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發〔2019〕17號)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總局令第15號)等有關規定和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規范》的通知(市監食檢發〔2023〕76號)等文件要求,制定2025年巴南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有效排查規模性、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著力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為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改進抽檢監測和核查處置工作,提升問題發現和處置能力。
二、工作任務
2025年區局承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任務共 1833批次,其中國抽任務249批次,省級轉移任務(柔性任務)400批次,食用農產品專項1184批次。配合協助第三方機構抽檢任務共298批次,其中省級本級任務148批次,評價性抽檢150批次。
(一)中央轉移支付監督抽檢任務(國抽任務)249批次。
1.抽檢單位。抽樣單位為食品監管一科、各市場監管所(片區工作組),檢驗單位為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抽檢數據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限和規范要求報送至“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下同),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除外)報送分類A為“抽檢監測(中央轉移)”,報送分類B為“2025年總局抽檢計劃”,保健食品報送分類A為“抽檢監測(中央轉移)”,報送分類B為“2025年總局抽檢計劃(保健食品)”。
2.抽檢對象及區域。覆蓋本區獲證在產食品生產企業,兼顧轄區內大型、連鎖餐飲單位和農貿市場。抽檢的樣品主要在流通環節購買。流通環節未抽到的樣品,可在生產環節抽取。
3.抽檢品種。糧食加工品、酒類、飲料、蜂產品、蔬菜、水產品、餐飲食品等33個大類。抽檢品種及具體任務數量見附件1。
4.抽檢頻次。要全年均衡完成抽檢任務。季節性生產銷售的食品或存在季節性質量安全風險的食品,在相應季節增加采樣量。節令性食品要在節前開展抽檢工作,可結合具體情況開展專項抽檢。
(二)省級轉移任務(柔性任務)400批次。
1.抽檢單位。抽樣單位為食品監管一科、食品監管二科、執法支隊、各市場監管所(片區工作組),檢驗單位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省級轉移任務報送分類A為“抽檢監測(省級轉移)”,報送分類B為“2025年重慶柔性抽檢計劃”。
2.抽檢對象。省級轉移由各科、所、隊自行安排使用,抽樣任務見附件2。省級轉移任務主要用于跟蹤抽檢、“你點我檢”、執法辦案、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舉報投訴、快檢跟蹤抽檢和結果驗證等方面,抽檢品種和檢驗項目可根據工作實際需要確定,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后跟蹤檢驗也可納入省級轉移計劃。原則上不將標簽、感官等無需實驗室檢驗的指標列為抽檢項目。
(三)市縣級食用農產品專項任務(1184批次)。
1.抽檢單位。市縣食用農產品專項抽樣單位為各市場監管所(片區工作組),檢驗單位為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食用農產品報送分類A為“市級農產品專項抽檢”,報送分類B為“2025年重慶巴南農產品抽檢計劃”。
2.抽檢對象。以銷售范圍廣、消費量較大的農貿市場、超市為主,加大對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臨時集貿市場等經營單位和區域的抽檢力度。適當降低小微經營主體的抽檢比例,各單位抽檢的具體品種原則上不得重復,抽樣任務詳見附件3。
3.抽檢品種。各類食用農產品抽檢品種見附件4。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統籌協調,落實監管責任。針對食品安全風險信息、輿情事件、食品安全標準變化等動態增補抽檢品種項目,提升食品抽檢計劃的科學性和靶向性。各市場監管所做好轄區內餐飲食品、“三小”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抽檢,以餐飲食品、地方特色食品、食用農產品為重點,加大農獸藥殘留、果蔬保鮮劑濫用等項目的抽檢力度,嚴格落實農產品陪同抽樣相關要求,做好現場監督抽檢檢查取證和記錄農產品溯源信息。對主要菜市場銷售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蔬等大宗食品,針對不同銷售主體、不同品種、不同批次,組織開展“周周檢”,保障人民群眾“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食品安全。
(二)聚焦群眾關切,提高抽檢針對性。以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兩超”、非法添加、果蔬保鮮劑濫用等突出問題和學校食堂及集中配送單位、農貿市場、連鎖快餐店等區域為重點,加大抽檢力度。聚焦生鮮電商、直播帶貨、網紅餐廳、餐飲外賣等重點環節,提高網絡抽檢的比例,針對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點節日開展專項抽檢。對輿情反映的食品問題實施“隨時檢”。強化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的運用,對信用風險高的企業適當提高抽檢比例;對問題線索企業實施飛行抽檢,對檢出不合格的企業實施跟蹤抽檢。
