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微生物監測技術和實驗室質量管理相關問題解讀

   2016-09-18 447
核心提示:食品伙伴網匯總了雷質文老師專欄中的問題解答給大家參考,這些問題主要是涉及食品微生物監測技術和實驗室質量管理,希望對大家的
      食品伙伴網匯總了雷質文老師專欄中的問題解答給大家參考,這些問題主要是涉及食品微生物監測技術和實驗室質量管理,希望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

1.說明書上:平板計數培養基加熱溶解121攝氏度滅菌15分鐘,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基經115攝氏度15分鐘滅菌。我想問下,我把2者一同在高壓鍋滅菌121到126攝氏度時間20分鐘,這樣可以嗎?或2者一同在高壓鍋滅菌121到126攝氏度時間15分鐘可以嗎?”
解答:

(1)不可以,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基經115攝氏度15分鐘滅菌的目的是防止高溫導致多糖碳化。

(2)不可一起滅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2.我們實驗室想做認可,關于CNAS-CL09-2014中“標準菌種必須從認可的菌種或標本收集途徑獲得”,“實驗室必須保存有滿足試驗需要的標準菌種/菌株”,包括應用于培養基(試劑)驗收/質量控制  然后看了4789.28-2013,后面列了各個培養基質控的菌種。那我們是否應該根據4789的要求重新購買菌種?所有涉及到的培養基的相關菌種都應購買?都要菌種的證書?

解答:

(1)如果用實驗室已有的菌種進行試驗,關鍵生化特征完全符合,我認為沒有必要根據GB 4789.28-2013的要求重新購買菌種,畢竟購買菌種的費用不菲。當然,如果實驗室有條件,購買GB 4789.28-2013規定的菌株,也是值得肯定的。
  (2)涉及到的培養基的相關菌種不一定需要購買,其實從食品中分離出來的經過關鍵特征指標驗證的野生菌株,更有價值,建議大家妥善保藏并合理使用從食品中分離的菌株;
  (3)如果能收集、索取菌種證書,不應該放棄任何機會。證書上的許多信息,對于“研究人員”來說,十分有價值! 

3.我們實驗室剛剛建立,微生物室目前分三個檢測室——無菌室、霉菌室和BSL-2室,現在好幾個“專家”過來都說我們的微生物實驗室設置不合理,無菌室指完全沒有細菌的檢測室,可我們這個只是潔凈等級七級的檢測室所以不能叫無菌室,有的說應該叫限度檢測室,有的說是潔凈室,有的說干脆就叫食品檢測室、微生物檢測室。。。。。各種指導我們的意見都有,麻煩雷老師幫忙解答一下到底應該叫什么?

解答:

(1)食品農產品微生物檢測,叫無菌室,沒有問題的。
  (2)“無菌室”,約定俗成。如果質疑,我只能說該專家是“磚家”。 

4. 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就是車間空氣落菌情況,關于落菌的時間問題。有說五分鐘,十五分鐘,半個小時的。但是最終標準就是50到100之間。如果一車間生產一盤產品,從第一個開始到最后一個結束,所用時間為10分鐘,然后就開始生產下一盤,以此類推。那么空氣落菌時間就定10分鐘,這樣可以不?

解答:

(1)GB/T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規定為5min;
  (2)在限量給定的情況下,時間越長,對車間微生物控制越好!!!!!!!!!因此10min可以-------僅供參考! 

5. CNAS-CL52:2014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應用要求 出來后,有必要把里面的內容寫到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里嗎? 還是按要求做就可以了。

解答:

CNAS-CL52:2014是對MCNAS-CL01的解釋和明確,是為了更好的執行CNAS-CL01,故有必要把里面的內容“融入”到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里。 

雷質文老師簡介:

  食品伙伴網資深網友。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農產品檢測中心品質保證部部長,研究員,在食品微生物檢測領域有多年工作經驗,所屬實驗室多次迎接歐盟和美日官方檢查。
  國家標準 GB/T 27405-2008 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 食品微生物檢測》主要起草人,在食品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領域有深入研究。
  曾主編過多部專著,如《食品微生物實驗室質量管理手冊》《肉及肉制品微生物監測應用手冊》等。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