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湖南省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2025年修正版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42號)

   2025-04-23 544
核心提示:為了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確保依法行政,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湖南省人民政府制定湖南省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

(2009年7月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42號公布 2018年7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89號第一次修改 2022年10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號第二次修改 2025年4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27號第三次修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確保依法行政,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規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規章外,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在一定時期內反復適用,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公文。

第三條 規范性文件管理,應當遵循依法、統一、公開、公眾參與和控制數量、提高質量的原則。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本地區的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起草和審查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工作部門和派出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可以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議事協調機構、部門派出機構、部門內設機構不得制定規范性文件。

政府工作部門擬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或者社會關注度高的事項,或者涉外、涉港澳臺的事項制定規范性文件,應當事先請示本級人民政府同意。

涉及兩個以上部門職權的事項,需要制定規范性文件的,由本級人民政府制定規范性文件,或者由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

第六條 規范性文件不得創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收費,不得違法限制、剝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不得違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義務,不得規定屬于國家秘密的事項。

第七條 政府規范性文件,由政府指定一個部門起草;涉及兩個以上部門職權的,由政府指定有關部門聯合起草。聯合起草的,應當明確一個部門主辦,其他部門協辦。

部門規范性文件,由制定機關指定其有關內設機構或者下屬機構起草。部門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指定其有關內設機構或者下屬機構起草。

擬規定的事項專業性強,或者涉及公眾切身利益,或者社會關注度高的,應當邀請有關專家、組織參與起草,或者委托有關專家、組織起草。

第八條 起草單位應當認真研究制定規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對所要解決的問題、擬規定的制度和管理措施進行深入調研和論證,必要時還應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第九條 起草單位應當采取座談會、論證會、咨詢會、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專家學者和公眾的意見。

涉及重大行政決策的規范性文件,起草單位應當在本部門網站、本級政府網站或者本地區公開發行的報紙等媒體上公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起草涉及公眾重大利益、公眾意見有重大分歧、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或者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的規范性文件,起草單位應當舉行聽證會聽證。

規范性文件起草中部門意見不一致的,起草單位須與有關部門充分協商。未協商一致的事項,不得在送審稿中規定。

第十條 規范性文件涉及重大行政決策的,起草單位應當組織3名以上專家或者研究咨詢機構進行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論證。

第十一條 政府規范性文件初稿須經起草部門法制機構審核、起草部門負責人討論,形成送審稿,由主要負責人簽署,報請政府審查決定。聯合起草的,初稿經主辦部門法制機構審核后,先由協辦部門負責人討論、再由主辦部門負責人討論,或者由聯合起草各部門負責人集中討論,形成送審稿,由聯合起草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后報請政府審查決定。

部門規范性文件初稿由起草單位集體討論形成送審稿,報請制定機關審查決定。

第十二條 起草單位報送規范性文件送審稿,須將送審稿及其起草說明、依據等材料徑送制定機關辦公廳(室)。聯合起草的,由主辦部門報送。

制定機關辦公廳(室),應當對材料的齊備性、規范性和制定該規范性文件的必要性進行審查。材料齊備、規范且確有必要制定該規范性文件的,移送本機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

制定機關辦公廳(室)應當保證本機關法制機構有足夠的合法性審查時間。

第十三條 制定機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應當就制定主體、權限、程序、內容、形式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并向制定機關提交合法性審查報告。

負責合法性審查的法制機構要求起草單位補充依據、說明情況,或者要求有關單位協助審查的,起草單位和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第十四條 法制機構對合法性審查發現的問題,分別情況,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制定機關不具有制定該規范性文件的法定權限,或者送審稿的主要內容不合法的,建議不制定該規范性文件;

(二)應當事先請示本級人民政府同意的部門規范性文件,尚未請示的,建議待請示本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再制定;

(三)應當公布征求意見稿但尚未公布、應當聽證但尚未聽證、應經專家論證但尚未論證的,建議退回起草單位補正程序;

(四)送審稿的個別具體規定不合法的,逐一提出具體修改意見。

第三章 決定和公布

第十五條 規范性文件送審稿經合法性審查通過的,由制定機關辦公廳(室)提請本機關負責人集體審議決定;審議通過的,由主要負責人簽署。送審稿未經合法性審查的,不得提請審議和簽署。

因重要緊急情況必須立即制定規范性文件的,送審稿經合法性審查通過后,可以直接提請本機關主要負責人或者其委托的負責人決定和簽署。

第十六條 規范性文件由本級人民政府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未經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的規范性文件一律無效,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公布和印發規范性文件,應當按照規定標注登記號。

