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桂農廳辦發〔2025〕13號)

   2025-02-25 523
核心提示:為做好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工作,推動項目創新驅動發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項目建設有序、高效開展,達到預期目標,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有關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25年自治區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的通知》(桂財農〔2024〕110號)和《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開展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桂農廳辦函〔2024〕148號)要求,為規范推進項目建設,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為促進區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我廳制定了《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5年2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

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為做好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工作,推動項目創新驅動發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項目建設有序、高效開展,達到預期目標,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2025年,全區實施永福羅漢果、荔浦芋、靈山香雞、浦北黑豬、平南石硤龍眼、芳林馬蹄6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附件1)。項目實施單位要立足資源稟賦,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為抓手,全產業鏈發力,聚焦特色產業發展和農耕文化發揚,構建布局合理、指標科學、配套協調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建設內容

各項目實施單位應根據申報的建設類型,結合實際產業發展基礎和方向,整合其他相關項目資源,根據下列內容和項目驗收評分體系有重點、有選擇地實施。

(一)品質提升及加工延伸發展類。一是建立與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健全相關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分級、多元化基地建設、產地加工、儲運環節等標準;強化相關生產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和質量安全監管,規范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加強質量追溯管理;統籌實施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構建地理標志農產品協同保護和產業培育體系,擴大地理標志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與質量。二是大力支持地理標志農產品深加工。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著力構建全產業鏈,進一步豐富品種、提升質量、創建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尊重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針對農產品加工業的薄弱環節、瓶頸制約和重點領域,強化服務指導,加大扶持力度。三是聚焦特色產業,挖掘文化內涵,整合多方面資源,因地制宜開展三產融合、農文旅等多業態融合型發展模式,打造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發展廣西范例。四是進一步加強工作人員及項目實施涉及相關人員的培訓與學習。

(二)品牌打造及市場推廣類。一是加強線上和線下展銷平臺建設,鼓勵多業態融合建設綠色優質農產品主題展銷館(體驗店)、與電商平臺合作打造地理標志農產品專區等。二是用好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多方位宣傳推廣地理標志農產品。根據產品特性和產業發展情況,一方面借助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專業性為產品背書,一方面利用新媒體的多元化、創新性為產品賦能,共同講好地理標志農產品故事。三是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產銷對接活動,組織授權用標主體舉辦或參加綠色優質農產品專場推介會,不斷優化營銷手段和模式。四是開展相關農業品牌人才培養,因地制宜出臺相關措施吸引外部人才流入,提升內部人員能力建設。

三、資金使用管理

2025年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資金原則上應在實施周期內(2025年11月30日前)執行完畢。

(一)項目實施單位根據實施內容和考核評價體系,有重點地安排使用資金,鼓勵積極整合其他資金,并科學分析產業優勢,強化優勢建設。

(二)項目實施單位應結合申報方向,投入應建設內容的資金不得少于項目總資金的80%,兼顧其他建設需求可以酌情調整,調整幅度不超過項目總資金的20%。資金使用須重視產業發展的實效,除宣傳推廣活動中涉及的人工支出、場地租金等必備支出外,不能直接使用在基礎性建設上,如一次性耗材、收購補貼、差旅費用、人工開支和場地租金等方面。

(三)資金使用及管理可參照《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印發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桂農廳規〔2024〕5號)及市縣有關項目資金要求執行。項目實行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嚴禁擠占、挪用項目資金。要建立健全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制度,及時收集、整理、歸檔從項目籌劃到竣工驗收各環節的文件資料,做到實施過程有記載、有圖片、有影像,為項目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提供佐證材料。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項目監督、檢查,做好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相關工作。各項目所在地要爭取成立以本級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為班長的工作專班,健全工作組織協調保障機制,做好項目組織實施、資金使用管理及進度推進等協調管理工作,切實做好政策落實和風險防控,要加強與同級財政部門對接,及時分配下達的項目資金。

(二)強化指導服務。在項目實施期間,自治區組織專家開展專題指導服務1次以上。各項目實施單位所屬市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加強工作部署、統籌實施,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開展指導2次以上。

(三)實施方案審批。項目實施單位應根據項目績效目標計劃表(附件2)相關要求,科學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及資金使用計劃、項目備案表(附件3),并于2025年2月24日前行文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審批。項目實施單位要嚴格按照批復的實施方案開展項目建設,不得擅自變更,確有必要調整的,須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審批。

(四)項目驗收要求。各項目實施單位應于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建設,自查自評合格后提請項目所在地市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復核。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將在各項目實施單位自評、市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復核基礎上,組織專家組參照評分體系(附件4)進行核驗,評價結果將作為今后各地涉農項目申報立項的依據。

(五)強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有關市、縣(市、區)應做好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按照“誰使用資金、誰負責績效”的原則,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一是績效運行監控方面。有關市、縣(市、區)需對項目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進行動態監控,定期填報預算執行進度,第二季度末配合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開展預算績效運行監控,按時報送監控表與佐證材料,確保項目預算執行與績效目標實現同步。二是績效自評與報告。有關市、縣(市、區)需在項目完工后及時開展項目驗收與績效自評,并提交自評報告與相應的佐證材料。自評報告應包括項目概況、評價工作情況和資金管理情況等內容。三是做好整改落實工作。有關市、縣(市、區)需配合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開展績效評價、整改落實等工作,并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和財政部門評審意見,落實整改意見。四是信息公開與結果應用。有關市、縣(市、區)需公開績效目標、自評報告等信息,并根據績效評價結果進行獎懲,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未盡事宜,請聯系自治區綠色食品發展站。聯系人:翁穎嬌,聯系電話:0771-2182673、15578994839,電子郵箱:2182673@163.com。

   附件:

1.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名單

2.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績效目標計劃表

3.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備案表

4.2025年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項目評分體系




 
地區: 廣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