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南通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五年九月十三日
南通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方案
(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 二○○五年八月)
為深入貫徹《江蘇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方案》精神,結合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普查目的
通過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徹底摸清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情況,全面掌握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現狀,查找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找準食品監管工作突破口,為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類監管提供準確依據。
二、普查對象
全市所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以及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食品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與設備、洗滌劑、消毒劑的生產企業。無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的企業以及前店批發銷售、后廠規模生產的單位也在本次普查范圍,但不包括即做即食、現做現賣、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經營場所現場出售食品和保健品加工點。凡界定不清的企業,一律進行普查,確保無遺漏。
三、普查內容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情況、質量信用等級、執行標準、原材料、生產設備、檢測設備、食品添加劑使用、質量狀況等,詳見《江蘇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調查表》所列全部調查項目。
此外,還要對企業基本情況進行記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基本情況簡介。調查人員要用簡短的文字對企業成立、產品狀況、質量狀況、獲獎情況等基本情況進行簡單描述;二是與企業相關的圖像資料,主要有廠區全貌圖、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原料車間(或預處理車間)、生產車間、灌裝車間、成品車間、理化實驗室等情況的圖像資料。
四、普查工作分工
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建立轄區內鄉鎮、街道、居委會、村委會等相關工作人員參與的普查工作聯絡員網絡;質監部門負責具體實施普查工作;統計部門負責方案的指導和提供相關信息;工商部門提供發放營業執照的相關信息;衛生部門提供發放衛生許可證的相關信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農業部門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五、普查工作的總體安排
普查工作分為四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和前期準備階段(9月中旬前)
全市召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動員會,進行專題部署;各地區建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各地區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抽調人員,專題培訓,培訓后分別成立三至四個普查工作小組,專門從事普查工作;各鄉鎮、村確定一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聯絡員,協助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開展普查工作;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與工商、衛生等相關部門要互相協作配合,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要積極利用企業登記數據庫和衛生許可證數據庫協同查找食品及食品包裝、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生產企業,并與代碼數據庫中名單進行匯總、整理,初步確定食品及食品包裝、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生產企業名單。
(二)普查試點階段(9月中旬前)
各地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普查工作方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行政村作為試點,摸索調查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普查工作方案,根據“倒計時”的方法確定工作計劃,劃定調查區域,分片包干到組。
(三)深入調查和督查階段(9月中旬-11月底)
根據掌握的企業名單,分地區逐村逐戶開展調查。首先以村為單位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查遺補缺,根據村組聯絡員掌握的情況,將所有無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等屬于本次調查范圍的小作坊企業納入本次調查企業名單;其次對企業的基本情況、原材料、生產設備、檢測設備、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產品質量狀況等6方面內容進行登記,現場通過數碼相機拍錄企業情況,并輸入“江蘇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系統”數據庫。10月下旬,市本級將組織督查組對各縣(市)、區的普查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
(四)匯總分析階段(12月底以前)
對所有調查采集的信息進行匯總分析,撰寫普查報告,分析存在問題,提出監管工作建議和對策。12月5日前,各縣(市)、區將普查結果匯總報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12月15日前,組織對各縣(市)、區的普查工作質量進行抽查,確保普查工作準確、全面、真實。在此基礎上,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完成全市數據匯總,上報省政府。
六、普查工作要求
(一)加強宣傳動員。針對這次食品普查的艱巨性與復雜性,各地要結合實際,廣泛開展普查宣傳活動,宣傳食品普查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宣傳形式要靈活多樣,要為群眾所喜聞樂見,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特別是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年底以前將普查的宣傳動員工作分階段逐步推向高潮,為普查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成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督查本地區的普查工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將各鄉鎮、村食品普查工作聯絡員組織起來,形成普查工作從上到下的組織網絡。
(三)加強人員培訓。分級負責,認真搞好普查的培訓工作。各地區要根據工作量和技術要求,精心選調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認真做好業務培訓工作。要對參加調查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全市統一普查標準、統一普查內容、統一普查軟件、統一匯總要求。
(四)加強部門協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與工商、衛生等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互相協作,共同保證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南通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五年九月十三日