第十七條 政府規范性文件,依照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審議決定并簽署后,由本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登記、編制登記號,交本級政府公報和政府網站公布。

第十八條 部門規范性文件,依照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審議決定并簽署后,編好文號,報請本級人民政府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部門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報送。

部門報送規范性文件登記,須將規范性文件文本、合法性審查報告和依據等材料徑送本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材料齊備且符合要求的,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予以受理;材料不齊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報送登記的部門規范性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于受理之日起5日內登記、編制登記號,并出具《規范性文件登記通知書》,但是,對主體資格、制定權限等違法的,不予登記,并出具《規范性文件不予登記通知書》。

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將已經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的部門規范性文件及時交本級政府公報和政府網站統一公布。

第十九條 政府工作部門就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或者社會關注度高的事項,或者涉外、涉港澳臺的事項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方可公布。

第二十條 規范性文件應當于統一公布之日起30日以后施行。但是,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將有礙法律、法規、規章、上位規范性文件執行,或者不利于保障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應當明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將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的內容。

第二十二條 實行規范性文件事后審查監督制度:

(一)政府規范性文件,于公布之日起15日內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垂直管理部門規范性文件,于本級人民政府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后15日內報送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備案機關法制機構對符合報備規范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登記,按月公布目錄,并進行事后監督審查。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規范性文件違法,屬于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可以申請制定機關的上一級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查;屬于部門規范性文件的,可以申請制定機關的同級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查;屬于垂直管理部門規范性文件的,可以申請制定機關的同級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法制機構審查。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部門法制機構,應當于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申請人。確因特殊原因不能在30日內審查完畢的,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5日。

(三)上級機關指示審查、其他機關建議或者轉送審查規范性文件的,有管轄權的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部門法制機構應于接到指示或者建議、轉送函后60日內,向上級機關書面報告或者向建議、轉送機關書面告知審查結果。

省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備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有關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部門法制機構不履行規范性文件審查處理職責的,上級或者本級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審查處理;必要時,可以直接審查處理。

第二十四條 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和部門法制機構審查規范性文件,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上位規范性文件。

需報請上級人民政府裁決或者決定適用依據的,中止審查,待上級人民政府裁決或者決定后,恢復審查。

第二十五條 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部門法制機構審查發現規范性文件違法的,應當書面建議制定機關立即停止執行并自行糾正,制定機關須于接到建議函之日起20日內書面報告糾正結果。逾期不報告糾正結果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超越職權,或者依法需經批準而未經批準,或者未經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的,由負責審查的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部門法制機構確認該規范性文件無效;

(二)內容違法的,由負責審查的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撤銷該規范性文件,或者由負責審查的部門法制機構提請本部門撤銷該規范性文件。

確認規范性文件無效或者撤銷規范性文件,應當在本級政府公報和政府網站公布。

第二十六條 規范性文件應當在文末標注施行日期、有效期。

規范性文件有效期一般為5年。因實施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有效期需要超過5年的,最長不得超過10年。標注“暫行”、“試行”和部署階段性工作的規范性文件,有效期不超過2年。專用于確認現有的規范性文件有效性、廢止原有的規范性文件或者停止某項制度實施等的規范性文件長期有效。

起草單位應當在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內進行評估,認為需要繼續執行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30日前按照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重新登記、編號和公布,并重新計算有效期;需要修改后繼續實施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60日前進行修改,并按照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重新登記、編號和公布,重新計算有效期。

第二十七條 實行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與即時清理相結合的制度。

情況變化,需要修改、宣布失效或者廢止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關應當及時清理相應規范性文件。

修改規范性文件,按照本辦法關于規范性文件制定的規定執行。宣布失效和廢止規范性文件,應當在本級政府公報和政府網站公布失效和廢止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第二十八條 規范性文件的解釋權屬于制定機關。需要對規范性文件作出解釋的,由制定機關法制機構擬訂解釋草案,經制定機關審定后,按照本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公布,與原規范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制定機關法制機構可以就本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答復咨詢。

第二十九條  制定機關違反本辦法規定制定、發布規范性文件,或者不依法報送規范性文件備案的;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或者部門法制機構不履行規范性文件審查職責,或者對審查發現的錯誤不予糾正的,依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規范性文件需要報送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審查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辦公廳(室)經本級人民政府同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屬于本級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派出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參照本辦法關于政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按照本辦法關于部門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5月23日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同時廢止。




 
地區: 湖南
標簽: 規范性文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