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8900號建議的答復|圍繞市場監管職能對涉及農村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議答復 (國市監議〔2021〕96號)

   2022-01-08 819
核心提示:您提出的《關于“推進鄉村實施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建議》收悉。現圍繞市場監管職能對涉及農村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議答復如下。

梁德標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鄉村實施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建議》收悉。現圍繞市場監管職能對涉及農村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議答復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農村食品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加強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針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等突出問題,加大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機制方式,推進農村食品安全社會治理,持續改善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環境,不斷提升農村居民食品安全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著力強化制度建設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將實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納入十大“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二是規范落實監管和企業主體兩個責任。市場監管總局在全面梳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的基礎上,經廣泛征求基層監管人員以及社會各界意見,2019年12月印發《食品銷售安全監督檢查指南》,明確監督檢查相關要求,督促基層監管人員嚴格落實監管責任,規范監管執法行為;2020年9月印發《食品銷售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南》,進一步細化食品銷售者各項主體責任要求,指導督促包括農村銷售者在內的所有食品銷售者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

二、著力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2020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牽頭農業農村部、公安部、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6部門印發《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啟動為期3年的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門以“三無”食品、“山寨”食品、商標侵權食品、劣質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等為重點品種,以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集中市場開辦者為重點主體,在全面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各項措施任務的基礎上,每年開展1項重點行動,即從2020年起至2022年,每年分別重點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專項打擊行動、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規范行動、農村市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動,3年接續重點推進,不斷提高農村市場食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二是扎實推進整治行動。各地各部門按照《方案》部署扎實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截至2020年年底,市場監管系統共組織監督檢查農村地區食品生產經營主體509萬戶次,組織審核復查食品經營許可證239萬家,發現問題6.8萬個,監督落實整改6.3萬個;組織監督抽檢105萬批次,其中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23476批次,核查處置20070批次;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主體4365戶,吊銷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120個;查處假冒偽劣食品案件28536件,查扣違法食品46萬余公斤,貨值約17751萬元,罰沒金額共計41246萬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697件。三是積極創新治理機制。供銷部門發揮系統優勢,鼓勵大型食品生產經營者發展農村食品配送,推進優質價廉食品下鄉進村。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推進農村食品經營店規范化建設試點,加強試點單位示范引領作用。截至2020年年底,共推動6825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農村食品統一配送渠道,3萬余個農村食品經營店開展規范化建設。各地積極探索村委會協助鄉政府開展農村食品治理工作的方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協管隊伍制度,引導和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截至2020年年底,共受理消費者相關投訴舉報93223件,兌現舉報獎金2929萬元。四是加大宣傳培訓工作力度。采取農村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不斷提高農村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水平和防范維權意識。健全食品生產經營者和基層監管人員的教育培訓機制,加大力度開展專題培訓。截至2020年年底,共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3萬次,培訓食品生產經營者68萬人次。

三、著力強化重點領域和業態監管

一是強化小作坊監管。2020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小作坊摸底建檔工作,實行小作坊食品“負面清單”管理,壓實小作坊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小作坊食品生產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生產加工行為,推動小作坊轉型升級和質量提升。二是加強農村餐飲監管。2020年9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將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線下檢查與無證餐飲綜合治理有機結合,以學校和居民小區周邊、城鄉結合部等為重點區域,以小餐飲、無牌匾標識餐飲店為重點對象,開展無證經營行為監督檢查,及時規范、查處無證餐飲服務提供者,消除線上無證經營源頭。2020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將“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保證學生營養餐質量安全”作為重點任務之一,部署教育、市場監管部門切實“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監督管理”。三是強化農批市場監管。2021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查驗要求的通知》,強化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管理,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要求,嚴密防范來源不明的畜禽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等各類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銷售。另外,市場監管總局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監測,并明確規定市、縣級局重點開展本區域內食用農產品、地方特色食品等重點品種,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重點環節的抽檢,范圍覆蓋農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對檢出的不合格產品均應按程序向社會進行公布。

您提出的有關建議,對于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維護農村食品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完善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深入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

一是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深入挖掘案源、從嚴查處案件、加強執法協作,針對重點產品、重點行為、重點區域,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力爭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食品、嚴懲一批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懾氛圍。

二是進一步規范農村食品市場秩序,督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及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集中市場開辦者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風險排查。圍繞方便食品、酒水飲料、地方特色食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品種以及食品批發市場、農村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重點區域,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檢力度,強化對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加快推進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

三是進一步提升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加強流通渠道管理,推進優質價廉食品下鄉進村。創新工作方式,鼓勵和引導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加強宣傳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知識水平和防范維權意識。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守護好農村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衷心感謝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市場監管總局

2021年6月23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