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農業農村局、省水產中心:
為貫徹落實2024年黨中央/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省委一號文件、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省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加快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高效能治理能力,切實做好2024年全省漁業漁政工作,努力實現2024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同比增長8%左右目標任務,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快漁業轉型升級,穩步提升水產品生產效能
(一)穩固拓展養殖空間。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工作行為的通知》,進一步增強合力、強化舉措,推動壓實各級責任,進一步優化發證登記流程,規范發證登記行為,持續推動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實現應發盡發,使全省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加快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科學推進大水面增殖生產,打造大水面生態漁業示范基地4個。因地制宜推進稻(蓮)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稻(蓮)漁綜合種養3350畝。積極發展鹽堿地水產養殖,大力推廣“以漁降鹽治堿 ”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有效做法。
(二)加快發展現代設施漁業。堅持生態優先,加快推動養殖尾水治理,制定印發《山西省流水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治理技術指南》,穩步推進流水池塘改造提升和養殖尾水達標治理,不斷擴大池塘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面積。加快發展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建設以陸基池(桶)循環水養殖、溫室漁菜綜合種養為主要模式的工廠化設施漁業養殖場35個、70000立方水體,快速提升名優水產品生產能力和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宜漁鹽堿地資源開發利用,積極發展鹽堿地設施漁業養殖,建設宜漁鹽堿地設施漁業養殖場500畝,促進鹽堿地有效治理利用。適時舉辦現代設施漁業現場培訓班。
二、聚焦產業發展重點,推進漁業技術創新發展
(三)加強漁業技術和信息化支撐。聚焦漁業發展實際和現階段漁業重大技術需求,凝聚省漁產業技術體系和漁業科技人員創新力量,破解產業發展問題瓶頸,促進漁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研究信息化支撐漁業現代化路徑方式,推進漁業智慧化、數字化發展,建設一批智慧漁場。以建設山西省農業農村信息一體化管理系統為契機,加快推進漁業統計信息化系統投入運行。依法依規開展漁業統計工作,持續開展基層漁業統計人員培訓,進一步壓實統計責任,規范統計流程,切實提高統計數據質量。
(四)持續提升生態健康養殖水平。集成示范一批年度重點推廣的養殖品種和技術,示范推廣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深入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推動形成“國家-省-市”三級骨干基地梯隊,加快擴大骨干基地覆蓋率。持續開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創建,創建國家級示范區2個以上,以點帶面提升水產生態健康養殖質量檔次。
(五)推進水產種業振興。強化水產種質資源普查結果應用,全面完成山西省水產種質資源庫建設。推動臨猗縣中華鱉省級良種場創建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加強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運行管理,不斷提升水產種源保存和水產良種生產供給能力。加快補齊鱸魚、羅非魚等名優品種苗種供給不足短板。加強水產苗種監督管理,嚴格落實水產苗種生產許可和產地檢疫制度,推動建設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苗種場。
三、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促進高水平保護
(六)強化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嚴格執行禁漁期禁漁區規定,發布2024年禁漁期管理通告,開展黃河、海河流域禁漁專項執法行動,切實保護好水生生物資源。不斷強化苗種供應體系建設,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在定點建設的社會增殖放流平臺開展放流活動,按照“哪里來哪里放”的原則,不斷提高增殖放流效果和質量。6月6日全國放魚日同步組織山西活動,逐步加大珍稀瀕危物種和地方土著魚類放流數量,全年放流各類水生生物600萬尾以上。健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制度,嚴格涉保護區建設項目專題影響審查,落實涉漁工程生態補償措施。持續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監測,加強外來入侵水生動物常態化監測和防治。
(七)強化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加強對海洋館、水族館等繁育展演場所監管,組織開展在養重點水生野生動物摸底調查,推進水生野生動物標識管理。強化對餐飲、中藥材、珠寶工藝品等加工利用重點場所檢查監管,嚴打非法經營利用行為。確定省級水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不斷提升水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能力。
四、大力推進產業融合,推動漁業綜合開發
(八)提升產業融合發展水平。發揮好漁業產業接二連三作用,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優勢品種、重點地區和市場需求,加快水產品初加工與冷藏保鮮產業發展,推進發展水產品冷鏈物流和水產預制菜產業。深度挖掘產業增殖空間,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垂釣、餐飲娛樂、旅游觀光、漁事體驗、科普教育等休閑漁業,推進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強化品牌建設,以黃河鯉、黃河鱉品牌打造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品牌水產品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五、強化執法監管,守牢漁業安全底線
(九)扎實開展漁政執法監管。開展以嚴厲打擊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專項行動、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和“絕戶網”專項行動、重拳打擊電魚行為專項行動、水產養殖專項執法行動等六個專項執法行動為主要內容的“山西漁政亮劍2024”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強化漁政執法能力建設,加大重點區域執法裝備配備,組織參加漁政執法骨干人員能力提升活動。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建立信息互通、情報共享、執法合作等機制,推動聯合執法、聯合辦案。加強重大案件跟蹤督辦,運用典型案例“以案釋法”,提升震懾力。
(十)持續強化漁業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精準預防,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組織實施2024年漁業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對全省漁船數量規格等基本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建檔立卡。聚焦漁船集中區域,探索專業化組織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加快老舊漁船更新改造,強化消防救生設施配備,提升漁船本質安全水平。加強漁業船員管理,壓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強化安全生產技能培訓,提升應對風險事故能力。探索實施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十一)嚴格管控水產品質量安全。組織實施《山西省2024年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強化重點違禁藥品殘留監測及監管執法,以大口黑鱸、鯽魚、鱒魚、鱘魚、烏鱧為重點監測品種,組織開展水產養殖藥物殘留攻堅治理。啟動實施以地西泮、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等主要檢測項目的水產品快速檢測,持續深入開展以地西泮為重點的水產養殖用投入品專項整治,確保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抽檢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組織實施《山西省2024年省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加強草魚出血病、錦鯉皰疹病毒病等重要水生動物疫病監測,提升水生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六、進一步深化改革,夯實漁業發展根基
(十二)加強漁業法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修正《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不一致內容,年內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頒布實施。修訂《山西省水生動物防疫應急預案》和《山西省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提升漁業領域應急管理水平。推動漁政執法監督,組織參加漁業執法案卷評查。落實行政審批改革相關要求,嚴格規范行政審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多措并舉推動漁業法律制度宣傳普及。
(十三)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加強漁業現代化建設政策研究,推動出臺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用地用水等要素保障。管好用好各類漁業發展補助資金,進一步做好項目謀劃,做實項目前期、簡化項目流程、優化補助方式,加快漁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支付進度,確保支漁項目按時完成,支漁資金高效使用,奠定漁業高質量發展堅實基礎。
附件:
2.2024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方案.doc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4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