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解讀

   2022-02-07 858
核心提示:“十三五”時期,全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面實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組織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個“十條”,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實踐“依靠結構調整控污染增量、依靠工程治理減污染存量、依靠鐵腕執法管污染排放、依靠區域協同阻污染傳輸、依靠生態建設擴環境容量”的環境治理之路,推動生態環境取得歷史性、轉折性、突破性好轉。

1.問:《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出臺背景是什么?

答:“十三五”時期,全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面實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組織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個“十條”,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實踐“依靠結構調整控污染增量、依靠工程治理減污染存量、依靠鐵腕執法管污染排放、依靠區域協同阻污染傳輸、依靠生態建設擴環境容量”的環境治理之路,推動生態環境取得歷史性、轉折性、突破性好轉。

“十四五”時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之后,向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邁進的第一個五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2019年底,根據全市“十四五”規劃統一安排,我們全面啟動《規劃》編制工作,會同各區、各部門科學評估“十三五”規劃、三個“十條”執行情況,客觀分析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展成效,聚焦“2035年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這一目標,聘請國家規劃團隊開展了中長期戰略研究,為編好《規劃》扎實了基礎。編制過程中,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通過在津云、天津日報等媒體發布公告,公開向社會征集意見建議,并多次赴各區、各部門調研交流,邀請專家座談指導,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科學謀劃了重點任務、主要舉措和保障措施,對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天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問:“十四五”期間,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答:“十四五”時期,是向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對標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的遠景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市“綠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污染排放強度、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大氣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全域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全部消除城鎮劣V類水體;近岸海域水質鞏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更加綠色宜居。‘871’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3.本次《規劃》的編制有什么特點?

一是嚴格對標對表。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雙碳”重要指示批示,全面對標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全國“十四五”規劃綱要,嚴格落實我市“十四五”規劃建議、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指標和任務措施。全面對標中央《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全國“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征求意見稿)》《全國“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細化分解、逐項落實,確保國家要求有體現、重點任務能落地。

二是保持充分銜接。統籌銜接我市相關領域規劃,吸納有關指標任務。系統銜接我市《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行動方案》,確保關鍵指標、核心目標、重點任務保持統一。

三是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天津特點,設置了環境質量、綠色發展、污染治理、風險防控、生態保護等五大方面23項指標。其中,10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與全國生態環保規劃一致,目標值按照國家要求設定,同時增加自然資源利用規劃確定的“生態紅線保護面積”“自然岸線保有量”2項指標;13項導向性指標,有9項與全國規劃基本一致,吸納我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污泥無害化處置率”2項目標,特別是首次增加“單位GDP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單位GDP水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2項指標,更加突出綠色低碳發展導向。

4.問:《規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規劃》的總體結構由9個章節組成,分為3大板塊,主要包括總述、主要任務、組織實施。

第一板塊總述,包括第一章形勢背景、第二章總體要求,總結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進展成效,指出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機遇挑戰,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指標。這一部分的總體考慮是,總結成績要全面,分析問題要客觀,目標設置要科學,工作思路要突出重點。

第二板塊主要任務。包括第二章至第八章,聚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錨定“生態環境根本好轉”遠景目標,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確定了6大重點任務。

一是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圍繞建立減污降碳協同推進機制,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結構調整,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等,提出7方面26項任務。

二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圍繞強化區域協作、流域協同,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提出2方面5項任務。

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圍繞強化協同治氣、系統治水、陸海統籌治海、風險管控治土等,提出4個方面23項任務。

四是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建設。圍繞加強重要生態空間保護、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出3方面8項任務。

五是強化風險防控,筑牢環境安全底線。圍繞應對氣候變化、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等,提出5方面17項任務。

六是深化改革創新,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圍繞健全三大責任體系、完善四大政策體系、提升五大治理能力等,提出3方面12項任務。需要說明的是,“十四五”時期,是生態環境質量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會觸及更深層次、更多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必須依靠改革創新這個關鍵一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協同性,形成政策合力。因此,《規劃》專章闡述了“深化改革創新、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相關內容,統籌謀劃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努力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政策體系。

第三板塊組織實施。圍繞強化組織領導、調度評估、投入保障、鐵軍建設等提出了各項保障措施。

5.問:“十四五”期間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請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思路是什么?

答:從“十三五”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意味著污染防治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涉及的領域范圍更廣,要求也更高。“十四五”時期,我們繼續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更加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高的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天津。

一是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深化燃煤源、工業源、移動源、面源污染治理,針對燃煤效率低、排放大的設施,有序推進電廠周邊燃煤鍋爐淘汰關停,分類推進自備煤電機組改燃關停,進一步壓減煤炭消費總量;針對鋼鐵、化工、石化等重點行業,“一企一策”推進流程再造,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針對排放強度大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推動補齊治理設施短板;針對大宗物料、大宗物流,加快推動鐵路專用線建設,實現“公轉鐵”,針對公交車、物流配送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鼓勵推進新能源替代;持續推進工地、道路、裸地等排查治理。突出PM2.5、O3分段治理控制秋冬季霧霾污染。到2025年,全市PM2.5達到3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2.6%,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堅持控源、治污、擴容、嚴管“四措”治水,嚴密監管于橋水庫、地下水等飲用水源地,確保用水安全;健全“查、測、溯、治”長效機制,進一步減少入海、入河污染負荷;統籌城鎮鄉村、農業農村污水治理,更好發揮既有設施的處理效率,全面消除農村黑臭水體;重點圍繞獨流減河、潮白新河、海河下游等河流,推動建設一批人工濕地,提高生態容量。到2025年,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44.4%,劣Ⅴ類水體、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部分河流實現“有水有魚有草”,

三是深入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深化陸海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風險防范應對,持續減少入河、入海污染總量,鞏固提升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建設“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類、二類)比例達到72%。

四是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堅持農耕地、建設用地風險“兩控”治土,持續完善土壤環境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全面開展污染隱患排查,強化監管、杜絕污染下地入土,確保不新增受污染土壤、地下水。堅持實行受污染耕地、受污染場地利用管控機制,確保不安全、不利用。深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3%左右,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6.“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有哪些具體保障措施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繼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強化保障措施,凝聚推動實施的強大合力,確保規劃任務不折不扣執行。

一是強化組織推動。更好地發揮生態環保委、攻堅戰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協調推動作用。建立起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協調、市級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各區政府落實屬地責任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二是強化調度評估。我們將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跟蹤分析和評估考核,在2023年、2025年底,分別開展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規劃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將納入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及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績效考核等。

三是強化投入保障。各級政府在年度預算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優化資金支出結構,統籌保障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完善多元投入機制,綜合運用土地、規劃、金融、價格多種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領域。

四是強化鐵軍建設。繼續加強隊伍建設,培養領軍人才、專業骨干、年輕干部,特別是更加注重基層生態環境隊伍建設。深化作風建設,推動思想政治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業務建設協同推進,加快打造生態環保鐵軍。



 
地區: 天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