐作用,促進形成綠色發展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按照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通知》(環辦科財〔2020〕27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清潔生產審核辦法》,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切實履職盡責、積極作為,通過深入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工作,進一步挖掘企業節能減排潛力,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為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突出重點、梯次推進。以“雙超”“雙有”“能耗超限額”企業為重點,明確清單、確定節點,梯次推進重點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戰略協同、減污降碳。抓住“十四五”開局,強化清潔生產審核與排污許可、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協同,緊密結合國家和我省關于節能和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科學謀劃,統籌布局,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積極探索、求實創新。深入推進差異化環境管理理念,積極探索差別化清潔生產審核,鼓勵和支持各地根據需要開展差異化清潔生產審核,探索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群整體審核模式,提升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群整體清潔生產水平。
政府監管、企業主體。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公共服務資源建設,做好過程指導服務。進一步強化企業清潔生產審核主體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市場驅動作用,激發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帶動重點行業綠色轉型升級。
二、工作目標
結合國家和我省關于節能要求和環境質量改善需求,以焦化、能源、冶金、建材、有色、化工、電鍍、造紙、印染、原料藥、農副食品加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為重點,深入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不斷提高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水平,使清潔生產逐步成為減污降碳增效、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技術支撐。
三、重點任務
(一)聚焦重點,明確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清單
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按照《清潔生產審核辦法》,結合上述重點行業,對符合“雙超”“雙有”“能耗超限額”條件的排污單位經梳理后確定本地區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重點企業名單。其中,生態環境部門側重提出本地區需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雙超”“雙有”類企業名單;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側重提出本地區超過能耗限額標準類企業名單。按照《清潔生產審核辦法》中的規定,“對于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兩次清潔生產審核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五年”。
(二)統籌推進,有序開展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
納入全省清潔生產審核重點企業名單的企業,切實落實清潔生產審核主體責任,按照分年度實施的計劃要求,在名單公布后規定時限內公布清潔生產審核相關信息、啟動清潔生產審核、完成清潔生產審核評估及驗收。鼓勵名單以外的其他重點行業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強化清潔生產審核在污染源管理和碳總量減排工作中的協同支撐作用。
(三)創新模式,積極探索差別化清潔生產審核
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要根據企業的生產
工藝情況、技術裝備水平、能源資源消耗狀況和環境影響程度的不同,探索實施差別化清潔生產審核;探索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群整體審核模式,提升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群整體清潔生產水平,有條件的地區可開展政府購買第三方清潔生產審核服務試點。
(四)加強監管,嚴格落實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要求
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結合當地清潔生產工作實際,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要強化調度總結,按期對轄區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情況進行調度,及時總結成效,每年3月1日前報送上年度清潔生產實施方案落實及績效情況。要強化監督檢查,對未按照規定公布能源消耗或者重點污染物產生、排放情況的,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或者在清潔生產審核中弄虛作假的,或者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不報告或者不如實報告審核結果的,依法予以處罰,并計入其信用記錄。
(五)數字賦能,助力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
省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建立清潔生產信息系統,向社會提供有關清潔生產方法和技術以及清潔生產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務。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對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情況、評估與驗收情況、清潔生產方案實施情況及績效統計等基本信息進行動態管理,按要求向省級主管部門報送以實現信息化管理。
(六)強化宣傳,引導公眾樹立清潔生產意識
各市(地)要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公益組織、行業協會等廣泛宣傳清潔生產法律法規、政策規范、管理制度和典型案例等,開展經驗交流和技術推廣,提升政府管理人員、企業經營管理者和社會公眾的清潔生產意識。
四、實施步驟
本方案實施期限為2021-2023年,按照節能和環境質量改善需求,分階段分年度推進實施。
(一)確定名單階段(2021年12月)。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排查所轄區域各重點行業企業及其清潔生產審核情況,確定重點行業企業名單,制定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方案及實施計劃。
(二)分步實施階段(2021年12月-2023年10月)。根據確定的重點企業名單和計劃,分步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
(三)梳理總結階段(2023年11月-12月)。對全省三年實施方案進行梳理,總結先進經驗、推廣創新性舉措。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強化部門職責。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強制性清潔生產相關工作。加強組織協調,根據轄區內企業情況統籌推進方案實施。制定年度推進工作計劃,明確重點工作和分工,切實落實和完成本方案提出的各項相關工作。
完善信息披露。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定
期公開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情況及評估驗收結果,將企業開
展清潔生產審核情況納入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范圍。
加強執法力度。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應加強對強制性清潔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相關規定的企業和咨詢機構,要求其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處罰。
(二)技術保障
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技術咨詢服務體系,為清潔生產審核提供專業支撐。建立清潔生產專家庫,明確專家入庫條件,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公平公正,科學規范。加強清潔生產審核能力建設,針對企業、審核咨詢機構、評估驗收專家、清潔生產管理人員等不同對象,綜合運用新媒體、遠程教育、在線培訓、崗位培訓等多種手段,開展多層次的清潔生產宣貫、交流、培訓和再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技術研討交流,推動清潔生產審核方法創新,提高清潔生產審核實效。
(三)資金保障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清潔生產審核辦法》的相關規定,各市(地)負責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部門根據管理權限對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企業的審核效果開展評估驗收,所需費用納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對達到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的企業,在政府綠色采購、企業信貸融資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附件1
各市(地)重點行業排查表
序號 | 行政區劃 | 企業名稱 | 行業類別 | 上一輪完成清潔生產時間 | 是否列入 | 不列入原因 |
(從未開展的填“無”) | 2021-2023年計劃 | |||||
XX市(地)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實施計劃
行政區劃 | 年度完成企業名稱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