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岳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農業局關于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意見的通知(岳政辦函[2007]141號)

   2011-03-28 567
核心提示: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岳陽經濟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屈原管理區,市直各單位:  市農業局《關于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意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岳陽經濟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屈原管理區,市直各單位:

  市農業局《關于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意見》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關于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意見

  (市農業局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為促進我市綠色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關于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意見的通知》(湘政辦發〔2006〕5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

  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目標是:經過五年努力,使我市綠色食品產業得到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建立比較完整的綠色食品綜合服務體系,產業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力爭把我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具體任務是:在全市范圍內高標準建設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200萬畝,其中水稻100萬畝、油菜50萬畝,蔬菜25萬畝(其中藠頭10萬畝),茶葉10萬畝,瓜果15萬畝(其中西瓜10萬畝),年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綠色食品年產值突破20億元。綠色食品產品開發達到300個以上,每個縣、市每年綠色食品認證不少于10個,每個區不少于5個。全市產值過億元的綠色食品品牌企業達到3—5個,各縣、市、區產值過5千萬元的綠色食品品牌企業達到3—5個。全市每年重點建設1—2個國家級綠色食品示范基地縣、市、區,每個縣、市、區每年要重點建設1—2個綠色食品示范基地。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的食用農產品均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2007年底前國家、省級食用農產品龍頭企業均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二、規劃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區域和產品重點

  綜合考慮自然資源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產業化基礎、經濟比較效益及現有種植規模以及市場因素,確定大米(水稻)、菜油(油菜)、蔬菜、瓜果、茶葉等五類品種為我市長期發展的主導產品和產業。

  (一)大米(水稻):選擇具有良好生態環境條件和高產基礎的平江縣、岳陽縣、湘陰縣、汨羅市、華容縣5個大型商品糧基地縣、市中的102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

  (二)菜油(油菜):選擇農民有較好種植習慣的華容縣、君山區的29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

  (三)西瓜:選擇臨湘市、華容縣、汨羅市、云溪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條件的12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

  (四)藠頭:選擇湘陰縣的8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

  (五)茶葉:選擇湘陰縣、平江縣、臨湘市、岳陽縣、汨羅市、華容縣的22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以“蘭嶺綠之劍”、“君山毛尖”、“洞庭春”、“云霧千針”、“白石毛尖”等品牌為開發重點。

  三、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帶動、基地化生產、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的原則,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突出重點產品,形成主導產業,根據重點產品和優勢布局,抓好重點龍頭企業的培育和重點產品的基地化生產。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統一認識,把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來抓,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專門班子,實行全過程服務。

  (二)加強基地建設。要引導優勢農產品生產向規劃的適宜區域集中,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要按照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的要求組織生產,龍頭企業要根據加工規模與基地農戶簽訂好產銷合同,按合同要求組織收購。在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中,要加速優良品種的引進、培育和推廣,加大新型適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三)扶持龍頭企業。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是農業進行戰略性調整的重要舉措,龍頭企業的帶動力是關鍵。要通過引導零散企業、小型企業重組與聯合來培育、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做響本地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加大技術推廣力度。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種子種苗產業,為綠色食品生產提供抗病蟲害、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優質種子種苗資源。大力推廣腐熟無害化的農家肥料、微生物肥、綠肥和綠色食品生產準用的化學肥料。大力開發和推廣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和綠色食品生產準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積極推廣應用頻振式殺蟲燈誘蛾、黃板誘蚜等物理防治方法和性誘劑誘蛾等生物防治方法。大力開發、推廣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標準的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包裝材料。鼓勵和支持開發推廣綠色食品新品種和綠色食品健康栽培、清潔養殖新技術及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加快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標準的制定。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將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列為陽光工程、綠色證書等農民培訓項目重要內容,使農民掌握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充分發揮其在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

  (五)加大支持力度。市縣兩級財政要加大種苗繁育、新技術推廣、農業標準化培訓以及信息網絡建設經費投入,合理調度水利、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項目資金用于基地建設。各級政府要派出工作組,幫助企業協調外部關系,宣傳企業產品,建立市場營銷網絡和綠色農產品試點市場,促進綠色食品貿易;幫助和指導基地搞好基地建設協調與龍頭企業的關系,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解決信息、技術、資金等問題。從2007年起,將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產業工作納入市農業產業化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對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產業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對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不力的單位主要責任人,要進行責任追究。對獲得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的企業,優先推薦申報項目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時,市財政按照以獎代投的辦法給予適當補貼。2008年底前,市級以上食用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沒有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要淘汰摘牌;新申報食用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沒有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不予受理。

  (六)加強監督管理。各縣、市、區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加大對綠色食品生產和市場監管的力度。抓好綠色食品基地環境保護和監控,開展綠色食品產品質量例行抽(年)檢和審檢工作,加強獲證產品標志使用管理,實現標識化流通,做到產品質量的可追溯和責任的可追究。加大市場打假力度,堅決查處各類假冒偽劣綠色食品。加快建立健全認證產品、企業和基地追溯查詢網絡,積極推行認證信息網上公示、查詢制度,公開公布執法監督檢查結果。建立獲證產品、企業(產地)質量信用體系,提高認證公信力。

  (七)加大宣傳力度。各縣、市、區有關部門要加大對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宣傳,重點宣傳有關政策法規和綠色食品科普知識,增強全社會的綠色、安全消費意識,為綠色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地區: 湖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