(三)減少重復抽檢,均衡推進任務。充分利用國抽信息系統校驗功能,減少重復抽檢,減少低風險企業和食品的抽檢頻次,提高食品抽檢覆蓋率,提升食品抽檢的精準性、規范性。各科、所、隊要均衡推進年度、季度、月度抽檢任務,合理分配不同區域、不同規模、不同環節的抽檢比例,確保高質量按時完成年度任務。2025年,市局和區局將重點考核抽樣檢驗均衡性和檢驗質效,按季度通報抽檢情況,層層傳導壓力。各科、所、隊要嚴格根據計劃任務時間和數量有序推動抽樣進度(見附件5)。對季節性生產銷售的食品或存在季節性質量安全風險的食品,在相應季節增加采樣量;節令性食品要在節前開展抽檢工作,可結合具體情況開展專項抽檢;要增加對高風險地產食品、特色食品在產企業的抽檢頻次,要增加對上年檢出不合格產品企業(見附件6)的抽檢頻次。
(四)加強技術指導,提升處置效能。加強對核查處置的督促指導,針對非法添加等重點問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重點產品、校園周邊等重點區域、多批次抽檢不合格以及連續多年抽檢不合格等重點企業,強化核查處置通報督辦,曝光典型案件,落實“最嚴厲的處罰”要求,提高核查處置威懾力。要強化抽檢不合格和問題食品召回,壓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防控食品安全風險。要深化“三書一函+核查處置”運用,確保核查處置 “五個到位”落到實處。
(五)提升數據質量,強化結果運用。強化抽檢監測數據安全風險防控意識,保證抽檢監測數據安全。綜合科要加強國抽信息系統使用培訓和指導,按要求在線組織抽檢工作,規范填報抽檢數據。各抽樣人員在抽樣時遇到填報問題可及時與區局或檢驗機構聯系(聯系方式見附件7),確保數據填報準確。綜合科要根據市局對數據抽查通報的結果,對數據質量存在問題的科所采取通報、約談等措施督促整改,保證數據真實、準確。開展季度、半年、年度統計分析,依托行業、企業、檢測機構及有關專家,定期開展食品抽檢大數據分析會商研判,及時研判規模性、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強化與教育、公安、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海關、糧食儲備等相關部門的信息互通,強化部門間協助共治。
(六)規范信息公開,強化社會共治。完善抽檢結果信息公布機制,業務科室要嚴格審核把關,按照“時、度、效”原則穩妥公布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抽檢不合格結果信息分級分類有序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一步推動“你點我檢、服務惠民生”活動常態化,科學規范地使用食品安全“你點我檢 服務惠民生”意見征集系統,讓老百姓全天候可以點選關注和希望抽檢的食品。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廣大消費者等共同參與抽檢工作,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享格局,用實實在在看得見的行動,提高“你點我檢”抽檢批次量,通過看得見、摸得著、可感知的食品抽檢工作,讓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食品安全獲得感和幸福感。
(七)加強經費管理,嚴肅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市局印發的《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經費管理辦法》規定,加強對監督抽檢專項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切實做到單獨核算、專款專用,按規定程序實報實銷,不得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參與抽檢的各科、所、隊工作人員不得隨意更改抽檢信息,不得瞞報、謊報、漏報檢驗數據,不得擅自發布有關抽檢信息。
(八)其他事項。各科、所、隊要高度重視抽檢工作,加強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要明確專門人員負責抽檢工作,確保工作的延續性和人員的穩定性。要規范工作流程,明確崗位責任,確保年度任務均衡有序推進、按時完成。
各科、所、隊要及時向區局報告抽檢工作進度及抽檢工作中需要協調的事項,嚴禁擅自變更抽樣任務,同時要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熱點輿情事件應對處置、案件查辦等實際需要,及時組織應急、執法抽檢等工作,區局根據情況可對年度抽檢計劃進行調整。
綜合科聯系人:彭青瀅,電話:17725196664;
食品一科聯系人:龔昌平,電話:13500396316;
食品二科聯系人:龍小燕,電話:15923204367;
食品三科聯系人:胡杰,電話:13896132167。
附件:1.2025年國家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巴南承擔)任務分配表
2.2025年巴南區省級轉移(柔性)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分配表
3.2025年巴南區食用農產品專項任務分配表
4.2025年食用農產品抽檢品種、項目表
5. 2025年巴南區抽樣計劃匯總表
7.重慶市檢驗機構承檢轄區及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