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原創|加拿大微生物限量新規《食品微生物標準表》發布

   2024-12-30 1110
核心提示:2024年12月18日,加拿大衛生部正式發布了《食品微生物標準表》,該表由衛生部負責發布與持續維護,并已通過引用的方式被納入《食品和藥物法規》的B部分第30章。此標準表全面整合了以往在《食品和藥品法規》中規定的所有微生物監管標準,旨在提供一個統一且權威的參考框架。

2024年12月18日,加拿大衛生部正式發布了《食品微生物標準表》,該表由衛生部負責發布與持續維護,并已通過引用的方式被納入《食品和藥物法規》的B部分第30章。此標準表全面整合了以往在《食品和藥品法規》中規定的所有微生物監管標準,旨在提供一個統一且權威的參考框架。

一、背景

加拿大的微生物標準監管體系呈現出一種“法規文件”與“非法規文件”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中,“法規文件”指的是在加拿大《食品藥品條例》中明文規定的微生物指標,具有明確的法律約束力;而“非法規文件”則涵蓋了由不同監管部門發布的公開政策性文件、指南及指導方針中所規定的微生物指標,這些文件雖不具備直接的法規效力,但在實際操作中常被作為監管依據。

這種混合監管模式的主要成因在于《食品藥品條例》修訂周期的冗長。面對監管實踐中不斷涌現的新挑戰,加拿大衛生部為了及時應對,不得不更多地依賴于“非法規文件”來靈活調整監管標準。然而,這種做法雖然提升了標準更新的速度,卻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實際監管操作與正式法規要求之間的不一致,進而削弱了法規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給合規監管工作帶來了額外的挑戰。

為統一和明確微生物標準,以提高監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加拿大衛生部發布了《食品微生物標準表》。

二、主要內容

《加拿大微生物標準表》涵蓋了術語定義與詳細的食品微生物標準表兩大板塊。

1、在術語定義部分,明確了以下關鍵術語:n(樣本數量)、c(可接受水平)、m(最大可能水平)、M(不合格水平)、Lot(批次)、ACC(需氧菌落計數)、CFU(菌落形成單位)、MPN(最可能數),為理解和應用標準提供了基礎。

2、食品微生物標準表針對乳制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礦泉水、預包裝冰以及蛙腿等多種食品類型設定了嚴格的微生物限量要求,包括需氧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大腸菌群等各類微生物的限量標準。

詳細數據請參見圖1。

此外,《食品微生物參考方法表》和加拿大關于確定食品微生物分析方法等效性的相關要求中規定了食品中微生物的分析方法及要求,為食品微生物標準的準確實施與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小結

《加拿大微生物標準表》的發布是加拿大微生物標準監管體系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系統地整合了過往的微生物監管標準,而且構建了一個統一且極具權威性的參考體系。為確保該標準表的準確實施與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建議在使用時結合《食品微生物參考方法表》及加拿大關于確定食品微生物分析方法等效性的相關要求。食品伙伴網將持續關注加拿大微生物標準應用的最新進展,并第一時間為您帶來相關信息更新。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