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產地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寧政辦發〔2012〕130號)

   2012-11-16 538
核心提示: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為加強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產地(以下簡稱賀蘭山東麓產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為加強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產地(以下簡稱“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保護,保障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及文化長廊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對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

 ?。ㄒ唬┐蛟熨R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的基礎是生態保護。賀蘭山東麓是國際國內公認的釀酒葡萄最佳產區之一,也是我國葡萄酒三大“地理標志產品產地”之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良好的生態條件是決定其地位的關鍵性因素。堅持統一規劃,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大力改善葡萄種植基地生態環境質量,努力實現生態平衡,為葡萄酒生產提供優質、無污染的釀酒葡萄是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ǘ┍3仲R蘭山東麓葡萄酒品質的關鍵是綠色有機。國家相關部門對高品質葡萄生產提出了嚴格要求。按照農業部《無公害食品、鮮食葡萄產地環境條件》(NY5087—2002)及《葡萄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857—2004—T)、《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等標準要求,從種植、管護、施肥、加工等環節嚴格把關,確保葡萄種植基地環境符合綠色有機產品規范,是提高葡萄及葡萄酒品質和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

 ?。ㄈ﹦摻ㄙR蘭山東麓葡萄文化長廊的保障是環境優美。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非常關注和重視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發展,將其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培育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和六大支柱產業之一。自治區人民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葡萄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寧政發〔2004〕126號)、《關于促進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及文化長廊發展的意見》(寧政發〔2012〕85號),并將葡萄產業列入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綱要。通過環境綜合整治,促進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優美,保持良好的環境空間是葡萄產業及文化長廊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嚴格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準入

  (四)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賀蘭山東麓產地保護區內所有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及“三同時”制度,符合自治區葡萄文化長廊發展相關規劃和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等相關政策。葡萄種植區域內,只建設葡萄種植、葡萄苗木繁育和研究,以及與葡萄產業發展配套的生態、基礎設施項目;葡萄酒城(莊)、小鎮區域,只建設葡萄酒城(莊)、小鎮及有關的葡萄酒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物流、商貿、旅游和配套的基礎設施項目;葡萄文化長廊區域,只建設與葡萄文化長廊有關的生態、文化、旅游、物流、商貿及配套的基礎設施項目。

 ?。ㄎ澹﹪澜_工建設污染項目。嚴禁在葡萄種植區及其周邊至少5公里范圍內,開工建設石油、化工、建材、制藥、采礦以及重金屬排放等對保護區土壤、水質、大氣造成污染,對葡萄產業發展造成影響的項目。

  三、著力解決影響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

  (六)聯合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全面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賀蘭山東麓葡萄種植基地及周邊環境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政辦發〔2011〕165號)確定的各項任務,有關市縣(區)和自治區相關部門要協作配合、齊抓共管,對產地保護區加強管理,堅決關停落后產能企業,對搬遷和限期整改企業加強監督管理,促進保護區產業結構調整。

 ?。ㄆ撸﹪栏窨刂扑廴疚锱欧?。產地保護區企業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限定排污總量。按照集中治理和分散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效率,廢水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相關標準。有效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以及重金屬的排放。各地環境保護監測部門要積極建立灌溉用水監測體系,確保灌溉用水水質符合使用標準,防止輸入型水污染產生。

  (八)加大大氣污染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產品產地環境空氣監測體系,監督管理化工、建材等企業大氣污染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大氣污染物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1996)二級標準,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對經限期治理,煙塵、粉塵、氮氧化物仍然排放超標的工業企業實施搬遷。加大對超標排放的查處力度。

  (九)推進土壤環境質量改善。以土壤環境風險管控為主線,加強土壤環境安全監管,對葡萄集中連片種植區土壤優先保護。加強監督性監測,對影響葡萄產品質量的土壤環境及污染源從源頭上控制。實現葡萄酒城(莊)、小鎮區域生產生活垃圾、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或集中無害化處理,推進農藥化肥無害化替代使用,畜禽糞便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提高污染物處置能力建設。

 ?。ㄊ┘訌娚鷳B工程建設。統籌規劃賀蘭山東麓產地范圍內生態工程建設,提高生態環境承載力。實施水土保持、林業建設及產業生態隔離帶建設工程,構建賀蘭山東麓產地良好生態循環體系。

  四、全面提高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水平

  (十一)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強化地方政府環境保護監管責任。環境保護部門要建立環評、評估、審批責任制,加強執法監督,提升執法水平。環境監察部門建立完善“三同時”監察機制,加強賀蘭山東麓產地范圍內所有污染源的現場監督,防止產生污染和影響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質量。

 ?。ㄊ┘涌焱七M農村環境保護。積極規劃賀蘭山東麓產地村莊環境連片整治,構建縣(區)、鄉、村、組四級農村環保工作體系。加快農村環境保護項目實施,建立項目運行管理長效機制。深化“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政策,支持產地范圍內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工作。

  (十三)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賀蘭山東麓產地保護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投入,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建立環境與發展資金保障制度,持續開展產地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及承載量風險評估等研究。建立科研開發和成果推廣制度,積極引進資金、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提高賀蘭山東麓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和管理水平。

  (十四)開展產地環境監測。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賀蘭山東麓產地保護區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質量評價和環境管理、污染源監督管理與控制、葡萄產業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對賀蘭山東麓產地保護區的空氣、水、土壤環境進行長期動態監測預警,建立數據庫,為賀蘭山東麓產地保護區葡萄產業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ㄊ澹┙∪h境管理工作機制。切實把賀蘭山東麓產地環境保護工作納入當地各級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對主要任務和指標實行年度目標管理。賀蘭山東麓產地保護區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和本系統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賀蘭山東麓產地保護區內在建或已經建成的工業項目,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牽頭進行環境整治。自治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協調合作,落實監管責任。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6月29日



 
地區: 寧夏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