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第1129號提案答復的函|關于當前食品添加劑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建議 (渝市監函〔2024〕319號)

   2024-12-02 643
核心提示:提出的《關于當前食品添加劑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建議》(第1129號)收悉,衷心感謝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注和建議。經與市衛生健康委共同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王普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當前食品添加劑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建議》(第1129號)收悉,衷心感謝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注和建議。經與市衛生健康委共同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現代食品生產和生活離不開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的主要目的是為改善食品的品質以及色香味,或者是起到防腐、保鮮等作用,食品添加劑極大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關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國家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標準,管理非常嚴格。一直以來,我局都將食品添加劑的生產使用安全作為監管重點,多措并舉加大監管力度,防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持續推進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前期工作開展情況

(一)完善制度機制,構建強力監管體系。為切實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及監管,2022年,我局印發了《食品生產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試行)》和《食品生產許可實施辦法》,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以及專門設定監督管理事項,并將食品添加劑的進貨查驗作為重點項目開展檢查。今年,我局印發了《關于常態化開展食品生產許可質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切實規范和提升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工作質量,持續保持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條件。

(二)強化風險排查,大力開展隱患治理。一是制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食品生產風險隱患排查事項清單》,從制度層面明確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的排查重點、處置措施等,今年以來,共建立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風險隱患臺賬60條。二是修訂《食品生產領域食品安全風險入庫標準》,區分明確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風險點的入庫標準,對全市54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主體實行風險分級管理,按照入庫標準,目前劃定A級28家、B級14家、C級6家、D級6家,切實優化工作流程,明確風險點責任人及措施清單,確保食品生產環節安全風險管控落地落實。三是加大抽檢力度。今年我局進一步加大食品添加劑的監督抽檢力度,并嚴格做好不合格產品的后處置工作,確保食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目前,我市共完成監督抽檢78193批次,被檢出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樣品260批次,已依法開展相關處置。

(三)實施風險監測,靶向開展風險防控。一是我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制定了2024年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完成554件食品樣品的采集檢測工作,開展居民食物消費量及預制菜消費量調查。二是建立食源性疾病監測季度通報制度,上半年哨點醫院累計上報病例10416例。三是召開川渝衛生健康食品安全協同發展研討會,商議建立三項協作機制,形成成渝兩地有毒植物中毒案例庫。四是推動哨點醫院HIS系統全面接入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接入率達到88.94%。

(四)加強日常監管,切實強化問題整治。近年來,我局組織對白酒、肉制品等重要節令產品的監管,圍繞“兩超一非”“塑化劑”“黑工廠”“黑作坊”等問題,以白酒、肉制品等產品為重點,扎實開展節令重點產品監督檢查,特別是嚴厲打擊用食用酒精甚至使用工業酒精等非食用物質以及濫用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今年,我局印發了《關于開展進一步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將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作為專項整治工作重點。同時,將餐飲服務單位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納入《重慶市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要點表》,督促區縣市場監管局按照劃定的風險分級,對餐飲單位開展頻次檢查。截至目前,各區縣局共出動檢查人員23.4萬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11.4萬家次,下達責改4316次,發現問題47520項,已整改44342項。

(五)開展業務培訓,提高使用監管水平。一直以來,我局以培訓為抓手,大力推行線上線下培訓,重點督促生產主體要嚴格遵照《食品安全法》和《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指導意見》等規定,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提高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對食品添加劑安全規定、加工操作流程、違法行為處罰等食品安全知識掌握程度。2024年4月,開展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微講堂培訓,邀請市食藥檢院專家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進行了線上培訓,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按照要求組織生產。2024年5月,在食品生產監督檢查能力提升培訓班上,將食品添加劑使用及標簽標識管理規定作為重要培訓內容,進一步提高了食品生產監管人員認識,增強了能力水平。

(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消費認知。一是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我局重點加強對《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等新制修訂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切實提高全系統干部職工法治素養及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食品安全意識,提升公眾對新法新規的知曉度。二是圍繞“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開展系列主題活動463場,開展消費教育引導活動485次,制作、播放公益廣告597條,發布典型案例173個,新聞媒體報道481篇,印發宣傳資料53.22萬冊,消費者參與活動人數32.73萬余人次。三是建立“臺、報、微、端、屏”傳播矩陣,拍攝制作餐飲探店、食品安全科普、現場檢查等多類視頻200余條,抖音、騰訊視頻號瀏覽量超4270萬人次、點贊數超140萬人次。舉辦線上科普、“民生問答”等微宣講,3個社會共治案例獲評全國優秀案例。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將充分吸納您提出的建議,有針對性地進一步規范和改進。

(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抓好重點時段、重點業態的食品安全培訓,緊盯五一、國慶、春節等重點時段,把宣傳教育作為對食品生產主體、大型餐飲、網絡餐飲和農村家宴等重點業態監管的規定動作,把《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作為重點培訓內容,強化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安全意識。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食品安全進基層科普工作,講好食安故事,提升公眾食品安全素養。

(二)創新智慧市場監管。上線試運行食品安全智管,探索生產經營許可、監督檢查、風險分級、統計查詢以及預警提示、遠程視頻檢查等多個模塊,重點突出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監管手段,實現風險多源智能匯集、生產主體多維畫像、監管數據深度分析等功能,試點推行“重點產品溯源管理”,實施重點產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信息化追溯,對違法違規行為追蹤溯源,形成工作閉環。

(三)督促落實主體責任。持續完善食品生產、銷售、餐飲風險管控清單庫,指導企業開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從源頭防范化解食品添加劑風險隱患。加大對重大事項、重點任務的調度指導,實行銷號管理,做到全周期量化閉環管理。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的重點督導,建好用好食品安全“三書一函”制度,發揮提醒敦促、責令整改、約談等制度機制作用,確保風險有人管、職責有人擔、責任有人落。

(四)強化問題綜合治理。堅持問題導向,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食品添加劑問題入手,指導區縣依據監督檢查情況、抽檢檢測情況和風險排查情況,動態調整生產經營主體風險等級和監管頻次,提升監督檢查效果。同時,針對重點問題、重點產品、重點對象、重點主體,深入開展專項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對出現食品添加劑“兩超一非”的情況,及時處置不合格(問題)產品,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加強地方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力度,將食品添加劑項目納入重慶市地方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內容,加強食品添加劑項目的監測和評估工作,為進一步開展風險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五)切實推進社會共治。通過政府公開網站、新聞媒體、公益廣告等多種方式公布舉報投訴電話,多渠道、多形式向公眾傳遞正確的食品添加劑知識,試點推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內部“吹哨人”制度,鼓勵消費者投訴舉報食品添加劑“兩超一非”等行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職能,協調新聞媒體準確客觀報道食品安全問題,有序開展食品安全輿論監督。組織開展專題講座、座談會等食品添加劑科普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的了解和認知水平。加強與公安、農業農村委等部門的協作,嚴厲打擊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違法違規行為。

此答復函已經唐英瑜局長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填寫在回執上寄給我們,以便進一步改進工作。再次感謝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心和理解,也懇請繼續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幫助和支持。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8月29日

聯 系 人:陳紅慶

聯系電話:63745515

郵政編碼:401147




 
地區: 重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