南通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方案
(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 二○○五年八月)
為深入貫徹《江蘇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方案》精神,結合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普查目的
通過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徹底摸清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情況,全面掌握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現狀,查找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找準食品監管工作突破口,為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類監管提供準確依據。
二、普查對象
全市所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以及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食品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與設備、洗滌劑、消毒劑的生產企業。無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的企業以及前店批發銷售、后廠規模生產的單位也在本次普查范圍,但不包括即做即食、現做現賣、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經營場所現場出售食品和保健品加工點。凡界定不清的企業,一律進行普查,確保無遺漏。
三、普查內容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情況、質量信用等級、執行標準、原材料、生產設備、檢測設備、食品添加劑使用、質量狀況等,詳見《江蘇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調查表》所列全部調查項目。
此外,還要對企業基本情況進行記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基本情況簡介。調查人員要用簡短的文字對企業成立、產品狀況、質量狀況、獲獎情況等基本情況進行簡單描述;二是與企業相關的圖像資料,主要有廠區全貌圖、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原料車間(或預處理車間)、生產車間、灌裝車間、成品車間、理化實驗室等情況的圖像資料。
四、普查工作分工
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建立轄區內鄉鎮、街道、居委會、村委會等相關工作人員參與的普查工作聯絡員網絡;質監部門負責具體實施普查工作;統計部門負責方案的指導和提供相關信息;工商部門提供發放營業執照的相關信息;衛生部門提供發放衛生許可證的相關信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農業部門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五、普查工作的總體安排
普查工作分為四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和前期準備階段(9月中旬前)
全市召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動員會,進行專題部署;各地區建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各地區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抽調人員,專題培訓,培訓后分別成立三至四個普查工作小組,專門從事普查工作;各鄉鎮、村確定一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聯絡員,協助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開展普查工作;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與工商、衛生等相關部門要互相協作配合,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要積極利用企業登記數據庫和衛生許可證數據庫協同查找食品及食品包裝、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生產企業,并與代碼數據庫中名單進行匯總、整理,初步確定食品及食品包裝、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生產企業名單。
(二)普查試點階段(9月中旬前)
各地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普查工作方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行政村作為試點,摸索調查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普查工作方案,根據“倒計時”的方法確定工作計劃,劃定調查區域,分片包干到組。
(三)深入調查和督查階段(9月中旬-11月底)
根據掌握的企業名單,分地區逐村逐戶開展調查。首先以村為單位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查遺補缺,根據村組聯絡員掌握的情況,將所有無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等屬于本次調查范圍的小作坊企業納入本次調查企業名單;其次對企業的基本情況、原材料、生產設備、檢測設備、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產品質量狀況等6方面內容進行登記,現場通過數碼相機拍錄企業情況,并輸入“江蘇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系統”數據庫。10月下旬,市本級將組織督查組對各縣(市)、區的普查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
(四)匯總分析階段(12月底以前)
對所有調查采集的信息進行匯總分析,撰寫普查報告,分析存在問題,提出監管工作建議和對策。12月5日前,各縣(市)、區將普查結果匯總報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12月15日前,組織對各縣(市)、區的普查工作質量進行抽查,確保普查工作準確、全面、真實。在此基礎上,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完成全市數據匯總,上報省政府。
六、普查工作要求
(一)加強宣傳動員。針對這次食品普查的艱巨性與復雜性,各地要結合實際,廣泛開展普查宣傳活動,宣傳食品普查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宣傳形式要靈活多樣,要為群眾所喜聞樂見,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特別是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年底以前將普查的宣傳動員工作分階段逐步推向高潮,為普查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成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督查本地區的普查工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將各鄉鎮、村食品普查工作聯絡員組織起來,形成普查工作從上到下的組織網絡。
(三)加強人員培訓。分級負責,認真搞好普查的培訓工作。各地區要根據工作量和技術要求,精心選調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認真做好業務培訓工作。要對參加調查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全市統一普查標準、統一普查內容、統一普查軟件、統一匯總要求。
(四)加強部門協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與工商、衛生等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互相協作,共同保證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